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娟宅女
一般说来,在会计中有六大类科目,即资产类、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及利润类。这六大类科目分为两组,并且可以用两个等式连接其间的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在自己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首决要弄清楚具体的会计科目到底属于六大类科目中的那一大类。例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等就属于资产类科目,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工资、预计负债、应交税金等就属于负债类,再如资本公积、实收资本、未分利润、补贴收入等就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什么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属于收入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属于费用类,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属于利润类,道理都是一样的。 接下来可能要问的是,那么多的会计科目,自己怎么知道某一个具体的科目是属于六大类中的那一类呢?方法很简单,几乎每一本会计书里面都有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在资产栏目里面出现的就是资产类科目,在负债栏目出现的就是负债类科目(当然,在资产负债表中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是列示同一个栏目),至于利润类、费用类及收入类可依次类推。平时要关注某一个具体的会计科目是属于哪一大类。自己在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尤其是在自己写会计分录的时候,弄清楚涉及到的具体的会计科目是属于哪一大类科目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为方便,我将常见的一些会计科目在附录中做了列示。 也许又会问,为什么做这样六大类的区分呢?答案是,这样区分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因为通过这样的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会计分录记录经济主体所发生的活动,以记录在案。 那么在区分六大类科目之后,对读写会计分录有何帮助呢?这就涉及到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即:这几大类科目记在借方以及记在贷方分别表示的意义。具体可总结如下: 资产类科目记在借方表示增加,记在贷方表示减少; 负债类科目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所有者权益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收入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费用记在借方表示增加,记在贷方表示减少; 利润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以上内容复制于百度文库中《会计借贷关系》一问网址已给出~ 望采纳
莫非mioamy
1、收到客户预交订货款500000元时,收入未实现,待实际发货时再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500000贷:应收账款5000002、电脑使用年限超过1年,符合固定资产标准,应计入固定资产科目。借:固定资产16800贷:银行存款168003、安装设备发生的人工工资,属于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借:固定资产25000贷:银行存款250004、此题在2009年度是分录是正确的,若是2008年或以前年度,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借:在建工程421500贷:银行存款409500应付职工薪酬12000借:固定资产421500贷:在建工程421500
Sally-yiner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宇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