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碎的回忆123
1、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2、资产负债表中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各项税费)+应交所得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
3、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按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4、 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债券利息所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投资收益“本期发生额-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股利“期末数-期初数-”应收利息“期末数-期初数。5、现金流量表中”处置或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收到或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其他科目变动额(增加了计入收到的现金流量中,减少了计入支付的现金流量中)。
扩展资料
利润表编制的注意事项
利润表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基本关系来编制的。利润表正表的格式有两种: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在我国,利润表采用多步式。
1、计算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利润。
2、计算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3、计算净利润(或净亏损)。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报表
加勒B海盗
前提是把账记全,结出余额并试算平衡后,根据结出的余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注意:有一些数字是需要计算的;如固定资产净值、未分配利润、以及一些合计类数字。根据销售类科目编制利润表,并填入当期应负担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结出利润总额,季度报表还需要计算所得税。 至于现金流量表编制较为复杂,可以通过软件编制。
鹿脸脸舅舅
1.真实性原则单位预算会计报表必须真实可靠,数字准确,如实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编报时要以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数字为依据,不能以估计数、计划数填报,更不能弄虚作假、篡改和伪造会计数据,也不能由上级单位估计数代编。2.及时性原则如果一个单位的会计报表不及时报送,势必影响主管单位、财政部门乃至全国的逐级汇总t影响全局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为此,应当科学、合理地组织好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加强会计部门内部及会计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以便尽快地编制出会计报表。3.完整性原则单位预算会计报表必须内容完整,按照统一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和内容编报齐全,不能漏报。规定的格式栏次不论是表内项目还是补充资料,应填的项目、内容要填列齐全,不能任意取舍,要成为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以保证会计报表在本部门、本地区以及全国的逐级汇总分析需要。【拓展资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按时间可划分为旬报、月报和年报(即决算);按编报单位可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和单位会计报表;附表一般作为报表中某些科目的明细内容或未列入报表中的重要经济业务活动或基础材料;说明书是对报表中某些事项的补充及情况说明。行政单位财务内容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按时间可划分为旬报、月报和年报(即决算)。2.按编报单位可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和单位会计报表。3.按内容划分,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静态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表、收入支出表(动态表,反映会计期间的收、支、余状况)、附表及说明书等。附表一般作为报表中某些科目的明细内容或未列入报表中的重要经济业务活动或基础材料。4.说明书是对报表中某些事项的补充及情况说明。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