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08

欠我一场爱情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计收入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milejoyce922

已采纳

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补助收入、上解收入、地区间援助收入、调入资金、财政周转金收入。拓展资料:会计,就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会计收入的定义包括一下几点: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组成。企业利润总额扣除应缴纳的所得税费用后的利润就是企业的净利润。收入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要素。1.广义的收入概念将企业日常活动及其之外的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均视为收入;2.狭义的收入概念则将收入限定在企业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3.我国现行制度采用的是狭义的收入概念,所涉及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当确认为收入。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的定义包括了损失,也包括那些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定义为: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会计计收入

217 评论(9)

fengzhong031

都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327 评论(9)

企业工作号

您好,会计收入从4000到2万都有,要看自身专业水平及资格证书,每个地区工资水平不一样。如果只是会计从业资格或者中级水平,那也就4000到6000吧,如果是高级会计师,又专业能力很强的收入也会更高,如果是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你可以自己谈价钱。希望能帮到您。

288 评论(15)

嗷哟嗷哟

计收入的会计科目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入,或者是业务收入,或者是其他它收入,还有就是工程收入等等一些所有收入账户贷方琐记的都是收入账户

171 评论(12)

垫块砖一米三

(1)1000元一个月 (2)实习期间按档案工资发放,正式录用后,转为业务助理人员,全年工资收入估计在15,000(现金收入)左右,非现金收入约5000左右,安排住宿。 (3)基本月薪800-1500。做了项目再提成,平均收入可拿到2000-3000元,发房租补贴 (4) 视每年业务收入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大概3—4万。 (5)试用期3个月1000元/月,聘用后最低是助理审计员1100元/月,有国家要求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住房公积金等。如果参加业务项目,有奖金。 (6)现金收入15000元,非现金收入2000元,住房补贴; (7)通常应届本科毕业生转正定级后月收入约为2500元(月外勤天数为18天的情况下);应届硕士毕业生转正定级后月收入约为3200元(月外勤天数为18天的情况下);特殊应届硕士毕业生(指名校会计专业毕业且已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转正定级后月收入约为4000元(月外勤天数为18天的情况下)所有已转正定级的应届毕业生,均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统筹(包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四种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待遇,凡需解决单身宿舍的,事务所会有偿提供住宿条件,该住宿费将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133 评论(12)

食客小蒲

月工资3000元以上。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担任会计职务应当通过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价。会计职责包括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拟订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参与拟订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核、分析预算等。

308 评论(8)

陆老头11

会计收入,是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的计算收入的标准来计算收入的。税法收入是按照税法规定来计算并确认收入的。两者对收入的计算标准和方法不一样。税法收入中,企业所得税收入与增值税收入也有区别。扩展阅读:1、确认收入的政策依据不同。会计收入的确认依据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06)》第四条,明确规定了企业会计收入确认的条件。税法收入的确认依据是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规章,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等条款,对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确认进行了系统的规定。2、确认收入的原则略有不同。会计收入确认原则执行的是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即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没有收到现金,也需要作为当期的收入实现;同样的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是收到货款,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在经营成果中核算。税法收入的确认原则也为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了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但存在例外的情况,如财政返还等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需要一次性计入收到财政补贴的当期。3、收入包括的内容不同。会计收入包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主营收入、非主营收入、其他收入、营业外收入、资产处置收入、对外投资收益等企业经营中的全部收入,也就是说与企业经济利益相关的收入均作为会计收入确认的内容。税法收入包括的内容比较宽泛,即只要企业取得的收入,均作为企业应纳税收入计算,包括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当然还有不作为会计收入的价外费用和视同销售的收入,如企业自产产品用于对外投资、内部员工福利、用于工程项目等均视同销售作为收入实现。显而易见,税法收入大于会计收入。4、确认收入约定的条件和时间不同。会计收入确认的主要条件是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给购货方,收入和成本的金额是否可靠地计量,以及经济利益是否可以流入企业。如果企业满足以上收入确认的主要条件时,便可以确认企业的会计收入。税法收入确认的主要条件和时间,与企业收入的结算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如直接收款方式、托收承付、赊销和分期收款、预收货款、委托代销、分期收款方式、受托加工、建筑安装、产品分成等不同的结算方式和收入确认的时间。不同的结算方式决定着收入不同的确认时间。如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另外,会计收入和税法收入二者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源于企业的会计利润,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并形成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等税会差异。总之,企业会计收入和企业税法收入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正确掌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企业规避涉税风险,合理税收负担。

13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