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长360姜文芳
(一)会计科目设置问题和缺陷 1.现在的会计科目不全面,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不反映盘亏、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净值,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详细情况,不能准确反映教育成本。2.现在有的资产、负债科目没有区分资产、负债的流动性,使用者无法直观地了解资产和负债结构。同时,也不便于了解资产中有多少是短期内可变现的经济资源,在负债中有多少是需要短期偿还的流动负债,有多少是需要长期偿还的长期负债,从而不便于偿债能力分析。
cathyzhou214
“科目汇总表”是登总账的记账凭证,与“记账凭证”与“汇总记账凭证”登账相比,“科目汇总表”的缺点是不能实现借贷科目对应。优点也有,就是简化记账笔数,当然重要的是不会影响结账余额的一致性总账的作用是控制明细账,在总账上分清科目对应一般也并无必要,所以用“科目汇总表”方式登总账是大多数都采用的
终极尐壊疍
1、处理内容分散,处理环节繁琐
传统会计受手工操作能力的限制,需多名会计人员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数据处理工作,为了便于人员职责分工和管理,需要分割会计核算过程,分解会计核算内容。
每人完成整个过程中的某一段某一部分内容,如凭证按收、付、转甚至更细形式分类编制,帐薄按不同科目分工登记等。
2、内部数据核对体系复杂,处理流程重复
由于人工操作在任何环节、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计算、记录方面的差错,因此,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内容的正确可靠性,在手工会计系统中采取了专门的方法:首先分总帐和明细帐(日记帐)平行重复记帐,通过帐帐核对来检查记录的正确性.
其次,在帐务处理的主要环节建立平衡校验控制点,以检查每一步数据处理内容的正确性,如记帐凭证、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表、资产负债表等自身都体现着平衡校验机制,可以有效地检查本步骤或上步骤数据处理方面的差错。
这种通过低效率、重复处理来换取数据处理的正确可靠性,是手工会计核算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3、处理的周期比较长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一般以月(季、年)为周期定期产生会计信息,平时只作分散核算,不经过特殊处理是很难得到各项综合会计资料的,事后定期核算是手工会计核算形式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扩展资料:
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各种会计计量和计算方法的运用、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选择更科学合理精确的会计核算方法创造了条件
如在存货的进、销(发出)、存核算中可选择单品移动加权平均法,实时计算存货和销货(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2、为建立和运用新的会计方法创造了条件
如在自动化生产企业中,通过自动化仪表、传感器或其他自动化数据采集装置,把各种原始数据在产生时直接输入计算机,并实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进行差异分析。
3、从会计计量方法上看,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建立多元化的会计计量方法体系创造了技术条件。
从会计信息方面来看,将从处理确定的、单维的传统会计信息领域,发展到能同时处理不确定的、多维的经济信息领域。
从时间方面看,对过去的核算、对现在的控制、对未来的预测等方法将进一步完善和体系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手工方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