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9

机器猫TJ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财务评价指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佳丽子伊

已采纳

财务指标的观察,必须基于对于企业的观察,要结合企业的经营来理解。如果脱离了这些东西,财务指标就成了天马行空的教条了。譬如,轻资产型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往往会比较高,但这样的企业债务也必然多,你就要关注他的还债能力,从流动比例,速动比例,到未来现金流对于长期负债的覆盖能力情况;重资产型的企业,你必须关注他的折旧,企业必须预留足够的资金在生产设备折旧完报废的时候来做资产的更新。连锁类的企业你要关注他的单店利润率,尤其是新开店的利润率水平变化情况;关注企业的资本开支速度,能否跟他的现金流匹配。很多开连锁的,不断地开新店,资本开支很大,而单店平均收入却快速下降,成本快速上升,很多店子出现亏损,一旦规模大到某个程度时,企业会出现现金流无法支撑正常运营的情况。又譬如资源类等周期性行业的企业,你可能要从较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很多年的毛利率变化状况,看看企业在经济周期低潮的时候的盈利能力,以防自己在行业景气的时候介入,然后行业的景气度开始下滑。要关注企业的成本,假如在经济低潮期,还能否盈利,也要重点关注企业的财务安排能力,能否有足够的过冬准备。再譬如制造型的企业,你必须非常关注企业的成本构成,根据宏观经济状况来分析其成本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企业的优势到底在哪里,是人力成本优势,还是原材料成本优势,还是技术优势还是品牌优势等等。制造型企业你还必须考虑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率的变化。大量的制造型企业往往是在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不断增加的时候,但实际上单位资产的利润确实在不断下降的。制造型企业还必须关注可产品的替代行。有些行业,新的产品的出现,意味着宣布老的产品的消亡。譬如当年的传呼机。。。当然这个可能看似跟财务报表没有关系,不过产品的被替代往往有一个过程,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市场规模(收入)的变化可以得到一些线索。要结合产业的实际变化来看财务报表。消费类的企业你可能要很关注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之间的差额,看看企业的净利润的组成,看看应收帐款占了净利润的比例,应收帐款的周转率、存货的周转率,现金中间还有多少应付帐款需要支付,多少资本开支需要开支等等。又如金融性企业,企业规模(譬如总资产)的扩张速度变化,自有资金和杆杠资金之间的比例,业务结构、坏账率、拨备率、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融资成本、投资能力,还有一些专项指标等等都很重要。等等等等。。。不一而嘱,上面很多财务指标有些是某个行业的特性,也有很多是绝大部分行业和商业企业的共性,大千世界,说不完的,我所懂的也非常有限。指标的高低固然重要,但经验的积累或许更重要,而运用之道,存乎一心,同样的一堆数据,能够看多深,就看你在财务和行业企业理解的功力了。

中级会计财务评价指标

163 评论(8)

dp73255815

常用的财务指标分析的几种1、变现能力比率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1)流动比率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2)速动比率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提示: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变现能力分析总提示:(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2、资产管理比率(1)存货周转率公式: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2)存货周转天数公式: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0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3)应收账款周转率定义: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定义: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公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产品销售收入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00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5)营业周期公式: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360}/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360}/产品销售收入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00意义: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分析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6)流动资产周转率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意义: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于扩大资产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产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提示:流动资产周转率要结合存货、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7)总资产周转率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8意义:该项指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分析提示:总资产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323 评论(15)

清水颐园

一、偿债能力指标(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二、营运能力指标(一)人力资源营运能力指标劳动效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指标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2)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360÷主营业务成本(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2.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3.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三、盈利能力指标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一般指标1.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2.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3.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4.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百者权益×100%(二)社会贡献能力的指标1.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2.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四、发展能力指标1.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100%2.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3.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4.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100%

五、财务指标分析的重要性1.财务指标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依据

通过观察企业财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评价经营者的财务状况和运营业绩。并将影响运营成果的各种微观因素、宏观因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等区分开来,及时发现对企业有害的因素并加以解决。还能客观评价经营者的工作成果,促进其更好的完成任务。

2.财务指标分析是给投资者、债权人提供信息的手段

投资者和债权人如何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决定投资额度呢?财务报表便能给他们提供相关信息。投资者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对比各个企业,从而作出收益较大的投资决策;同时,了解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便可以让投资者正确预测投资的风险,决定投资额度。

3.财务指标分析为企业发展发展提供资料

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观察财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当前的不足及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并采取应对措施,改善经营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本的最大化。

扩展资料:

传统的业绩评价大多使用财务指标,用财务指标来评价业绩简单明了。但是仅用财务指标来评价管理者的业绩存在以下缺陷:

⑴财务指标面向过去而不反映未来,不利于评价企业在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上的业绩。

⑵财务指标容易被操纵,过分注重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会计利润,使得企业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方法操纵利润。

⑶财务指标主要来自财务报表资料,不包含大多数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因素,如产品质量,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

参考资料:财务指标百度百科

113 评论(10)

烂醉的猫咪

第一财务指标是根据财务报表有关数据计算出来的,用以衡量和评价企业近期和远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收益能力的经济指标。对财务指标进行查证,一般要将被查期间的财务 指标,同近几期被查单位或同行业同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波动大的指标要重点查证。 一、短期偿债能力的查证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来说,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说明企业流动资金周转能力越强,其经营处境也越好。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很多,实务中常用的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表示企业用其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综合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上式中的流动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项目,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流动负债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福利费、应缴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等。 一般认为,这一比率以2:1比较适当。因为假定企业面临偿还全部流动负债的情况,它能用其中一半的流动资产偿还债务,还有另一半流动资产可用于继续生产而不致影响持 续经营。而如果这一比率较低,则意味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强,因为企业不可能用大部分甚至全部流动资产偿还短期债务,否则就无法持续经营。而如果这一比率过高,说明企业可能不善举债经营,经营者过于保守。从查证人员的角度看,流动比率高要比流动比率低查证风险小。 流动比率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它也有局限性。一是不同的行业资金运转的周期不同,资金周转的速度也不同。一般来说,资金运转周期越短,流动比率就越低。因此,查证人员分析流动比率时,应结合不同的行业特点进行评价。二是不同的行业或企业流动资金的构成不同,有的存货多,有的存货少;有的存货周转快,有的存货周转慢,甚至有积压。因此,查证人员在分析流动比率时,还应分析速动比率。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速动资产是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各项可以迅速变现、用以偿付流动负债的流动资产。在流动资产中,存货变现能力较差,在有冷背残次品时更甚;待摊费用是应由以后年度承担的支出,更无变现能力,因此,这两项不包括在速动资产之内。由此可见,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表明一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保持在1:1以上,即速动资产至少与 流动负债相等,才具有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财务状况较好,企业才有足够的财务能力在短期内偿还债权人的短期债务。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必须变卖部分存货才能偿付短期债务,而这很可能导致存货变卖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速动比率是假定企业一旦面临财务危机或办理清算时,在存货和待摊费用难以或无法立即变现的情况下,企业以速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所以,这一比率在反映企业应付财务危机能力时比较有用。此外,在评价速动比率时,同流动比率一样,也要结合考虑行业的性质、企业特点和速动资产的构成等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在查证中,查证人员可以运用这一指标分析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困境,以确定可接受的查证风险。 3.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回应收账款的能力,它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全年平均余额的比率关系。这一指标说明年度内应收账款转 为现金的能力,体现了应收账款的有效性和周转速度。应收账款的有效性表示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时,是否会发生账款的损失;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表示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的速 度。它们都能说明用应收账款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越有效(坏账损失越少),偿债能力就越强。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全年平均余额 上式中,分子为赊销净额,不包括现销。因此,在计算这一指标时,查证人员应分析有关资料,确定赊销净额,而不能用销售收入净额代替赊销净额,否则就不能正确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但在搜集不到有关赊销资料,或在与其他企业用销售收入净额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作比较时,也可用销售收入净额,即用赊销和现销的总数来计算。 分母为因赊销引起的应收账款,要用平均余额计算。平均余额可以月、季或年末余额计算。应收票据一般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很小,且可随时贴现,因此可不列入分母;但如果要计算全部应收款项周转率,则要列入分母。 应收账款周转率说明的是应收账款在一年内可以周转几次。一般来说,周转的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回收的能力越强;反之,说明应收账款回收的能力越差,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还可以把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转换成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应收账款平均账龄。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0÷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或平均账龄越短,说明应收账款占用的营运资金越少,变现速度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在查证时,查证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以确定企业是否有资金被大量占用,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如果发现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前期相比有较大的变动,应注意是否有人为虚增销售额的情况。 4.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关系。它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并检查企业推销商品、经营业绩和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全年平均余额 上式中,销售成本是指一年中销售的产品全部成本,可从损益表中取得。存货全年平均余额计算方法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相似,但在季节性很强的企业,以每月存货平均余额计算较好。 一般而言,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存货使用效率高,存货积压的风险低,变现能力也强。但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经营方式,存货周转率也会不一致。一般商业企业比工业企业存货周转率高,手工作业企业比机械加工企业存货周转率高。因此,这一指标只有同本行业或本企业不同时期相比才具有意义。 存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存货周转的次数,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存货周转的时间,还可把这一指标转换成存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说明存货占用营运资金的天数越少,经营效益越高。 在查证时,通过分析存货周转率,可以看出存货在销售及生产经营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查证人员还可以将存货周转率再分解成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和产成品周转率,从而进一步分析哪些存货可能存在问题,确定进一步查证的方向。 二、长期偿债能力的查证 长期偿债能力说明企业偿付长期债务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出长期经营的能力。在查证时,常用的分析指标有负债比率、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比率、获取利息倍数等。 1.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也称资产负债率或举债经营比率,是指企业负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关系,即企业负债总数占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说明企业对所举的债务予以偿还的保证程度。负债比率高,说明债务比重高,企业用其资产偿还债务的保证程度低;负债比率低,说明债务比重低,企业用其资产偿还债务的保证程度高。其计算公式如下: 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不同的主体,对企业应保持多高的负债比率有不同的看法。企业一般期望负债比率高些,而债权人则希望负债比率低些。一般认为,负债比率为0.5,即当负债占总资产50%时比较适当。过高,说明负债过多,或所有者投入的资金较少,企业偿债能力较差;过低,则说明企业经营者不善举债经营,经济效益不会明显提高。 在查证时,查证人员通过对负债比率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全部的负债程度。如果负债比率过高,则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应特别予以注意。 2.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比率 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比率,是指固定资产净额与长期负债之间的比率关系;它说明企业潜在的举债能力,特别是需要用固定资产作抵押借人长期借款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 下: 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比率=固定资产净额/长期负债总额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比率以大于1较好,这说明企业有足够的固定资产作担保借人长期借款。这一比率越大,也说明企业未能充分利用银行借款,或企业获利能力较差,无力或难以取得银行借款。 查证人员分析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比率,可以从中看出企业目前和长远的经营能力,评价企业现在和今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获取利息倍数 获取利息倍数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获得的可供支付利息的利润与所支付的利息费用之间的比率关系,它反映企业用获得的利润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获取利息倍数=(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上式分子中的利润,可以用税前利润,也可以用税后利润。不过一旦确定,不能随便变动,以保持指标的可比性。一般来说,获取利息倍数越高,说明企业有足够的利润偿还债务,偿债能力也越强。但获取利息倍数过高,也可能表明企业借入的款项过少,企业不敢或无力借入银行借款,也不是一种好现象。获取利息倍数过低,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较差,或企业因借入过多的借款而债台高筑,偿债能力很差。 查证人员分析获取利息倍数,可以从中看出企业目前的获利能力及今后的偿债能力,以判断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困境。 上述几个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都有不足之处,即仅限于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关系,而未涉及与偿还债务、支付利息密切相关的获利能力。因此,查证过程中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同时,还应分析其获利能力。 三、获利能力的查证 企业的主要经营目的,就是有效地运用其经济资源,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获利能力良好,不仅能满足投资人的愿望,保障债权人的利益,还是扩大经营规模、吸引更多潜在投资者、筹集新的资金来源的前提条件。因此,查证人员要充分注意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审查,结合前述各项指标,对企业目前和今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对获利能力进行审查,通常有毛利率、销售利润率、每股净利等指标。 1.毛利率 毛利率是指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其中销售毛利等于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这一指标反映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元销售额可以带来多少利润。 其计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l00% 一般来说,毛利率越高,经济效益也越好。但不同的企业毛利率高低不同,一般商业企业资金周转较快,其毛利率要比工业企业低一些。不过,对某一特定企业来说,在无特殊情况下,毛利率一般是相对稳定的。 在分析毛利率时,查证人员可以利用这一指标评价产品售价、销售税金、销售成本等因素对利润的影响,也可用以估计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的合理性。.如果本期的毛利率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应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进一步查明原因。 2.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税后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关系,它说明企业每取得一元销售收入可获得多少净收益。其计算公式如下:销售利润率=税后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该公式的分子也可用税后利润加上利息支出计算,因为利息支出实际上也是企业新创价值的一部分,这样便于企业前后期及与同行业进行比较。在查证中,为了便于计算,用上式即可。 销售利润率通常与毛利率结合在一起使用,用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指标变动可能存在的问题。因为销售利润率说明总的获利情况,其中还有不少非销售因素;而毛利率只说明与销售有关的获利情况,两者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分析。 3.每股净利 每股净利是指股份制企业税后利润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之间的比率关系,它表明普通股的盈利水平。该指标排除了外来资金的因素,更能看出企业的获利能力,也更能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净利=税后利润÷普通股平均股数 上式分母中的普通股平均股数是指按一个会计期间内的普通股平均计算的股票数量。如果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有变化时,要进行加权平均。加权平均后的普通股股数,可以根据会计期间内的时间比例,将新增加的股数加以折算。 该指标也可用于非股份制,企业,使用时把普通股平均股数改成资本金总额即可,但名称应改为资本金利润率,即:资本金利润率=税后利润÷资本金总额 第2建议 您看下 中级财务管理 2009年的教材 2010年的 基本删除了 据说移到初级了

35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