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3

那一年里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高级会计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目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年糕年糕熊

已采纳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址

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选址的问题。

1、人的因素,包括人力成本,通过比较各地区员工薪资水平,以获取成本优势。人才素质,这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保障。

2、政策的因素,当地政府对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政策支持。

3、环境的因素,包括当地的基础设施,还有当地经营成本等。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架构来保证业务的开展。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全面负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安全和高效运转,确保向企业集团内部客户提供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服务管理组:负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关的业务流程的建立与持续优化、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实务操作的制度、规范等的建立和维护,负责对财务共享服务各核算组的具体核算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及时性进行内部稽查。

3、档案管理组:负责安排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外部的纸质单据的交接及除员工报销单据外的所有合规性审核工作,以及所有内外部电子文档、纸质文档的整理保管和归档工作。

4、应付组:负责供应商应付款结算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负责供应商协议的审核管理,以及供应商对账工作。

5、应收组:负责客户应收款结算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负责客户协议的审核管理,以及客户对账工作。

6、总账报表组:负责总账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对外和对内出具财务会计报表和管理报表。

7、报销组:负责费用报销类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

8、资产税务组:负责成本管理、资产管理和税务业务的核算工作。

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编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服务管理、档案管理、应收、应付、总账报表、费用、资产税务等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分工,提高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

(三)流程管理

财务流程的梳理主要通过对现有流程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对流程现状研究后,设计未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对流程进行端到端的优化设计,需要设计出部门级(三级流程)的流程图。三级流程被定义为跨部门的、跨职能的流程。三级流程细化到部门的具体岗位,但不涉及岗位的具体作业。主流程包括:采购到应付流程图、销售到应收流程图、库存到成本流程图、总账报表流程图、纳税申报流程图、固定资产流程图、费用报销流程图。四级流程开始关注部门内部的再细化分工,或者说是为了完成上级流程目的,而需要操作更细化的作业标准(也叫SOP)。五、六级流程,我们通常定义为软件功能和单个操作动作的流程。

在设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流程时,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梳理,结合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等相关规定和集团管控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达到财务共享服务标准流程的要求,最终使流程落地。

(四)信息系统支持

在整合信息化平台中,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影像管理系统、网络报销系统、网上支付和银企直连等系统和技术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为重要的信息系统支持。ERP系统必须具备以下特点:支持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流程自动化,尽可能地消除手工作业;系统的部署能满足跨地域经营;支持自助门户和交互中心,能方便与客户、供应商、员工和合作伙伴进行业务协作。影像系统在财务共享服务应用中主要解决了票据实物流转的问题、原始凭证的调阅问题、离岸处理问题、业务处理的分工和效率问题。网络报销系统改变了传统纸质报销的低效率,大大降低财务基础工作量,为财务共享服务提升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带来了切实可行的工具。

高级会计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目标

110 评论(13)

天才少女JESSICA

整合关键财务共享服务,并非由财务部门主动发起,而是随着集团公司的管理变革而产生。共享服务建立之初,必不可少的成功条件是明晰的愿景战略及管理高层的支持,其中整合好多种要素是重中之重。亟待整合的关键之处归结起来,一为IT系统,一为组织架构。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远程财务流程要求建立强大的网络系统以及企业信息系统,将此作为IT平台。其中,统一的ERP系统是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搭建成功的必要条件,其作用在于,将所有财务制度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中,由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设定,从而保证总部的战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如果集团原本使用多种ERP系统,如SAP、QAD等,那必须先在集团内推行统一的ERP。如果系统间实在无法统一,至少也要做到互相兼容。流程管理要点流程管理主要有四大要点,包括服务水平协议、收费标准、单据归档、持续优化。第一,在运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前,必须制定服务水平协议,这是以后服务中心与各单位互相沟通及业务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服务水平协议的确认,需要各公司的财务经理、集团财务总监与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统一观点,才能得到最终结果。此后,中心的所有工作都将基于服务水平协议,各公司则可根据服务水平协议评估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第二,在流程再造的过程中,所有的业务流程都会被拆解到最小单元,而这个最小单元就是收费标准的基础。对这个最小单元的复杂程度、重要性、容易出现差错的可能性、耗费时间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设定该项工作的标准数,以此把所有的工作量都进行标准化。这类似于制造业里的标准成本法,通过标准化来制定收费依据。收费标准也是服务水平协议的一个部分,并且需要在每一年对其进行重新审视、重新评估。第三,在单据归档上,一种方式是将单据存放在分公司、子公司所在地。处理业务时,先将单据集中到服务中心处理,待存档、分类进行完毕后,在每年的审计开始前,把所有的单据发还各公司,以便在当地进行档案管理。另一种,则是统一保管在服务中心所在地。尽管如此,但在单据发生后的前几年(通常在3至5年)凭证仍保存在公司当地。超过一定年份的凭证很少被查阅,这些凭证可统一托管到服务中心。这要求服务中心所在地要有相当规模的档案中心,能够像图书馆一样为各公司保管大量凭证。此外,传递凭证时,可考虑采用影像系统来进行,把单据通过影像扫描的形式传递到中心,处理完毕后将凭证打印出来整理即可。第四,共享服务中心需要贯彻持续改进的理念。在此间,可以使用6sigma的方法,循环往复、不断审视流程,发现其中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在日常工作流程中,可设置专门的流程控制人员,譬如流程经理,与业务人员一起审视业务在共享服务中心里运行的所有流程。流程优化过程中,由流程经理作为流程优化项目团队的主要发起人、或者也可以由管理经理来进行整个项目的管理。团队成立后,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问题解决的关键以及解决方案的效果分析都要由流程优化人员进行跟进,直至项目结束。持续优化的思想方式,将帮助服务中心SSC顺应外界变化,不断提升财务工作的价值增值。

148 评论(13)

明亮宜家

第一种是集中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原 有的不同财务组织中的工作人员集中到一个特定地点,建立共享服务中心,这是一种实现共享服务的惯用方法,并已被许多跨国企业所采用。此种方法要求将企业内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相关财务人员集中到一个单一地点,即将财务人员集中在 一个成本较低、具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地点。同时,为了适应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提高其运作效率,企业也经常对其流程进行重组与再造。此外,在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也经常要求企业实施新的统一的系统以代替企业内原有的相当数量的分散并传统的系统,以上的作法给企业带来了包括人员成本、固定资产成本以及信息系统成本的降低。在这种模式下,原本在企业中负责会计业务处理的一线业务人员将成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共享服务中心仍是企业的一部分,仅具有相当有限的自主权,其成本也一般会被分配回各个使用其服务的企业内部部门中。第二种是建立一个全新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一个全新的共享服务中心将引发组织的重大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365653162结构调整,它需要一个全新的地点、全新的人员、全新的信息系统以及全新的流程,这些全新的因素将为共享服务中心的独立运作创造充分的条件。由于整个共享服务中心都需要全新的因素,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成本高、筹建缓慢,不能响应整个集团巨大而迫切的财务共享需求。第三种是虚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虚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不需要将人员集中到一个统一的地点,而是通过运用系统及其他技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员工联结起来,这种模式最大的不足在于由于缺少经常性的面对面的沟通,将会导致不同地域员工之间合作的困难。而且,一些组织还 发现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上,建立虚拟共享服务中心所需要的企业内部网络、视频会议等设施条件往往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尽管如此,当企业无法实现为了建立共享服务中心面需要的员工和地域配置时,虚拟共享服务中心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

218 评论(8)

南京葫芦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战略结构主要有三种,全球中心、区域中心、专业中心。前两种中心是以地域作为标准,而第三种中心则是以单个/类业务流程为标准。

1、全球中心,是将企业全球内可以集中的业务流程都通过一个统一的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全球中心的优点是规模经济优势明显,但需要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需要面对语言、文化、时差等差异,需要有完全整合的系统,因此,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难度最大,除了一些管理特别先进的跨国企业,比如惠而浦等,一般企业很少采用。

2、区域中心,是企业将其财务工作集中整合到一个或多个业务单元,较为充分地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的整体成本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下,企业会将全球的业务分成几个区域,然后把可以集中的业务流程集中到某个区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种方式相对于全球中心来说,建立的难度较低,被更多的企业所采用。

3、专业中心,主要以单个或单类业务流程为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比如专门处理应付账款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专门处理固定资产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重点在于消除重复劳动,提供单一或单类流程服务。

而对于非跨国公司来说,以地域为标准,可以建立全国中心和地区中心。在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先建立地区中心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将地区中心的经验复制到全国,建立全国中心。未来如果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还可以进一步建立区域中心和全球中心。

90 评论(8)

yy瘦胖纸

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是所有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的一个共同目标,因为毕竟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体。事实也证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成本降低的成效显著。据埃森哲在欧洲的调查,30多家在欧洲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跨国公司平均降低了30%的财务运作成本。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统一企业的财务制度,梳理企业的财务流程,最终促使企业财务的统一化和标准化,这无疑既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又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效率。据ACCA对中国企业的调查,超过50%的中国企业认为,实施共享服务对于降低财务成本,提升财务流程效率非常重要。 二、加强财务控制,降低风险 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前,很多企业的财务往往比较分散,子公司、分公司,甚至下面的部门都建有财务部门,配备有财务人员。这种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不但削弱了企业对财务的控制力,而且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需要将比较分散的财务权力集中,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加强财务管控的好机会。通过财务管控的进一步加强,和管控有关的风险自然能够得到降低。 三、促进财务转型 这个目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可能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中国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总体层次相对较低,大部分人员主要从事核算工作,而一些高级财务人员相对不足。企业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使大量基础财务工作标准化流程化,提高财务核算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对基础财务人员的需求量,使很多财务人员能够从繁琐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成为战略财务和业务财务,从而使企业的财务实现转型升级。

28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