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吃的兔兔
产生递延所得税的原因是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与现行税法的规定不一致而造成的计税基础不一,从而产生临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根据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这些说起来比较复杂,举几个简单的例子:1、某些企业采用加速折旧,而税法不允许该企业加速折旧,则多提的折旧使资产的计税基础产生差异,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2、税法规定某些无形资产开发可以在开发支出当期加计扣除,而会计准则是按一定年限摊销,从而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负债;3、某些情况企业需要计提预计负债(如预提售后服务费用),而税法规定在费用实际发生的时候才能税前扣除,从而产生计税差异,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
我们的季节e
首先,递延所得税是一个纯会计记录问题,不涉及税务局,所以报给税务局报表没影响。
其次,亏损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是需要条件的,简单说就是未来12月内要盈利,如果不能确定,就不确认。具体数额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负数)来确认的。
最后,递延所得税资产通常每年年末确认一次就可以了,所以现在不着急。
如果公司目前亏损,且预计未来继续亏损,那么未来不能用作抵税,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只做当期所得税纳税调增。如果预计公司未来盈利,那么就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做当期所得税纳税调增。
所以不管预计未来是否盈利,对当期所得税时一定要做纳税调增的,但该预期假设会影响递延所得税是否确认。
扩展资料: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资本公积,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
triangelrain
企业发生亏损应怎样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采 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该方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 列示的资产、 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 基础, 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即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 暂时性差异, 并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此基础上确定 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 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5 年。对于 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虽不是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 但本质上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 有同样的作用, 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可视同可抵 扣暂时性差异, 在企业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该可抵扣 亏损时,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大大的好友
1、弥补亏损计提递延所得税,按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部分计提亏损。可抵扣亏损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准予用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弥补的亏损,所以是按税法规定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部分计提亏损。2、与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确认条件与其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同,即在能够利用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的期间内,企业是否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该部分暂时性差异。因此,如企业最近期间发生亏损,仅在有足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供利用的情况下或取得其他确凿的证据表明其于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下,才能够确认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计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部分可抵扣亏损或税款抵减时,应考虑以下相关因素的影响:(1)在可抵扣亏损到期前,企业是否会因以前期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而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2)在可抵扣亏损到期前,企业是否可能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3)抵扣亏损是否产生于一些在未来期间不可能重复发生的特殊原因;(4)是否存在其他的证据表明在可抵扣亏损到期前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在确认与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在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到期前,企业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估计基础。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