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若闻
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馋嘴鱼了乐
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 天气:晴“太好了,太好了!今天妹妹要来我家了。”一眨眼就到了中午,面对这如火的太阳,在外面玩耍的我和妹妹口渴难耐,连奔带跑回到家里的冰箱前,眼前的情景让我们都泄了气,就剩下一瓶底的冰水了,只够一个人喝。因为妹妹比我小,而且又是我家的客人,所以我把这些“贵如油”的水让给妹妹,可是妹妹不愿喝,她说:“姐姐,要喝就我们一起喝,我是不会一个人独享的。”商量下来,我们决定去商店买两瓶水。去商店的途中,虽然很热,但是我们的手始终牵着,微笑挂在我们的脸上。情景二:“孝心可贵”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 天气:晴昨天开始,祖母生病,她不能起床,爸爸今天特地请了半天假在家照顾她,爸爸去街上买了菜便在厨房里忙开了,近中午时,几样清爽可口的饭菜端到了祖母的窗前,“妈,你吃点吧”把祖母搀扶起来后,爸爸就陪在旁边微笑着看着祖母吃,胃口不好的祖母看着爸爸额头的汗珠,一边拿起纸巾帮他擦拭着一边细细地品味着菜的味道。爸爸心满意足地看着祖母吃完睡去后,匆匆忙忙地上班去了。下午,妈妈请假回来了,她蹑手蹑脚地来到祖母窗前,摸摸祖母的额头,又蹑手蹑脚地出去,走到我的面前说:“奶奶还有热度,妈妈得去给她换个药试试,你注意点,看奶奶醒来后还需要什么!”看着妈妈离去的背影,我心里甜甜的……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总之,它的作用太多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文明礼仪“装饰”整个世界!
Gemini9524
1.以廉为宝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2.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3.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4.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5.吴隐之不惧饮贪泉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建立我们新中国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在他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 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补钉缀补钉的睡衣。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导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几个烤芋头就是一餐饭,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
NightWish431
2.自报财产留清名———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廉洁故事 2004/01/12 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随刘备征战南北,奇功屡建。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与曹魏短兵相接。他严格要求子侄辈,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他亲派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为此,他专门给其兄诸葛谨写信说,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但“今诸将子弟皆得转运”,“宜同荣辱”。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年仅54岁便英年早逝。诸葛亮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诸葛亮生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