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威wjw505
我国所有企业执行的具体会计准则到底有哪些?1、从法律效力上按从大到小区分:《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法》是基本法,相对于准则和制度具有最高效力,是原则性的规定,不能违反。2、《企业会计准则》是为实现会计目标,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范和准绳,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有关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定。 《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是用来衡量和指导某一特定行业会计核算的具体标准和规范。主要规定各行业应用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选择一种适用,不应重叠适用。
lin10241121
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它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
准则性质:
1、规范性
每个企业有着变化多端的经济业务,而不同行业的企业又有各自的特殊性。而有了会计准则,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就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
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会计行为达到规范化,使得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权威性
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布和实施要通过一定的权威机构,这些权威机构可以是国家的立法或行政部门,也可以是由其授权的会计职业团体。会计准则之所以能够作为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处理会计业务的准绳。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它的权威性。
3、发展性
会计准则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概括而形成的。会计准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准则也要随之变化,进行相应的修改、充实和淘汰。
4、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性
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依据,同时会计准则又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会计准则的内容,有的来自于理论演绎,有的来自于实践归纳,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国家有关会计工作的方针政策,但这些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没有会计理论的指导,准则就没有科学性;没有实践的检验,准则就没有针对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会计准则
疯荷日狸
我国现行会计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国务院规定的有关会计核算和会计工作的行政法规,即《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3、财政部制定的有关会计核算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即《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及会计制度补充规定、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问题解答等。
会计规范体系特点:
1、普遍性
会计规范作为指导会计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得到多数人认可的。无论这种承认是约定俗成的,还是惯例性的,普遍性是会计规范赖以存在的基础,否则,规范就无从谈起。
2、约束性
会计规范提出了评价会计行为的明确标准,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根据情节施以相应的法律、行政制裁或道德谴责。
3、地域性
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因此,会计规范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特色或国家特征,会计规范中的法律规范表现尤为突出。这里谈会计规范的地域性,并不排斥国际间会计规范的共性相反,随着会计这门国际经济语言的发展,会计规范的地域性特点将愈来愈不明显。
4、发展性
众所周知,会计首先是表现为一种信息反映系统服务于经济活动的,会计在不断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和完善,因此,会计规范也必须随着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作相应的调整。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