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0

兔宝宝装饰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cpa会计备考经验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六月她妈

已采纳

严格执行计划

CPA备考好不好,计划很重要。不管7月份之前,你对自己在备考之前制定的计划实行的怎么样,7月份之后,一定要严格按照计划来了。每天复习的时间是多长,每个知识点需要复习几遍,都要坚持做到。

如果第一轮教材和课件没有复习好的话,这个阶段就要边用习题巩固,边听CPA浦江财经课件来完善知识点了。不要想着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单独拿来看书,这样对自己的计划执行也会起到负面作用。

吃透历年真题

有些考生适合题海战术,做题多了可以找到自己的题感,做到举一反三。不过到了CPA强化阶段,做题就在精不在多了。

这个时候可以找一两本合适的辅导书,再配上历年真题来进行细致的练习。真题是现阶段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通过做真题来检查自己知识点的空缺,从而及时补救。把真题上的重点难点吃透,基本就掌握了70%的考点。

多熟悉模拟题

模拟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今年的出题形式会不会发生变化;二是今年新的考点有哪些,会怎样考出来。

所以,不要觉得真题比模拟题有用,做了真题就没必要做模拟题了。而且在模拟题的运用上,要和真题区分开来。真题可以分块分时间去做,模拟题要让自己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去做,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模拟考试的效果。

合理归纳总结

执行完计划,做完习题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归纳总结。也是分两个方面:一、总结自己当天有没有完成既定计划;二、归纳自己在做题过程中总结出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还有自己易错易混的CPA知识点。

尤其对于记忆类的科目,比方经济法和战略,是直接记忆还是结合材料分析效果更好?是看错题还是把错题和知识点结合起来分析效果更好?把握好这个归纳的点,对复习效率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整自己心态

CPA复习过程一定是枯燥的,无趣的,甚至头疼心烦的,尤其越临近考试,当你越想达成某个目标的时候,这个压力就会越大,有些可能直接弃考,放弃准备,有些复习效率低下,影响工作和生活。

所以,清楚自己考试是为了什么,自己坚持的意义在哪里,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这个时期也显得尤为重要。毕竟,能走到最后的才是最终胜利的人。

cpa会计备考经验

215 评论(13)

Zzzz将将将

只要一提到注会,很多朋友都说注会好难,备考注会有多痛苦,向我询问备考事项。那我就借此机会,在这里发表一篇经验帖,以帮助我的朋友还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考生们。首先介绍下我的情况:我是2015年通过了综合阶段,专业阶段以1+2+3的速度通过,成绩一般,通过考试的时间也很一般,智商也一般。所以,这篇帖子主要是针对基础一般智力一般希望在2-4年通过CPA的注会考生准备。我们不求一次拿下六门,只是希望能在2-4年内考完就好。请各位准备好,以下是我认真总结的备考经验,篇幅很长,但是值得您一读,很可能对你有所帮助,少走弯路,节省宝贵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一、报考策略 注会专业阶段有六门课程:会计、税法、审计、财管、战略、经济法。我是三年完成考试的。第一年没有认真准备,只过了一门税法,第二年考过了会计和财管,第三年考过了审计、战略和经济法。这样1+2+3考试的人的确不多。 下面我来给大家做个普遍大家报考的策略规划:一般是2+2+2通过,好一些的是2+3+1或者是3+3都不一定。报考的时候,最好报三门,因为一般人考试精力保两门是可以的,如果精力加上运气再好些,3门也不为过。 这六门课分类两类: 题海战术类:税法+会计+财务管理。(题海战术最强的是会计) 理解背诵类:审计、经济法、战略 (战略和经济法需要背诵、背诵再背诵) 所以:如果大家觉得两门是自己最大限度的话,可以分别选择一门题海战术类+一门理解背诵类。但是这样的话,有可能会三年考不完,总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啊。 大部分人都是在三年或四年考完的,如果大家觉得要保险一些,还是报3门比较好,毕竟保险一些,到时候放弃一门也行。 关于报考策略,要注意: 题海战术与理解背诵相结合,审计不早于会计(除非你是在做审计,否则理解起来有难度),报考三门最好,精力不够可适度放弃一门。但是一定要去考。 在所有科目中,我认为 最难的是会计 。 会计这门课程涉及的范围广而深,难度远远超过初中级职称考试。平均用时是其他科目的两倍之多。财务管理计算比较多,大家可以跟一些需要背诵的东西放在一起(比如经济法和战略), 不建议税法和财务管理一起考,因为都是计算 ,大家做多了会很累。3门报考策略参考如下:税法+会计+审计,审计+会计+经济法,战略+财管+经济法 二、参考资料 教材,东奥轻松过关二,三年内真题,东奥最后六套题,双网校视频课件。 以上推荐指数都在五颗星,真的没有一个是没用的,刚好配备复习的几轮进程。每年我都在用东奥的书(相比较中华而言,字大啊),一般都会选择轻松过关二系列(因为相比轻松过关一,题少啊)。 轻松过关2的习题要尽可能都做,课后的强化必须都做(一般都是历年真题改编而来)。最后都会买上真题和最后六套题进行模拟。 视频课件:每年考试的视频都是中华+东奥(两者相互补充) ,课本当然需要了,一般情况下课本我都是在第一遍看书的时候过上一遍基础班。对我来说,会计和经济法我比较依赖视频。 ①会计难度较大,中华的郭建华老师和东奥的张志凤老师的课程我都看过。张志凤老师讲的比较基础和透彻,推荐基础班。而郭建华老师讲的更应试一些,推荐强化班的课程。 ②经济法是因为比较枯燥,所以需要个老师来聊聊,听郭守杰老师一个人的就可以。我就是看书看不下去,听了郭守杰老师的基础班就行了。 ③审计说实话没有怎么听课件,如果真的需要推荐的话,那就杨闻萍老师的吧。相比较而言,不容易打瞌睡。 ④财务管理是我最喜欢的科目,我选择了陈华亭老师的课。他真是个好玩儿的老师,只是很可惜,他过世了。真的很感谢他。他课程里一些记忆的方法不错,很是推荐。鉴于财管改动较少,如果可能,还是可以找到他的课程的,建议听他的以前课程。 ⑤税法,推荐中华的叶青老师,她总结的很好,如果没有时间,可以看她的讲义,还是很有用的。 ⑥战略管理,我推荐杭建平老师。虽然这个老师比较啰嗦,真的是很啰嗦啊,但是他的课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有时间推荐基础班,可以在公交地铁听都没事儿,就当听小说了。战略一定要理解之后再背诵。如果时间紧迫,就听强化班的吧。 三、各科目复习策略 (一)税法 这门课大部分都是简单的计算,难点在于知识点小而多,最易记混和马虎出错。建议结合叶青老师的课件+东奥轻松过关2进行复习。可以一章一章地来,听完课件做完课件的题,再做东奥。这样是一次过。 如果有时间进行两轮复习,就课本+叶青老师课件,听完之后,再做东奥轻松过关2巩固。 最后,强烈建议大家做做之前的真题和模拟题。总结出来自己的薄弱之处及容易粗心大意的地方。这点非常重要。 (二)会计 我认为会计是注会考试当中最为难的科目。其中难度最大的章节应该是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收入及金融资产。这几章也是最为出题的重点章节。 这里不建议一轮看完,因为如果你课件+轻松过关2,进度会很慢很慢的,而且很难,遇到很多难题会强烈打击自信心。还是建议先过一遍,最起码自己有个底气了再慢慢做。 第一轮:视频课件+官方教材。要非常注意课件里的例题。一定要自己做一遍,不要只是听懂了就行。不管是张志凤老师还是郭建华老师的课程,选择一个为主去听吧。而且基础班和强化班选择一个,要不就浪费时间了。 第二轮:东奥轻松过关2+真题。因为有了第一遍,所以可以做做真题试试感觉。没关系,不会也没有关系。还有第二遍。如果有疑问,可以看看之前的视频课件。 最后,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做做模拟题。总结出来自己的薄弱之处及容易粗心大意的地方。这点非常重要。 (三)财务管理 这门课可以说是计算量最大的一门。在这里强调一点,计算机考试录入公式的时候比较耗费时间,大家要提前联系一下。网上有很多简便的快捷输入方法,一定要记住。我找到一篇可以借鉴一下 这门课可以一轮过,轻松过关2+视频课件。一章一章地过,一章一章地做题。如果觉得这样速度慢,可以第一遍把轻松过关2的选择题做了,第二遍再把后面的大题给做了。这里还是要注意课件和课本的例题,一定要做。 财管跟其他科不一样,公式多。建议大家自己准备个小本本,把一些认为难背的公式给记下来,多看多用就记住了。 最后,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做做模拟题。总结出来自己的薄弱之处及容易粗心大意的地方。这点非常重要。 (四)审计 审计这门课程重在理解,需要记忆的东西也不少,并不需要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记住大概的几点重要内容就行。有审计经验的朋友多看看书,做做案例就好。没有审计经验的朋友还是老老实实听听课件看看书吧。建议把轻松过关二的例题和课后题都做一下。 最后,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总结出来自己的薄弱之处及容易粗心大意的地方。这点非常重要。 (五)经济法 经济法大家很多人也都说需要背诵的东西很多,其实不然,理解了,多看几遍,大概的意思记住,关键的点记住,就能回答得不错。不过,证券里的一些条例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我认为比较难以记忆的就是公司法和证券法。它们很多都是政府为了规避一些风险规定的数字。比如创业板上市的条件,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条件,等等。像合同法、民法、破产法等这些法律还是挺容易理解的,比如买卖不破租赁条款等。从我们正常人类生活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 经济法的准备也可以一轮过,视频课件+轻松过关2,难度不大,只要坚持第一遍,之后做些真题和模拟题,巩固一下,就知道大概考点在哪儿,如何应答。最后重点记忆一些容易考和容易忘记的知识点就可以。 (六)战略与风险管理 很多人说这个科目比较简单。可是我并没有这么认为,战略这本书很薄,不错。里面的内容要说多也不多。但是考题一般出得比较难,需要结合案例,给出一些措施。这种问题,需要对课本知识相当了解,并且结合案例,才能拿到高分。战略是比经济法背诵难度要高,死记硬背程度要高的科目。如果能理解当然理解是最好,死记硬背也可以勉强过的科目。 建议有时间听听杭建平老师的基础班,可以在公交或者地铁上听。时间少了呢,就听听强化班吧。最起码老师能指出来那些知识点可能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考。战略这门科目题海战术是行不通的。所以还是围绕课本和真题吧。模拟题做一些就可以,查漏补缺嘛。 四、关于时间分配问题 关于时间分配这个跟每个人的可利用时间以及个人习惯还有效率非常有关系。我是一个很普通的考生,不愿拉长线,更不愿临阵磨枪的人。所以,我一般是在考试前三到四个月左右开始看的。因为每年都是报考的三门。提前准备当然是好的,但是也希望大家前期掌握好节奏,不要太过紧张和慌忙。备考注会是个很消耗精力的事情。前期可以慢些踏实些,中期距离考试2-3个月的时间一定要进入状态,有所计划地准备。最后一个月是巩固的时候。 另外,时间分配上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根据我个人经验) 最后,再强调一次,考试前一定要做一次上机模拟考试,中注协每年都会开放模拟系统。一定要全套做完,可以看看自己在上机方面有哪些问题,便于考试安排好时间。 关于突击考试,临阵抱佛脚的同学们,虽然我不推荐,在这里我也给大家提个建议。第一,看看中华或东奥的辅导书前面几页的 考情分析 ,显示那些章节是重点章节。然后,看每一章前面的考情分析,最近几年那些考点都是以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形式出现的,分值有多高。自己标注在官方教材的目录上(刚才说过了,教材一定要有)第二,就是重点突破了,看书做题还是看视频在你自己了。第三,最后还是做模拟。这里不再重复。上述办法大家在正常的复习过程也可以使用,更加有方向的努力嘛。 还有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虽于考试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对于知识库的建立是很有帮助的,就是 知识框架的建立 。应该是东奥的书,不记得是轻松过关几,在每一章的背后都会有这一章的思维导图总结。这个总结具有比较高的借鉴意义,当然你可以自己绘制。在第二轮的复习中,更加推荐最后六套题(这书要尽早买)里赠送的思维导图,可以让你对整个知识框架体系都有所把握。这就是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的精髓所在。 以上就是专业阶段给大家的建议,过来人的经验只是大家的一个参考,可能让大家能更快地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顺利地通过考试。希望以上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注会综合阶段 首先恭喜大家能够进入到综合阶段的考试,想必大家一定在专业阶段有所进步和成长。 综合阶段考试与专业阶段最大的不同在于,融合度更高。这个阶段主要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地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考试的题目类型都是综合题。专业阶段通过了的同学肯定都有了自己的复习方法,但是综合阶段由于其特殊性,不能完全沿用之前的学习方法。六门课两张卷子,那么多知识点,不能做到事无巨细。所以,要有 重点的突破 。理解背诵和做题辅助,是攻克综合的方式。 在这个阶段,我没有选择听课。因为信息量太大,根本无法去一个一个听。这个阶段关键在于自主学习。 我的方法是: 第一遍按照东奥的轻松过关1先过一遍知识点。(这里选用轻松过关1是因为1里知识点更加详细,我没有买课本)这里比专业阶段更加强调框架的概念。专业阶段的思维导图在这里也非常适用。不过请注意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侧重点不一样,所以要重新设定重点。 第二遍强烈推荐两本书,第一本中注协编制的历年试题汇编。第二本是北注协出的辅导教材,这个可以在“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网”的官方网站购买。选择网上购书即可,价格真真是不便宜,也不打折,但是物有所值。在看这两本书的时候,除了注意考试的知识点外,还要关注它的答题方法。在主观题的考试中,答题方法尤为重要,请大家花时间好好研究。最后临考前,做套模拟题就好了。综合阶段的模拟题不用做太多,用处不大。关键在于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背诵。 以上就是我注会备考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考试顺利。 码了这么多字,好辛苦,留下个喜欢❤️再走吧^_^

309 评论(8)

Sophie小蕉

很多考生难以进入备考状态的原因都是不够专心,比如看了一会儿教材就忍不住刷一刷微博,看一看淘宝;听课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就溜号,一晃神就忘了老师刚才在讲什么;看见手机亮了就忍不住去点开看这些都是备考不够专心的表现,也代表了大家在学习时没有彻底排除所有的干扰因素。二、备考需要“仪式感”,告别干扰因素现在大家做什么都讲究“仪式感”,其实注会备考也是一样,在每天开始学习时间把手机关掉,把教材和辅导书,笔、笔记本等一切在学习中会用到的东西都准备好,手边放好水杯或咖啡。避免自己因想拿什么东西而打断学习思路,特别是上班族考生,每天能够用来学习的时间本来就很少,所以不要再浪费。三、科目之间交叉学习由于注会成绩有效期的限制,考生每年都会报至少两门科目。在学习中不要学完一科再去看另一科,特别是一些难度较高的科目,很容易出现大脑疲劳感。可以将难度高的科目和偏记忆的科目搭配在一起学习,转换思路的同时也能让大脑休息,尽可能的减短学习的疲劳期。四、利用好辅导课程和辅导书由于注会考察的内容非常广,教材上的很多内容都是高度浓缩的,零基础考生想要看懂并不容易。长期看不懂就会让考生产生放弃的想法,其实你只是缺少了辅导课程的帮助。有老师帮助考生解决难点,往往很多让你困扰的考点,老师一两句话就能够讲解清楚。辅导教材也是一样,帮助大家找准学习方向,规划好整本教材中的重难点,帮助考生节省学习时间,找准学习侧重点。

93 评论(9)

赵13先生

在备考之前,大家首先要了解注会考试有哪些科目,各科目的考试侧重点,根据科目特点和自己专业擅长的部分来对科目进行选择。

1、第一步是看教材,将教材通读一遍了解该科目的主要内容,搭建出一个知识框架图;

2、看教材的时候,可能会很枯燥和乏味,可以选择一款网课来辅助读教材看教材,有了老师的指引,更加容易掌握考试的重点,事半功倍。

3、多做习题。将老师课上讲到的典型例题做会,及时整理错题本。反复练习做错的题目,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注册会计师

cpa经济法考试经验分享

考试的时候要合理分配时间,答题要有技巧。

经济法考试时间是120分钟,单选题24道,多选14题,争取在40分钟之内做完,不会的就先空着,不要一直红结选哪个,案例分析题题干较长的题目可以从问题入手,带看问题到题十中享找答题的关键点。案例分析题一道题中的几小问很多时候没什么关联性,一小问不会,可以先空着,答后面的几小问。最后留几分钟时间,把前面没答的题目做完,不要留空着的题。

注会专业阶段考试:

2022年8月26日(星期五)

08:30-11:30会计(第一场)

13:00-15:00税法(第一场)

17:00-19:00经济法(第一场)

2022年8月27日(星期六)

08:30-11:00审计

08:30-11:00财务成本管理(第一场)

13:00-15:30财务成本管理(第二场)

17:00-19:00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2022年8月28日(星期日)

08:30-11:30会计(第二场)

13:00-15:00税法(第二场)

17:00-19:00经济法(第二场)

注会综合阶段考试:

2022年8月27日(星期六)

8:30-12:0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14:00-17:3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308 评论(8)

秀之美--艳梅

一、熟悉教材。审计的专业术语较多,大多数的习题在课本上可以找到对应的答案,之所以许多考生不会做题,是因为对教材的内容不理解,大家可以选择北京财科学校,和名师名面对面学习,带你快速理解教材内容。二、多做历年真题。我们要注重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但是必要的习题还是要做的,尤其是历年真题,真题更加贴近考试,跟着真题的思路走,复习起来轻松容易,是不错的学习资料。三、重要考点反复记忆。在备考注会过程中,要以考试大纲为基础,对重点、难点多加记忆,尤其要注重对新增考点的理解,把书上的例题做通做透,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四、对错题温故而知新。对备考过程中出现的错题要及时的温故知新,对待错题要特别重视,它代表着学习中存在的漏洞,将这些错题弄懂弄会,做到题不二错。记得采纳哦~

347 评论(9)

不计较的心

如果你的基础好,可以尝试备考六科,从现在就开始复习;如果非会计专业,零基础考生,建议一年两到三科,最好能参加个网课,跟着有经验的CPA老师学习。

首先是会计、审计、财管。

这三门学科理论知识很多,许多东西不理解就很不容易记住,更不用说对付题目了。所以,这三门课程很难在短时间内经过突击全部掌握。因此,我们的策略就是,给教材瘦身。

将自己尚未复习的章节拿出来,停止基础阶段的学习,直接去冲刺阶段,听老师讲解考点和重点,将老师在冲刺串讲课中提到的知识点画出来,然后直接找到课本上对该知识点的讲解,看一遍书后就开始记忆,遇到看不懂的就找到相应的课程听老师讲解以帮助理解。总之,以知识点为核心,以自己看书记忆为主,以网校课件讲解为辅,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记住最多的知识点。购买冲刺串讲课程。

接下来是税法。

税法知识点琐碎,有些章节对于初学者来讲也确实有点难度,比如增值税的抵扣和出口退税的方法。对于税法来说,我们主要把握住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这几大税种。这几大税种每年都差不多能占到差不多一半的分值,从理论上讲,这几大税种都学明白了,考试能不丢分,不学其他的税也能通过考试。但是我们不能这么做,因为其他的小税种基本上没有要理解的地方,全部是知识性的记忆,且记忆量相对来讲比较少。

因此我们对税法的学习分为两部分。上边提到的几大税种,尤其是增值税,要理解加记忆,各种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要记牢。其他的小税种则无需仔细听基础阶段课程,直接在冲刺串讲班听老师归纳知识点,强行记忆即可。税法核心考点汇总。

最后是经济法和战略。

这两门课程理论上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的。但是鉴于我们的复习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走背诵记忆的路子。对于这两个课程,我们直接听冲刺串讲班老师的课程,在书上找到老师提到的知识点,看书加记忆即可。再将说的重点内容背诵即可。比如,《经济法》中的证券法一章,不必再完整的将课程从头听到尾,只关注一下各种发行条件,记忆几个重要概念(如非上市公众公司)即可。(经济法核心考点汇总)再如《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关于组织结构,直接记住各种组织结构的名称、适用情况、优缺点即可,不必再听老师一一解释、讲授了,有不明白的再找到相应的课件内容听老师讲述即可。

24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