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4

毓毓baby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外企会计总账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龙真妈妈

已采纳

外企总账会计面试问题

导语:现代企业越来越讲求团队精神,如果一个人真的放弃了诚实,就等于放弃了和大家真诚交往的机会,这样的人是企业不愿意要的。以下我为大家介绍外企总账会计面试问题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Could you please describe yourself?(能否请你形容一下自己?)

这个问题,一来是想要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二来是想看看你是否知道如何重点式地自我简介。 在回答时,要针对应征工作的性质来凸显自己的特色,可以多用形容词,并且引用过去的工作经验,但是不必提及公司组织的名称,再者,你还可以谈谈未来的生涯规画;但如果你是个社会新鲜人,就可以谈谈在校时的丰功伟业。 比方说,今天你打算去应征行销的职务,你就可以说︰ I am creative andmotivated. I worked on several major marketing projects with positiveresults. I am now looking for a challenging marketing position in anestablished company. (我有创意、又积极。曾负责数项大型的行销项目,皆有成效。我现在希望在一家深具规模的公司内,担任有挑战性的行销职务。)

Why do you think we should employ you?(你认为我们为何要雇用你?)

雇主问此问题,希望你试图证明自己是最佳人选,并且测试你是否熟悉应征职务的工作内容。 回答时,要迎合该公司对该职务的期望,不过切记别给人狂妄自大的印象。假设你今天要应征机械工程的工作,你就可以说︰ I am suitable for the position,not only because I have a masters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utalso because I have worked in this field for more than five years. I believe that my experience can be put to use in further developing your business. (我很适合该职位,不只因为我有机械工程学的硕士学位,更因为我在该产业已经有五年多的工作经验,我相信,我的经验可以派上用场,进一步推动贵公司的事业。)

What classes did you like best back in school?(在学校你最喜欢哪门课?)

此时,雇主想了解你的学习能力,以及你有兴趣的专业课程是否跟工作扯得上边;此外,个人在求学过程的好恶,会反应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 回答时,一定要表示自己以好学著称,喜欢学习新知,尤其是与应征工作有关的课程。假如你今天要应征会计的工作,你就可以回答 Statistics, accounting and calculus were my favorite subjects because I am good at crunching numbers. (统计、会计与微积分是我最喜爱的科目,因为我对于计算复杂的数字很在行。)

What do you think are your greates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你自认自己最大的优劣势分别为何?)

雇主问这样的问题,旨在探知你是否有足够的自我认知,以及你是否是该职务的不二人选。 在回答时,分寸的拿捏很重要,因为谈及优势时,不希望自己听起来骄傲;相反地,把自己的缺点一一点出,又显得自己无能。 我建议各位,不要否认自己有缺点,你可以提出一两个与工作无关的缺点,再加上与职务息息相关的优势。 比方说你可以回答︰My greatest weakness is that I value leisure time spent with my family and therefore I treasure my weekends and free time in the evenings. My greatest strength is my commitment to work. I strive for excellence and always try to do my best. (我最大的缺点是我珍惜与家人相处的闲暇时间,所以我很重视周末与晚间休息的时间。我最大的优点是我对工作的执着,我追求卓越,总是努力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What do you think are your strongest skills?(你认为你最强的技能是什么?)

雇主如此一问,一想了解你的专业技能是否符合职务的需求,二是希望更进一步地知道,你是否能够评析自己的能力。当回答这个问题时,一定要针对应征工作的特点以及需要作答,这样公司才会认为你对他们是有裨益的。 假设你今天要应征客服人员的工作,你就可以回答 My strongest skills are handling complaints with great patience. I think solving customer complaints is a wonderful way to win customer loyalty, and I am happy to deal with any problems people may have. (我最强的专长技能就是耐心地处理抱怨,我认为抱怨是赢得顾客忠诚度的好方法,我也很乐意解决人们遇到的问题。)

Why do you want to work for us?(你为什么想要替我们工作?)

主管问你这个问题有两个目的:

第一,他们想要知道你对公司了解的程度;

第二,他们想知道你是否是真心诚意地希望替该公司服务。如果一位潜在员工能够表现十足的向心力,愿意贡献,得到录用的机率相对就会提高。 在到任何公司面试之前,一定要事前作好功课,对应征的公司、与工作内容要非常清楚。提醒各位一点,如果你之所以想要某个职位,是因为薪水非常高,千万别在回答时提到这一点,免得雇主会认为你眼中只有钱。

你可以这么回答: Your company is a renowned leader in the industry and has high growth potential. 贵公司是业界知名龙头之一,成长潜力十足。 I wish to work for an established company where my talents and expertise can be fully put to use. 我希望在一家深具规模的公司里工作,这样我的才能与专长便能完全派上用场。 It seems clear to me that your company can challenge my abilities and provide a good opportunity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我深知,贵公司能够激发我的才能,并且提供我专业成长的好机会。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our company?(你对本公司了解多少?)

其实,这个问题跟问题六有点像,旨在测试你对公司的了解程度,看看你在面试前的功课是否有做足,如果你在两手空空、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去面试,对该公司与职务一无所知,当然被录取的机率就会相对变低。 在去面试前,有一些功课一定要准备充分:第一,产业趋势与该公司在产业中的定位,与该公司的基本背景与发展;第二,应征职务的内容,以及该公司未来成长的方向。 如果你想应征计算机零件物流方面的工作,你可以回答: Ive read the annual reports of your company of the past three years, and I have come to realize that your company enjoys leadership in domestic distribution of computer parts. 我阅读了贵公司过去三年的年报,我知道贵公司是国内计算机零件的物流龙头。 I believe that my management experience will be an asset to your company. 我相信,我的管理经验对贵公司会是项资产。

【拓展阅读】

面试中常见的问题

从 面试 中,也能看出跨国公司招人选才的价值标准。

在中国人民大学,有一个模拟人才 招聘会 ,贝尔试验室、宝洁(中国)有限公司、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跨国公司现场招考。

考官出了一道考题:你坐在船上,背着一个包袱,这个包袱里装着权力、健康、金钱和诚实,这时突然刮起了大风,为了保证你的安全,你必须扔掉其中之一,面对这种情况,你会选择先扔掉哪一个呢?

同学甲:扔掉权力和金钱,也舍弃健康,最终保留了诚实。他说,要用自己的诚实为社会作贡献,如果能够这样,即使付出健康也是值得的;

同学乙:选择扔掉金钱,她希望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同学丙:选择扔掉诚实。他认为一个职员最主要的是为公司办成某件事,成者为王嘛!在拥有权力和金钱之后,诚实就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了,扔掉它其实是一种现代反叛精神。

“现代企业越来越讲求团队精神,如果一个人真的放弃了诚实,就等于放弃了和大家真诚交往的机会,这样的人是企业不愿意要的。”回答问题的通用公司人力资源主管表达了跨国公司选才的一个共同标准:企业招聘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看重学生的价值取向。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沈向洋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有时一天要 面试 10多个人,对每一位求职者的面试都极其严格,不少落选的人并不是不优秀,而是某一方面不符合微软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标准要求。”

沈向洋举了不久前一个面试的例子。A是一位国内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在学校成绩优秀,一篇研究项目的论文曾获得过大奖。沈向洋十分兴奋地和他谈了很长时间,最终这位佼佼者却落选了。问及原因,沈向洋说A对几个问题的回答令他不满意。

——问A当初怎样选择了那项研究项目,A回答说:是导师帮助选择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研究,换个项目也行吧!沈说,搞研究既要有创造力,更要有兴趣和热情,才能苦中作乐,我从他的回答中感觉不出他对事业的兴奋点。

——问A怎样比较微软公司和过去实习过的某公司,A大加推崇微软,把过去那家公司贬得一无是处。沈说,他可以这样贬低某公司,将来也可以这样贬低微软,从对公司的态度上,我看不出他的客观和忠诚。

——问A怎样评价与导师的关系,A说了导师许多不好的`话,列举了导师怎样将名字署在他前面等“卑劣”之事。沈说,微软文化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宽容与合作精神,我并没有看出他比别人更胜一筹。

像沈向洋一样,国际纸业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洪缨接受采访时,对于“优秀人才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跨国公司吗”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也是“否”——最优秀,最适合,两者缺一不可。洪缨告诉记者,优秀人才可以从专业、工作背景、学历等方面比较容易地做出判断,但我们更关心的是,他是否属于适合的人才。何谓适合?说白了就是能不能适应国际纸业公司环境,发挥个人才干。洪缨在面试时经常会问应聘者有什么个人发展计划,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环境。 比如有人喜欢大型企业,而国际纸业公司人员精简,规模不大,那些喜欢集团军作战、喜欢统帅很多人的人才,虽然能把工作做好,但几年以后可能会不安心甚至跳槽;比如有人希望工作环境宽松,压力不大。但国际纸业公司随着内地市场兴起,工作量会越来越大,所以必须是抗压能力强的人才能适应公司的环境;比如有人一开口就要高薪。但国际纸业进入中国不久,规模不太大,在薪资、福利方面可能不如一些高新企业,他更注重的是给员工一种稳定感、职业的安全感,所以招聘时,公司会注重不是为钱而工作的人。

洪缨说他刚刚拒绝了一名信心十足的面试者:“海归派”,头脑聪明,外语流利,经验丰富,还有名牌大学MBA证书。

这位面试者希望在北京、上海等地主管事务,少到外地出差;要求薪水不低于和他一起回国的某网络公司主管,等等。洪缨笑着说:我向他说明了为什么不适合本公司的理由,他也理解了,后来我还为他加盟另一家更适合他的公司出了主意。

西门子招聘,没有笔试,也没有心理测验,只有面试。但面试者全都经过严格 培训 ,对每个职位需要什么能力、素质非常清楚。西门子有一个全球性的人力资源题库,一个小时的面试,前5分钟测什么,后10分钟测什么非常严格,最后都有结论。

西门子招聘大学生主要从三个角度考察:知识、经验和能力。知识主要看三个方面:技术知识、业务知识和市场知识;经验看四个方面:项目管理经验、领导经验、专业经验和跨文化经验;还有对17种能力的考察。

惠普人力资源运营总监葛永基说:学历可能很重要,你有一个较高的学历,能加入到公司,但是进来以后,更看重的是你的表现。再高的学历如果表现不出来,也不会有合适的位置。

专业只是相对概念

对于专业和外语水平,许多跨国公司也是把它们放在一个综合评价的框架里,而不是简单地惟专业、外语是用。

在日前一次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见面会上,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工作人员就发现:求职者都是金融或经济专业毕业的人,一位来应聘的管理学研究生小心翼翼地问:是不是你们要招的都是经济专家呢?

“哪有那么多经济专家,这是很大的误解。”高级人力资源经理王慰对记者郭永刚说,所谓“专业”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到世界银行工作,当然要有金融或经济学知识,但如果你应聘的部门主要负责的是农业贷款项目,你首先要具备的是农业专业背景。不管你有什么样的专业背景,应聘者最关键的是要有生存学习的能力。王慰说,你可以没有出过国,但如果学习能力强,并且有很好的判断力,世界银行也非常需要。

“NEC是家外资公司,想进来工作的人必须会讲外语,如 英语 或日语。但这只是来NEC工作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录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NEC(日电)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室新熊基宏部长说,NEC认为,外语水平不能通过口语水平高低或通过几级 考试 来判断,而应该通过与伙伴交流的内容来检测。一个人的外语水平再高,如果说的话没有什么内容,NEC也不会录用。换句话说,在NEC工作,日语或 英语 只要能进行基本交流就可以了,但他一定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与同伴很好地交流与合作。

四项特质是关键

中国青年报11月份做的《人力资源:青年职业前景与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查显示:团队精神、忠诚度、创新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是跨国公司在选才时最看重的四项特质。

在与近30家跨国公司人力资源主管进行的访谈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不是“个性”,而是“团队”以及你的工作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主管们几乎一致地认为,技术等有形的东西可以 培训 ,但像团队精神之类的个性素质是难以 培训 出来的,只能在最初录用时注意把关。

有60%被调查公司非常重视应聘者对公司的忠诚度,几乎每家接受采访的跨国公司都提到了这样的经历:精心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被竞争对手挖走了,因此造成了他们公司很大的损失,所以跨国公司把有没有“忠诚度”作为选材的一个衡量标准。

贝塔斯曼公司的人事总监提到,由于公司进入中国时间不长,很多的工作具有开创性,因此在招人时“看中有开放、创新精神的人”。

几乎所有被调查的跨国公司都表示重视“沟通表达能力”。三井物产(中国)有限公司的业务副总经理说,沟通表达能力是“输出”的技巧,他认为面对激烈的竞争,年轻人除了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敏捷的思维外,还应掌握现代的表达方式,能用最恰当的方式把自己的思维结果准确、高效地表达出来。

惠普中国有限公司考查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容人,有没有沟通能力。

每年公司都要拿出一定时间专门对新老员工进行“团队精神集训”,就连足球对抗赛也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竞技,而是精心组织设计的课程。人力资源运营总监葛永基打比方说,球队找最好的球员固然重要,但当两支球队水平相当的时候,哪支球队有必胜的决心、能够互相配合好,哪支球队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尽管不少大学生被跨国公司“千奇百怪”的招聘方式“折磨”得晕头转向,但也在应聘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开阔了视野,他们越来越感到:向跨国公司成功地推销自己,不仅仅是好的 简历 、学历、口才那么简单,里面更蕴含着很深的文化价值理念的认同与碰撞。

外企会计总账

316 评论(13)

柔和的风0751

这个你要详细点吧,一线城市的外企还是二三线,还有会计是总账会计还是助理。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238 评论(12)

蓝色琴弦

会计工资由于地区不同,而各不相同。 一般普通会计的工资水平都不会太高,平均工作需要根据所在城市来定,一般一线城市在6000元左右,二三线城市在4000元左右,四五线城市在3000元左右。 出纳2500-3500元,也有一些单位比较高,但这部分基本不对外招聘。 会计3500-5000元。

会计:

会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kuài jì。会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会计工作,二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会计工作是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各种税收法规为法律依据来核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人员是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

124 评论(9)

馒头的馒头

外企有哪些财务岗位

外企有哪些财务岗位你知道吗?你对外企有哪些财务岗位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外企有哪些财务岗位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欧美跨国公司财务职能的差异

外企有很多种,欧洲公司、北美公司、日韩公司等,它们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都不同,所以对财务部门的职能分工也不同。越大的集团(例如排名在世界100强内)越有其独特的组织架构和岗位头衔,在其他企业不能通用。比较纯粹和狭义的“外企”可称为跨国公司,英文简称MNC(Multinational Company),这个词在外企的英文招聘启事里常见,比如要求求职者有MNC的工作经验。广义的外企还包括:该公司只是股本中有外资注入,或者外方公司拥有控股权,不代表外方参与运营管理决策,这类外企如果外方聘用的是中方本土管理团队,并授权由该团队自行制定组织结构,那要看该管理团队是不是按MNC的运营体系来设计组织架构,以及CFO构建财务职能的思路,所以本文所述的财务岗位不能涵盖广义外企,加上我对日韩企业的财务组织分工了解不深,因此只就狭义的外企(即MNC)中的欧美公司的财务职位做科普性的介绍。相比广义的外企,这些MNC的外方为加强控制和运营中的专业对口监督与指导,通常主导构建子公司的职能分工体系,所以财务部门职能分工是具有共性的,会体现与母公司类似的组织架构。

在MNC里,欧洲公司与美国公司的财务职能线和英文头衔有少许差异。

1. 欧洲公司(代表国家是德、法、瑞士)的财务职能

欧洲MNC的下属子公司里,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通常分两条线:会计核算(Accounting)与财务控制(Controlling)。可以大致理解为,前者是财务会计,负责日常会计交易处理、结账、出具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税务申报和缴纳、出纳、资金结算与银行关系;后者是管理会计,负责预算、预测、财务分析、决策支持。如果应聘欧洲MNC子公司的岗位,从岗位头衔上大概就能看出属于哪个组,带Accounting字眼的属会计组,带Controlling字眼的属控制组,两者都有初级、高级、主管、经理等不同级别。

会计核算与财务控制的人数比例平均是6:4,但有的行业后者人数会多于前者,比如某快速消费品MNC在中国区所有子公司的财务人员中,Accounting与Controlling的人数比例是1:2,而在国内,很多中资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占80%以上。此外,中资企业在财务岗位分工上通常不强调职能定位,而是从报表出发,按科目或者是会计要素分工设岗,比如成本会计既要做成本核算,又要做成本分析。资产会计既要做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维护资产台账和盘点,又要做资本性支出的分析。从这类中资企业转到外企工作,首先要转换的思维就是按职能定位分工:做账的不管分析,分析的不管做账。

2.美国公司的财务职能

美国MNC里财务岗的分工中没有财务控制的头衔,而是称作FP&A(Financial Planning Analyst,财务计划与分析)。两者的职责类似,也是管分析不管做账。但美国MNC里的FP&A更注重计划,即各种短期预测,教材上叫滚动预测,有的美资企业也叫业绩展望(Outlook),这些短期预测频率至少是月度,有的还是周度。而且不仅是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预测功能也很强,而且做得很细。这也反映出美国公司的管理会计水平是前沿的。

与欧洲公司不同的是,有的美国公司喜欢把会计核算这条线称为Controller,也就是说美国企业把会计职能不仅定位为经济活动的记录者,也定位为内部控制的执行者,所以美资MNC的首席财务官,即CFO下面一般会设一个Corporate Controller,职责是管会计与报告,还负责制定全球统一的会计政策、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上市公司的萨班斯法案及各种合规性(Compliance)要求。

二、外企中常见的财务岗位

1.会计核算类岗位

不论欧洲还是美国的MNC,会计核算这条线的内部分工比较类似,都要满足内部控制基本的不相容职责分离的要求,在头衔称谓和职责描述上与国内很多企业不同。由于MNC通常信息化程度较高,ERP系统是业务与财务模块高度集成的,所以会计组的分工也常常是基于业务循环,而不是基于科目或会计要素。在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内企业的财务部门,常有往来账会计(或往来科)、结算会计(结算科)、费用会计的岗位,如果你属于这类职位,那么制作英文简历时一定不能直接翻译。例如,你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做公司费用报销业务的制单与记账,应聘外企的英文简历要是直译成Expense Accounting,简历会直接被过滤掉,因为匹配不到对应的岗位职责。MNC会把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分开设岗,前者简称AR(Accounts Receivable),后者简称AP(Accounts Payable),一切与采购到付款这个业务循环相关的业务都归AP组来核算,所以费用会计就是外企AP会计的其中一种。

在会计核算这条线中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的MNC越来越多,很多国内大型企业也开始采用。这类公司的特点是ERP系统运转成熟、高度信息化、流程标准化,所有的运营业务几乎都能在线上完成,因此,会计核算业务也被分成几大组:

(1)从销售订单到收款(Order to Cash, O2C),主要职责包括客户档案维护、信用审核、订单处理、发货开票、收入确认、应收账款的核销、对账、货款催收,岗位描述中常见的字眼是Credit control,Order booking,Billing,Invoicing,AR collection,Revenue recognition等。

(2)从采购到付款(Procure to Pay,P2P),主要职责包括供应商档案维护、采购发票与收货核对、应付账款挂账、对账、核销、付款、出纳、费用会计、银行调节表,岗位描述中常见的字眼是Invoice matching,Payment,AP,T&E(Travel & Entertainment),Bank reconciliation等。

(3)从总账到报告(Account to Report,或Ledger to Report,A2R),主要职责包括总账模块的过账、转账凭证录入、月末摊销预提、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核算、存货核算、内部往来核算与对账、工资与福利核算、运行报表、合并报表、汇兑损益处理、开放与关闭会计期间等等,岗位描述中常见字眼是GL(General Ledger),Closing,FA(Fixed Asset),Inventory,IC(Intercompany),Payroll,Reporting,Consolidation等。

(4)从生产到存货(Production to Inventory),仅适用于制造业工厂,相当于国内企业的成本会计,但这里说的存货仅指生产性存货核算,包括原材料、在制品的流转和加工过程。如果没有制造环节,只是商品出入库的这类贸易型的存货核算归在总账到报告组。

FSSC的岗位职责已经不是传统的会计核算了,如果应聘外企的会计类基层岗位,一定要从招聘启事和面试中搞清楚应聘岗位是不是属于FSSC。FSSC与传统会计岗职责的区别是FSSC在产出会计凭证的过程中不强调个人运用会计准则对交易做出专业判断,而强调ERP系统、整个流程的效率以及控制的有效性,因此FSSC里会计岗的职业晋升不考察对会计准则掌握得多么精深,而是关注对整个业务循环的会计流程的改进优化。

2.公司职能型财务岗(Corporate Function)

这类职位在MNC的中国运营分子公司中不多,主要集中在大型MNC的中国区或亚太区总部。一些美国公司习惯把这类财务岗统称为Infrastructure,内涵大概是跟一线业务运营不直接相关的辅助部门,其职能主要包括司库(Treasury)、税务筹划与咨询、内部审计(IA),FSSC也属于这类职能,更大型的MNC还会设置一些特殊的财务辅助部门负责内部控制与会计政策修订及培训。虽然在MNC的运营子公司中,财务也要做税务和资金管理的工作,但工作更偏重交易层面。例如,子公司的税务职责主要是报税和缴纳、发票和档案管理,但总部的税务部门要负责所辖区域整体税务成本的节省和风险合规的`咨询;子公司的司库职能包括日常资金结算以及流动资金的筹措,而总部的司库职能包括集团内资金调配和现金池操作、外汇风险管理以及理财工具的运用,更符合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的范畴。

公司职能型财务岗位多是区域级别,有的甚至是全球级别,所以在外企的招聘启事里常常有Regional Role(区域角色)或者是Global Role(全球角色)这种关键词。这类定位为“总部辅助管理”的财务岗位最大的职业风险是就业面仅限于同类大公司,中小企业中这些工作技能都用不上。中资企业中的大公司虽然也会有这些科室和岗位,但在总部与子公司的分工、总部对子公司的管控程度和对口指导监督等方面没有MNC界定得清晰。

3.Controller

Controller大概是最让人困惑的外企财务管理岗位了,因为至今都没有令人信服的中文译法。在招聘网站上搜索Controller,最常见的职位是Financial Controller,业内统称FC。FC不等同于国内集团企业的财务总监,但相当于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这些子公司只被集团授权做运营活动,没有投融资活动,所以很多在外企工作的财会人都把成为FC作为自己的目标。

那么FC作为一个职位头衔到底该怎么译?我认为,最好是撇开头衔看职责。很多MNC运营子公司的FC大多主管所在子公司的财务部所有日常工作,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执行层面的税务和流动资金管理,这种FC也具备子公司的财务最高负责人的意义,只是这个子公司只被集团授权做运营活动,没有投融资活动,有的外企在华机构,FC被授权的职责更少,例如只负责财务会计和本地税务申报,不负责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有人认为这些工作属于财务经理的职责,但从级别上来看,MNC的FC要比财务经理级别高,FC会管辖不同的经理。以德国公司为例,会计经理(或主管)和财务控制经理(或主管)都向FC汇报,所以FC更适合称为高级经理。如果一定要给FC一个中文称谓,比照国企和国内大型集团企业来看,我认为FC相当于国内企业的财务部长或财务主任,也就是财务总监或CFO下面主持日常财务工作的二把手。如果你目前在国内公司是向财务总监或CFO汇报、主管公司所有财务日常工作的财务部长或财务主任,在编制英文简历时可以称自己为FC。

MNC的FC与国内企业财务部长的一大区别是FC履行了更多管理会计的职责。外企的财务部一般没有岗位或科组叫管理会计,但是管理会计功能又很强大,就是因为它们在全球各级分子公司有着庞大的Controller团队。FC的意义就是保证其所在子公司的会计与报告流程的效率和质量、业务决策支持的受重视与权威程度、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计划与预测功能的准确性和前瞻性。

从什么职位容易升到FC?不好一概而论。有的MNC对FC强调业务支持和计划管理,那么做财务控制或FP&A的就容易升到FC;有的外企对FC的要求是负责财务报告和控制,财务部门日常全盘工作,管理与税务、银行、工商财政等政府部门的关系,那么只做过财务分析的人就不占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四大”审计部门出身的经理和高级经理更容易跳槽到MNC去做FC。

4.高级管理岗

MNC里高级管理岗最典型的头衔是FD(Finance Director)。如果一个公司里既有FC又有FD,称谁是财务总监?根据我的经验,有的公司有FC就没有FD,或者有的公司有FD没有FC,这种情况属于FC和FD的职责类似,只是称谓不同;有的公司里既有FC也有FD,一般出现在在中国有多家运营子公司、也设有中国区或亚太区总部的MNC里,通常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称FC,中国区或亚太区的财务负责人称FD,即子公司FC向区域级FD汇报,公司内的职级上FD高于FC。不同专业线也有自己的FD,比如FSSC的FD、税务部门的FD等。因此,FC倾向体现职责和角色,FD倾向体现内部的岗位级别,两者都不是财务总监。

另一个高级管理岗的常见头衔是CFO。MNC里也有CFO,但更像是内部的岗位级别,不需要象其母公司的集团CFO那样负责投资者关系。例如中国区的CFO或者某个业务单元(BU)的CFO,职责都是以支持区域战略决策和运营控制为主。所以,如果不打算搬到海外生活,那区域级或BU级的CFO就算是外企财会人的终极目标了。

34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