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星kooo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会计利润也就是账面利润,是公司在损益表中披露的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3个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公允价值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收入=主要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
羅潔愛爾
所谓会计,就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具体而言,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会计收入其利润核算一般包括:(1)负责编制收入、利润计划;(2)办理销售款项结算业务;(3)负责收入和利润的明细核算;(4)负责利润分配的明细核算;(5)编制收入和利润报表;(6)协助有关部门对产成品进行清查盘点。[3]
小笨猪seven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3个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公允价值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投资收益-3个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公允价值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收入=主要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
人到中年156
会计利润是根据企业平时实际发生的对外交易计算而得的。企业每发生一笔对外交易,就加以记录。每笔经济业务在记录时都涉及定时和计价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如何将某一特定期间的费用成本与有关收入进行恰当配比,以便及时计算利润。企业在计算会计利润时,要运用诸如应计原则、实现原则、配比原则等会计基本原则。按照这些基本原则计算而得的会计利润,可以反映出多种会计信息,如销售收入、费用成本、销售利润、营业利润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预测企业未来的损益,都有较大的帮助。虽然对公司盈利的最科学表述是考虑机会成本在内的经济利润,从长期看是自由现金流,但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因易于获得和信息披露的要求,仍是业界和投资者广泛使用。用于衡量公司盈利水平的标准。尽管如此,由于会计利润会因为客观和主观原因经常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状况,因此分析会计利润的质量高低是投资者在使用公司披露的会计利润做投资决定前不容忽视的工作,如果会计利润里存在非经常性损益或可疑成分,就不能依赖这样的利润指标作为估值依据。会计利润是由财务会计核算的,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收益的确认是严格遵循会计制度确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成本和费用的确认是严格遵循与收入配比的原则。为了使企业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期末的财务状况和期间的生产经营成果,企业可以在遵循一致性及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自由选择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允许的会计处理方法。为收入减去费用成本后的差额。
秋风扫落叶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会计利润也就是账面利润,是公司在损益表中披露的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3个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公允价值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收入=主要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
Joanrry琼
公式
营业利润(会计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其他收益;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营业利润率表明企业通过生产经营获得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文字释义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减去所有的显性成本或者会计成本以后的余额,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
扩展资料
例一
一家小型服装生产企业A,2017年的营业收入1000万元,其购买的原材料(布匹、纽扣、拉链等等)成本500万元,各类广告、传单、参加展会及接待客商的费用100万元(销售费用),企业的员工工资100万元(管理费用)以及银行贷款的利息20万元(财务费用),因为是小企业,没有涉及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等。
所以这家企业的营业利润就是:10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280万元。
例二
如上述企业小型服装企业A,2017年的时候因为解决劳动就业的问题,收到当地财政奖励50万元(这就是营业外收入),同时老板因为热善好施,以企业的名义捐助了20万元给予20个贫困生上大学(营业外支出),上述的收入及支出都不是A企业的主业(生产销售服装),所以就叫做营业外收入与支出。
故而这家企业的利润总额=280万元+50万元-20万元=310万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利润
百度百科—营业利润
tomoyasaki
那个是这样的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大家多多指教! 其中,式子中的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所以式子又可以简化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孤山幽灵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在支付除资本以外的所有要素报酬之后剩下的利润。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想学习更多会计专业性问题可免费领取试听课程
利润的计算公式: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企业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本期给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受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少。
如果要想学习更多会计知识可以选择恒企教育,恒企教育基于“互联网+教育”、“教育+科技”的经营思想,依托全国教育网点资源和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云网校、全国终端网点,打造行业专业的移动学习方案,帮助学员随时随地学习、针对性地学习。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