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7

屈小兔.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应交税费初级会计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横竖都是213

已采纳

后续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是要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中的,如果存在被替换部分的话,需要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应交税费初级会计师

99 评论(10)

萨瓦底卡Fs

这里也有点特殊,就是前面所说的4个科目外。其他科目填列的方式都根据类型的,比如某一类的相似的科目就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大家拿到书,转让的投资收益有一种验算,就是最终处置也就是卖出去的价格减去买进来的成本的数字,财务报表肯定考的,重点是些对分录。财务报表也会考客观。注意按照什么数字,就是资产增加了,每章的黑体字都是从意义,叫做“记一半”,就是经常出现的一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比如资产,归纳,比如说资产,资产里面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只要你算出是个整数,没什么可以对比的,大体上按照资产的处理方式,注意一个产权来判断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要注意了。然后自用的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又都包括购买和自建/,书上会给一张表,那么初级会有难度,因为这些地方的会计证的账务处理知识太少,我看过这些地方的教材。辅助成本分配的问题。)学会计常说的是归纳对比记特殊,貌似2010年开始有不定项选择代替了计算,我不知道是不是,建议大家找找历年题。《初级会计实务》,没多少可讲的地方,注意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吧,这个就注意了。还要注意一种方法就是消耗定额,还要想着对方企业的账务处理,把表,表上每一步都有黑体字。注意,这里同投资性房地产一样的,都涉及到二级科目。在这里,你关键是看一级科目,不要去死记。比如说,初始入账成本100股的股票,成本为100,预付账款的填列,初级会计实务的主要内容是在企业中,一般会计业务中出现的,个人感觉《初级会计实务》比《中级会计实务》详细一些发点经验给你吧。首先说说初级吧,初级考《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科,并且必须一次通过,这个年年考,在产品与完工产品(尤其是约当产量的问题),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主要方法),然后副产品和联产品。成本的算法关键是分配率,分配率就是说几种产品耗用,约当产量的问题,账务处理程序,现在没有这些了,直接从资产,负债开始。资产负债表,其账务处理差不多的,还是按照成本来算应付职工薪酬。注意一个税。如果是固定资产,比如租用车或者房子给管理人员,比如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再然后就是负债了,负债的难点我个人觉得是应付职工薪酬,尤其是物品的发放是个难点的地方,这里注意如果是商品就要视同销售,注意视同销售按照销售价格来算,要注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言外之意,好理解,那么你发了。投资性房地产,这里我觉得考难题的可能性小,毕竟初级不是注册会计师那么强的综合性。在产品完工产品约当产量注意,会员收入的确认时间,不会涉及到债务重组。注意资本公积涉及到还挺多,你比如投资性房地产的某类经济业务,每一步计算包括什么,长期股权投资等中级的知识。 从整体上说。 我很久以前就把初级考下来了,那时候有计算大题,应交消费税。首先这本书分为两大块,前面是实务,后面是成本会计(以前还带基础,一般不会考,说主题,要计算出分配率就是关键问题,初级会计实务不难,如果你的会计证是湖南,没多少技术性的东西,没什么对比的。收入,差别在于核算内容的不同,你不仅要熟悉例如中本企业的账务处理。然后是固定资产。品种法。(说到这里我想起来,实务部分的编写。还有建造合同。注意销售收入确认的时间,一定要注意,比如广告收入。财务报表,注意,和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的,这里有些麻烦,什么要素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还一个问题是投资收益问题,注意转让的投资收益(不包括收到股利或者利息),注意书上原材料是一次投入,还是每一步开始一次投入,还是随着进度陆续投入,账务处理都是从初始计量----减值---处置这么写下来的,大家也可以这么去归纳)对比就是说,初级会计实务的方法,如果考这个,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资产增加记借方,与资本公积有联系,注意核算范围,贷,到底是考资产负债表,其他应收款,其他都是管理费用了,都是可以对比的,是比较重要的。成本费用。这里你记的时候也有一个方法,到了月底100股涨到了110.这就是说,这里不难,不复杂,注意借贷会就一般会,成本要计算的有。辅助成本分配问题,这里我说几点。这里要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特殊,你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北京这些地方考的,那么初级对你来说重点就是经济法基础。如果你的会计证是河北,按照顺序最后算到净利润:公允价值变动。上面的这个例子,就是对分录的一种记忆,还是考利润表,还是考现金流量表,你比如货币资金要根据银行存款,三个月内到期的,现金等合计填列。当然不只这一个。主要注意应收账款,这样能加深你的印象,综合题,成本,利润等问题。其中资产涉及到应收应付,交易性金融资产,(好像2010年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自创,后续计量都包括折旧或者摊销,都包括处置。看书的时候在一起注意联系区别。关于后面的成本,不包括什么。利润,记住分布式利润表,最重要的是简化的分批法,就是完工了才归集。分步法注意还原。这里说说成本看表的问题吧。一定要注意,一张表,竖着看是加法减法的问题,一定要按照 月初+本月=在产+完工。斜着看,就是算分配率的问题,是除法。经济法基础:2010年与2009年比,改了一章。准确的说经济法基础是包括了税,这里没啥说的。学税,一定要注意,计税基础,初级的经济法基础的税,大题出起来肯定不复杂。与注册会计师的税法比,判断的东西部多。学税好归纳的地方是,税是按照定义,征收对象,纳税范围,纳税义务人,计税基础,纳税时间,纳税地点,税收优惠,这么一个顺序这么列下来的。所以你有空的话,自己罗列一下。,河南,广西等地考的,要等于处置时投资收益的数字(如果投资收益分两步做,就注意投资收益加起来),不要去管中间的数字是如何变动的,因为中间的数字只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把分录全部写出来,然后成本费用类科目归集。分批法注意表,就一章涉及到账务处理。好了。然后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吧,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核算范围可能是选择题考到的,记少不记多,这里最好放一起学,因为都涉及到初始计量,记住黑体字,注意代销,在做代销的时候,注意是买断的还是代理的,这里两种情况。不会涉及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尤其是会计账务处理没学过的,广东,上海,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到底是根据科目合计呢,还是要减。还不知道“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区别,不要去死记公式,注意折旧。然后应交税费绕口,你要逻辑判断是什么要素增加。除开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投资性房地产,你注意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运用要求,还一个转换问题,书上很详细的,就会遇到“公允价值变动的问题”,记住财务费用的核算内容吧。其他的销售费用是与销售有关的,还是根据明细记,就是说当你知道记什么科目,而分不清记借方还是贷方的时候。你在学负债的时候,你要去联想资产是怎么处理的。一笔经济业务,注意是顺序分配还是交互分配,江苏,陕西,注意是连续生产还是收回后直接对外出售。哪些是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哪些是算入管理费用,这里一定要注意,也是选择爱考的。接下来是所有者权益,这里内容也少,基础所指的是比如凭证,账簿,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资产和负债可以对比,还是计算分析填列。建议大家仔细看看,就对了

279 评论(15)

哆啦爱梅

借:生产成本 65400 管理费用 21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87200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87200 贷:存货——食用油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7200

320 评论(8)

人訫可畏

用于职工福利的外购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购进食用油时借:库存商品 80000 贷:银行存款(现金)80000进成本费用借:生产成本 60000 管理费用 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80000发放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8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

195 评论(14)

mon也是部长

如果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借:原材料——甲材料 50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58900原材料入库会计分录1、货款已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2、如果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3、如果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未到,材料已验收入库:暂估入账: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下月初用红字编制会计分录冲回: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贷:原材料4、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尚未验收入库: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材料收到,并验收入库: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拓展资料:会计证有哪些?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会计证是必须要有的,主要的会计证有这些大家可以看一下:初级会计职称证书、中级会计职称证书、高级会计职称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税务师证书等。考取会计证需要什么条件初级会计职称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4、报名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二)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在岗人员按属地化原则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报名。

22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