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5

长亭不再送别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预算会计的基本程序为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P某某某

已采纳

乡镇财政所总预算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及使用的会计科目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里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有详细的注解。例如资产类帐务处理及使用会计科目一、资产类第101号科目国库存款1.本科目核算各级总预算会计在国库的预算资金(含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存款。2.本科目借方,记国库存款增加数;贷方,记国库存款减少数。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国库存款的结存数。3.总预算会计收到预算收入时,根据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入账。收到上级预算补助时,根据国库转来有关结算凭证入账。办理库款支付时,根据支付凭证回单入账。4.有外币收支业务的总预算会计应按外币的种类设置外币存款明细账。发生外币收支业务时,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国货币金额和折合率。年度终了,应将外币账户余额按照期末国家银行颁布的人民币外汇汇价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币账户期末人民币余额。调整后的各种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溢列入有关支出科目。本科目可分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存款进行明细核算。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预算会计的基本程序为

210 评论(10)

小龙女kelly

回答:

1、预算会计是指对政府预算资金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所实施的一种管理活动,是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用来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反映和监督。

2、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

纵向体系是按照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来划分的,我国政府预算可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后者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

横向体系是按各级政府所属各部门划分建立的,主要由各级政府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税收征解会计、专业银行拨款会计共同组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分级与政府预算的分级是一致的。

政府预算分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包括中央财政部设立的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各省财政厅设立的省财政总预算会计、市财政局设立的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县财政局设立的县财政总预算会计、乡财政所设立的乡财政总预算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级: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三级会计单位。

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强调预算收支的会计处理。

延伸:

会计要素又称会计报表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结构的基础。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5大类,其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个要素构筑资产负债表,所以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和支出两个要素构筑收入支出表,所以也称为收入支出表要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算会计

175 评论(14)

苏苏湖光山色

预算会计(Budget Accounting)是现代会计中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另一分支,是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一般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各自的业务(服务)活动,为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预算会计是以预算(政府预算和单位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用于核算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领域中的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非营利组织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

262 评论(10)

小路要减肥

答:第一,及时性原则。即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应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预算草案。第二,复式预算原则,复式预算即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不同,分别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一类为经常性预算,另一类为资本性预算。经常预算主要包括政府一般行政经费支出,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包括税收收入。资本预算主要包括政府的各项资本性支出,如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对公共工程的投资,其收入来源为国债收入和国外借款收入。我国实行复式预算。国际以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身份取得的一般性收入,和用于维持政府活动的经常费用,保障国家安全,发展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开支,类为经常性预算,国家特定用于建设方面的某些收入和直接用于国家建设方面的支出,列建设性预算。第三,平衡性原则,即预算编制时,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地方政府预算要坚持以量入未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第四,真实性原则,即政府预算必须真实可靠,预算收支数额不允许虚列冒估。性质不同的预算收支应严格区分,不能随意混淆。预算中的预计数应尽量准确的反应出可能出现的结果。对于非确定性的存在,还应有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即建立政府预算的后备金各级预算的预备费。第五,合理性原则。即预算编制中必须从全局出发,区别轻重缓急,保证重点,兼顾一般,促进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30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