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4

烽火馋眠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制度和会计规范的区别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的歌声里AA

已采纳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区别有:规范的目标不同、适用的范围不同、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规范形式不同、在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层次不同等等。拓展资料适用的范围不同《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大中型企业或不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由于可操作性程度不同,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制度对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规范的目标不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属性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企业会计制度》则侧重于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作可操作性规范,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只是有机地体现在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中,即《企业会计制度》重点规范会计的行为与结果。规范形式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形式、语言表述比较符合国际通用形式,并已构成国际通用会计惯例的一个组成部分。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更新和完善。2021年再次增加,截止目前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42项具体准则及14项解释。《企业会计制度》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科目、报表式的规范形式则符合我国广大会计人员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层次不同准则和制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规范,前者(尤其是会计基本准则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约后者。根据会计法律法规权威性和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层次关系作以下划分:会计法是第一层次,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第二层次,会计准则是第三层次,会计制度和财政部制定的补充规定或暂行规定是第四层次。

会计制度和会计规范的区别

200 评论(11)

烧饼小顺顺

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区别如下:

1、基本框架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是在基本准则的指导下,处理会计具体业务标准的规范。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三大类,一般业务准则是规范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要求,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所得税等。

而会计制度是对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会计问题做出的处理规范;如生物资产、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合并会计报表等。小企业会计准主要规范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

应用指南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具体准则进行强化,解决实务操作,包括具体准则解释部分、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部分。

2、颁布背景不同

会计制度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其在制定方式上借鉴了《企业会计准则》,在核算方法上又兼具小企业自身的特色,

而企业会计准则在税收规范上,采取了和税法更为趋同的计量规则,大大简化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在利税影响因素方面,相对于《小企业会计准则》也有了具体的改进。

3、特点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计量方面,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在财务报告方面,不要求提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满足税收征管信息需求与有助于银行提供信贷相结合:以税务部门和银行作为小企业外部财务报告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基于这两者的信息需求确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减少了职业判断的内容,消除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大部分差异。

会计制度合理分工与有序衔接相结合:对于小企业非经常性发生的、甚至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一旦发生,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规定了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满足的条件和基本衔接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制度

百度百科-会计准则

280 评论(12)

粉红蚕宝宝

1.会计法规:是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的经济法规,是会计工作的根本法,即会计的"母法",其他形式的会计规范均应以《会计法规》为基础,并同其相适应.;2.会计准则是:为实现会计目标,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范和准绳.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有关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定.3.会计制度是用来衡量和指导某一特定行业会计核算的具体标准和规范.主要规定各行业应用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1)三者处于不同层次,会计法规地位最高,对其他法规,制度起统帅作用;(2)会计法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依据,会计制度又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和规定.(3)三者发挥作用的范围不同.;

279 评论(14)

山寨天后

(1)规范的目标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而会计制度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告的问题。确认和计量是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记录和报告就不可能。(2)适用的范围不同会计准则适用于股份公司(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而会计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我国已经发布的会计准则中,要求所有企业执行的也是少数。(3)规范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强弱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定性”的规定,至于记录到哪个科目,则由会计人员自己去判断。而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则具体得多。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强。同时,从准则和制度规定的内容来看,准则是对某一类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加以规定,而制度是对某一类企业或全部企业的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具体规定。(4)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由于可操作性程度不同,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制度对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5)在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层次不同准则和制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规范,前者制约后者。根据会计法律法规权威性和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层次关系作以下划分:会计法是第一层次,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第二层次,会计准则是第三层次,会计制度和财政部制定的补充规定或暂行规定是第四层次。 笑望采纳,谢谢!

26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