lalack1987
举例说明 投2枚银币 结果 和概率分别是是 0个正面 (1/2)*(1/2)=1/4 1个正面 2*(1/2)*(1/2)=1/2 2个正面 (1/2)*(1/2)=1/4 所以投出正面的期望就是: 0*(1/4)+1*(1/2)+2*(1/4)=1 也就是说 你大量投掷以后 平均每2个银币中有1个正面 方差=平方期望减期望平方 平方期望也就是各个数字的平方乘概率 再相加 如上面的例子 就是0*(1/4)+1*(1/2)+4*(1/4)=3/2 期望平方 就是期望的平方 就是1的平方=1 所以方差是3/2-1=1/2
beckywei12266
期望可以由分布列来求,方差是有个公式:D(X)=E[X-E(X)]^2 =E{X^2-2XE(X)+[E(X)]^2} =E(X^2)-2[E(X)]^2+[E(X)]^2 =E(X^2)-[E(X)]^2
中国神运
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 , 为X对应取值的概率,可理解为数据 出现的频率 ,则:。
其中E(x)为期望,∑为求和公式。
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数学期望(或均值,亦简称期望)是试验中每次可能结果的概率乘以其结果的总和,是最基本的数学特征之一。它反映随机变量平均取值的大小。
扩展资料:
数学期望的来历:
在17世纪,有一个赌徒向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挑战,给他出了一道题目:甲乙两个人赌博,他们两人获胜的机率相等,比赛规则是先胜三局者为赢家,一共进行五局,赢家可以获得100法郎的奖励。
当比赛进行到第四局的时候,甲胜了两局,乙胜了一局,这时由于某些原因中止了比赛,那么如何分配这100法郎才比较公平?用概率论的知识,不难得知,甲获胜的可能性大,乙获胜的可能性小。
因为甲输掉后两局的可能性只有(1/2)×(1/2)=1/4,也就是说甲赢得后两局的概率为1-(1/4)=3/4,甲有75%的期望获得100法郎;而乙期望赢得100法郎就得在后两局均击败甲,乙连续赢得后两局的概率为(1/2)*(1/2)=1/4,即乙有25%的期望获得100法郎奖金。
可见,虽然不能再进行比赛,但依据上述可能性推断,甲乙双方最终胜利的客观期望分别为75%和25%,因此甲应分得奖金的100*75%=75(法郎),乙应分得奖金的的100×25%=25(法郎)。这个故事里出现了“期望”这个词,数学期望由此而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期望
王凡Angela
期望公式:
方差公式:
扩展资料:
在概率论和统计方差衡量随机变量或一组数据时离散程度的度量。概率论中方差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其数学期望(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统计中的方差(样本方差)是每个样本值与全体样本值的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值的平均数。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研究方差即偏离程度有着重要意义。
方差刻画了随机变量的取值对于其数学期望的离散程度。(标准差、方差越大,离散程度越大)
若X的取值比较集中,则方差D(X)较小,若X的取值比较分散,则方差D(X)较大。因此,D(X)是刻画X取值分散程度的一个量,它是衡量取值分散程度的一个尺度。
himawari30
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确定的所有结果,把第一种的结果值记为s1,它发生的概率记为p1,第二种结果值记为s2,它发生的概率为p2,... 第n种结果值记为sn,它发生的概率记为pn ... 那么期望值 Ex=s1*p1+s2*p2+...+sn*pn+...
shmilyflying
1 中级财务管理重要计算公式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专用) 第二章 一、时间价值的计算(终值与现值): F-终值 P-现值 A-年金 i-利率 n-年数 1、单利和复利: 单利与复利终值与现值的关系: 终值=现值×终值系数 现值=终值×现指系数 终值系数 现指系数 单利: 1+ni 1/(1+ni) 复利:(F/P,i,n)=(1+i)n (P/F,i,n)=1/(1+i)n 2、二个基本年金: 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关系: 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 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 F=A(F/A,i,n) P=A(P/A,i,n) 年金系数:年金终值系数 年金现值系数 普通年金: (F/A,i,n)=[(1+i)n-1]/i (P/A,i,n)=[1-(1+i)-n]/i 即付年金: (F/A,i,n+1)-1 (P/A,i,n-1)+1 3、二个特殊年金: 递延年金 P=A[(P/A,i,m+n)-(P/A,i,m)] =A[(P/A,i,n)(P/F,i,m))] 永续年金 P=A/i 4、二个重要系数: 偿债基金(已知F,求A)A=F/(F/A,i,n) 资本回收(已知P,求A)A=P/(P/A,i,n) 5、i、n的计算: 折现率、期间、利率的推算: 折现率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期间n,求i) 单利 i=(F/P-1)/n 复利 i=(F/P)1/n-1 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n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i1和i2。 用内插法计算i:(i-I1)/(α-β1)=(I2-I1)/(β2-β1) 永续年金:i=A/P 期间的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折现率i,求n) 单利 n=(F/P-1)/i 复利:首先计算F/P=α或P/F=α,然后查(复利终值F/P)或 (复利现值P/F)系数表中的i行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用内插法计算n:(i-n1)/(α-β1)=(n2-n1)/(β2-β1) 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i行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用内插法计算n:(i-n1)/(α-β1)=(n2-n1)/(β2-β1) 6、实际利率的计算: 名义利率转换为实际利率:(一年复利m次) i-实际利率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 i=(1+r/m)m-1 F=P(1+r/m)m.n 二、风险衡量: 期望值=∑各状态的收益×各状态的概率 方差=∑(各状态的收益-期望值)2×各状态的概率 标准差=(方差)1/2 标准差率=标准差/期望值 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标准差率 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期望投资收益率=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报酬率 第三章 三、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 1、销售比率法: 变动资产有:现金、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存货。而固定资产要视使用情况而确定,如果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未饱和)则固定资产为不变动资产,如果企业无剩余生产能力(已饱和)则固定资产为变动资产。变动负债有: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费用、应交税金。 企业外界资金需求量 =资金需求量±调整项目 =(计划收入-上年收入)/上年收入×(变动资产-变动负债)±调整项目 调整项目: -留存收益=-计划收入×(净利/收入)×(1-股利/净利) -留用折旧=-计划折旧×(1-更新改造%) +新增开支(投资) ±资产项目变动=±计划收入×资产项目增(减)% ±负债项目变动=±计划收入×负债项目减(增)% 2、资金习性预测法:建立Y=a+bX模型 回归直线法: b=(n∑XY-∑X∑Y)/[n∑X2-(∑X)2] a=(∑Y-b∑X)/n 高低点法: b=(高点业务量的资金额-低点业务量的资金额)/(高点业务量-低点业务量) a=高点业务量的资金额-b×高点业务量 =低点业务量的资金额-b×低点业务量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