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的小公猪
后来该女子向警方投案,说自己挪用了公司资金给男朋友周转使用,不久后该男子也投案自首。经过法院的审理宣判,该女子因挪用资金罪,被判刑3年5个月;而该男子因为犯了诈骗罪,被被判刑14年。
麦麦咔咔
南京女子被证券公司高管租客忽悠投资被骗了200多万,具体被骗的原因就是黄女士放出出租一套房子的消息以后,就有骗子找上门以租房的名义慢慢接近她,最后再利用高额收益率来诱惑受害人投资上当,从而达到骗子的目的。
一、南京女子被证券公司高管租客忽悠投资,被骗两百多万
南京的黄女士准备出租一套房子,当她在网上挂出租房信息以后,就有人主动联系她。那人自称谭某,是一家证券公司高管,因为工作原因,所以需要到南京找个住下来的房子,后来这个谭某在了解黄女士基本的家庭情况以及经济情况以后,就开始和黄女士拉近关系,唐某在和黄女士聊天过程中,总是有意的透露自己有一个百分百赚钱项目,后来以各种借口把账号密码给了黄女士帮忙打理,后来黄女士觉得真的能有钱赚,就直接自己开了一个账户投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黄女士被骗了200多万。
二、具体:骗子以租房为由接近黄女士,一步步引黄女士入圈套
其实像谭某这样的骗子,作案手段已经是很常见的了,骗子以租房为理由,接近黄女士,在了解黄女士的一些家庭情况以后,就开始盯上黄女士的钱。一步步引她入圈套,一开始为了让黄女士相信他所说的话每次都稳赚不赔,然后再让黄女士买,一切看起来很正常的样子,实际上黄女士自己开了账户,并把钱投进去以后,提现的金额很少,而且这背后提现金额的数额其实是人为操作的。骗子真正的目的是用高额收益率来诱惑受害人投资上当。等警方知道此事,便把电话打给黄女士家人,才知道原来真的被骗了。
春天里吃大米
南京女子本来是为出租房而在网上挂信息,可是没有想到租客没有招来,自己却被诈骗,诈骗的金额高达200多万。这是一起冒充租客的“投资”骗局,其实作案手段并不新颖,只是受骗人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和防范意识而导致骗子得手。
在本案中骗子首先以租房名义接近受害人。当受害人黄女士在网上挂出自己的出租房的信息,就有人主动联系她要租房子。骗子谭某告诉黄女士自己是某证券公司的高管,准备到南京工作,所以需要租房子。并且在交谈中了解到黄女士的家庭、房子情况,以及她的经济实力。于是谭某开始和黄女士套近乎,两人关系越来越熟络。接下来谭某告诉黄某自己有个投资项目,只赚不赔。但是由于自己的工作原因不方便操作,需要黄女士帮助操作。这就开始给黄女士下套,于是黄女士在谭某的指导下,用黄某的账号和密码登陆某网站炒期货,虽然每次投入多,但是有着高额的回报,黄女士跟着谭某操作几次没有看到破绽,于是开始动心了。
黄女士自己注册了网站,跟着谭某开始了期货投资。在仅仅一周的时间内,她的收益就实现了翻倍。当时想大额提出,但是谭某不让。于是黄女士就尝试提取了1000元,提现成功。黄女士认为没有问题,继续转入大量金额。直到她接到警方的反诈电话,才发现自己受骗了。
这种作案手段就是通过高额收益吸引受害人,诱惑受害人投资。黄女士就是看到谭某的高收益而动心,决定跟着谭某干。但是她不知道所谓期货平台可以伪装,并且可以后台控制。比如她提现1000元还需要谭某同意后才可以。这件事告诫广大网友高额回报多半是陷阱。
VIP111rena
随着网络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网络诈骗也在不断的增多。在我们的观念里,新接触网络的小白可能比较容易上当受骗。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从现有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从网络小白到大学生以及企业白领都有,归根结底是大家的防范意识不强造成的。会计小李被人拉入一个群里,一眼看上去群里的人都是公司的同事、领导。小李没有深究,只以为是公司新建的一个群。群里的成员经常讨论与公司有关的话题,让小李深信不疑。一次群里的领导以公司洽谈业务为由,要求小李紧急往指定的账号转账,会计小李因此被骗。防范此类骗局,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防骗意识,在转账前再三确认。
会计小李把账转出去几个小时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还是公司的领导在看到转账短信以后问小李才知道被骗了。由此可以看出,小李在转账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公司的审批程序转账。一般来说,按照公司财务制度转账,就能避免这类问题发生。
作为一名会计,小心谨慎应该是必备的技能。小李却在这件事情上大意了,由此还是说明自己的意识不够。在涉及到转账时,更应该小心,一定要确认无误后才能转。对于陌生账号,更应该打起精神仔细核查。
在这件事情上,只要有一个环节严谨一点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会计在接到转账通知后,跟公司领导确认;比如小李对大额的转账严格遵照财务制度,问题就可以避免。好在警方给力,把被骗的款项追回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bonbean棒冰
爱情容易让人目眩神迷,坚贞的爱情直叫人以身相护,但盲目的爱情却让人后悔终生。沉溺在爱河中的当事人,还是应保持几分警惕心。
上海一名女子挪用公司1000万元资金、给自己的情郎花销。结果,两人双双锒铛入狱,而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名情郎不仅有妻子孩子、还有多名婚外情人。
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接手了这起案件,公司1000万元被追回700多万,其中女子把名下房产变卖,退了500多万,而男子的家属退了200多万。经过法院审理宣判,女子因挪用资金罪,被判刑3年5个月;男子因犯诈骗罪,被判刑14年。
2018年7月14日,上海未婚女子王某至警方处投案自首,称自己挪用公司资金1000万元供男朋友陈某经营周转所用,现上述资金不能归还。不久后,其男朋友陈某至警方处投案。
原来,陈某和王某为网上结识的朋友,后发展为男女朋友关系。陈某向王某隐瞒了自己已婚的事实并捏造自己为所在公司的董事,成为男女朋友关系期间,陈某多次以自己名下的公司需垫资办理劳务派遣许可证的业务为由,向王某借款。王某在爱河中丧失了理智,王某作为公司女财务、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借予陈某。
检察官称:二人网上因游戏相识、互相吸引,但这名渣男其实有老婆有孩子、老婆还怀着二胎,陈某不仅虚构了婚姻状况、还虚构职业身份欺骗女方;而王某在爱河中被骗得魂不守舍。
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倪检察官介绍:“他们两个是通过微信来玩微信游戏的,然后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就像网友一样,互相吸引了,然后男方的头像比较帅,女方比较喜欢帅气的男子,所以两个人就互相勾搭上了。男子虚构自己是未婚,而且也是一个公司的董事,但是这些身份都是他虚构出来的。该男子实际身份是一个公司的普通职员,而且他家里还有个老婆,关键他老婆正怀着二胎。”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男方有多名女情人,他周旋在不同的女情人之间,来维持自己的高消费生活。
很快,他把王某转来的1000万悉数花在了各种偿还贷款、偿还其他女性的欠款以及各种挥霍上。为了让王某相信自己赚了钱,他还一度将其中的100多万转账到王某的账户上,以此证明自己有能力赚钱偿还,而假惺惺说其中的一部分是利息,这让王某更加深信不疑。
倪察官介绍说:因为根据我们在案件过程当中了解的情况,这名男子不只骗了王某一个女性,他有许多其他的女朋友,他的生活模式就是从不同的女子那里借钱,所谓用借钱为借口,来维持自己的高消费的生活。被害者的钱是谁的钱?这个钱也不是她自己的钱,这个钱是她所在公司的钱,她是这个公司的财务,她挪用了公司1000万的资金,构成了挪用资金罪。这1000万,被这名男子用来归还之前借的其他女朋友的一些欠款。“
但纸总归包不住火,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王某发现陈某迟迟不归还巨款、多次催讨也没有结果,且自己违规转账的行为被公司负责人发现,于是不得不投案,自此案发。
经法院审判:王某因挪用资金罪被判处3年5个月有期徒刑,而陈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检察官提醒,恋爱中的男女不要被爱情冲昏头脑,应当时刻警惕巨额金钱的交易往来。
检察官介绍说:“王某构成了挪用资金罪,被宣判了3年5个月,陈某构成诈骗罪被宣判了14年。我们一直说爱情是盲目的,但是其实遇到感情的时候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对方跟你谈到钱的时候就应当警惕了,感情归感情,谈钱就伤感情了。所以对于有正常常识的男女,在感情当中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让犯罪分子无机可乘。”
而在检察机关的努力下,被王某挪用的1000万元人民币中追回了约700万元。
那么,这追回的700多万是怎么回事呢?
其中,女财务王某退了500多万、她把名下房产变卖了,而陈某家属退了200多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退赔可以获得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对于王某来说:她自首加退赔大部分赃款,因此对其适用了减轻处罚情节。而陈某却屡屡翻供,认罪态度几度反复,最终被依法重判。
记者了解到:类似财产型犯罪,退赔赃款后,被害人损失得到弥补,社会关系得以修复,一般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检察官多次约谈两名嫌疑人和家属,要求并促成被告人积极退赔,尽量弥补被害公司损失。
始于颜值、忠于人品,王某却把自己“出卖”给了所谓爱情。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