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5

又肥又馋的兔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师财务回归线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豌豆大晟

已采纳

一、中级会计财务管理考试时间安排

2022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是9月3日-9月5日,分为三个批次进行考试,其中财务管理这个科目每个批次的考试时间是13:30-15:45,因此参加财务管理这个科目考试的考生请准时到考场参加考试,具体是哪个批次的考试请考生以准考证上面的批次为准。

入口在哪儿:

二、中级会计考试冲刺阶段如何复习

现在已经是2022年中级会计师考试的冲刺阶段,大家假设好好抓住这个时间段认真复习的话那么学习效果就是十分明显的。建议大家回归教材知识点,有目的地将教材的基础知识点和考试重点难点再看一遍,减少知识点盲区。其次通过做历年考试真题试卷,掌握好历年考试的难度。然后再做模拟试卷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在这个阶段大家做试卷的时候需要合上书本,在考试规定的时间之内答完试卷,要有时间意识,逐渐适应紧张的考试节奏,避免在正式考试的时候紧张。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不要做过多的练习题,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巩固自己薄弱之处并且专攻考试重点难点,调整备考心态。

更多关于注册中级会计师相关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中级会计师财务回归线

278 评论(8)

傻喵喵123

要是没什么基础直接学习财务管理,就和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似的,这也很正常,不过学习财管首先先从宏观上去理解,你看看目录都有什么,从什么角度讲的,因为基础差,最好还是报个网校,也省时间,你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下来之后就好多了,记着多做题,要不公式你记不住的,1还有,学习中级财务管理,记着把初级会计实务的第11章看了,记住一定要看,当然是针对基础薄弱的同志们,那些道理拿到现实中其实很简单,就是它用财务管理学的一种思想,一种学科语言来描述一种艺术,就和会计分录就是会计的一种语言而已,汉语就是中国人的一种语言而以,你要是那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去理解阐释资本主义价值观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学什么就要用哪个学科的一种思想去学,其实,学起来也是蛮有意思的,记住一个大活人害怕什么死题吗,你要是真想考中级会计师资格,我的意思是下定决心的话,就直接走下去,也别虚度了年华,人活着要有意义,要实现自己的价值的,不是吗?努力加油,你一定能过的!

334 评论(9)

萤火虫BB

你在学习中级财管的时候,一定要先理解课本上对于公式的讲解,正确的理解课本上的例题,这点很重要,随着你进一步学习的深入,你要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学会推理公式之间的关系,其实那些公式彼此都有联系的。加油哦。。。你一定可以。。

292 评论(13)

童心惠敏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

一、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中级会计实务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有序进行,切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在坚持哦。各阶段的学习需要合理的利用辅导书,这样可以加深我们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另外,做题的主要目的是训练逻辑思维,做到举一反三。

二、仔细研读历年试题

历年真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我们可以通过对真题的练习,更好的掌握题型、命题风格、了解试题的考点以及命题规律,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三、强化练习

我们要在练习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和总结,进而加强我们的记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勤能补拙,静能生慧。中级会计备考,需要用我们的勤奋来支撑,用智慧去学习。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得付出的比别人更多,吃别人受不了的苦,承受别人担不了的压力。成功没有捷径,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的走下去,最后你会发现,只要能够完成我们的梦想,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扩展资料:

中级会计即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统一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指担任会计专业职务的任职资格。

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从2003年开始,确定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凡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的人员,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评审。

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别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技术等级,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高级会计师为高级职务,会计师为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与会计员为初级职务。初级、中级会计资格的取得试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高级会计师资格试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制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级会计

309 评论(11)

鱿鱼女王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公式繁多,下面我为你总结了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里的公式,欢迎查看。

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2、方差=∑(随机结果-期望值)2×概率(P26)

3、标准方差=方差的开平方(期望值相同,越大风险大)

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越大风险大)

5、协方差=相关系数×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

6、β=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该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标准差(P34)

7、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

=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其中:(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酬,即斜率

P-现值、F-终值、A-年金

10、单利现值P=F/(1+n×i)‖单利终值F=P×(1+n×i)‖二者互为倒数

11、复利现值P=F/(1+i)n =F(P/F,i,n)――求什么就把什么写在前面

12、复利终值F=P(1+i)n=P(F/P,i,n)

13、年金终值F=A(F/A,i,n)――偿债基金的倒数

偿债基金A= F(A/F,i,n)

14、年金现值P=A(P/A,i,n)――资本回收额的倒数

资本回收额A= P(A/P,i,n)

15、即付年金终值F=A〔(F/A,i,n+1)-1〕――年金终值期数+1系数-1

16、即付年金现值P=A〔(P/A,i,n-1)+1〕――年金现值期数-1系数+

17、递延年金终值F= A(F/A,i,n)――n表示A的个数

18、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先后面的年金现再前面的复利现

19、永续年金P=A/i

20、内插法瑁老师口诀:反向变动的情况比较多

同向变动:i=最小比+(中-小)/(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反向变动:i=最小比+(大-中)/(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21、实际利率=(1+名义/次数)次数-1

股票计算:

22、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

23、不超过一年持有期收益率=(买卖价差+持有期分得现金股利)/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

24、超过一年=各年复利现值相加(运用内插法)

25、固定模型股票价值=股息/报酬率――永续年金

26、股利固定增长价值=第一年股利/(报酬率-增长率)

债券计算:

27、债券估价=每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28、到期一次还本=面值单利本利和的复利现值

29、零利率=面值的复利现值

30、本期收益率=年利息/买入价

31、不超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间利息收入+买卖价差)/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按360天/年)

32、超过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额或卖出价/买入价)(开持有期次方)

33、超过一年每年末付息=持有期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与债券估价公式一样,这里求的是i,用内插法

34、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

35、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

36、原始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37、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资本化利息

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流动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

38、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产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需用数

39、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至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上年流动

资金需用数

40、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工资福利+修理费+其他费用=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折旧-无形和开办摊销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计算:

41、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新增的息税前利润+新增的折旧+回收残值

58、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数

59、基金认购价(卖出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

60、基金赎回价(买入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

61、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年末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末-年初)/年初

62、认股权证价值=(股票市价-认购价格)×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3、附权认股权价值=(附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1+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4、除权认股权价值=(除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5、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

66、转换价格=债券面值/转换比率

现金管理:

6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

68、最佳现金持有量Q=√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

69、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成本TC=√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持有利率在下,相关利率在上

70、转换成本=需要量/Q×每次转换成本

71、持有机会成本=Q/2×利率

72、有价证券交易次数=需要量/Q

73、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次数

74、分散收帐收益净额=(分散前应收投资-分散后应收投资)×综合资金成本率-增加费用――小于0不宜采用

应收账款管理:

75、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帐天数

76、维持赊销所需资金=应收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77、应收机会成本=维持赊销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

存货管理:

78、经济进货批量Q=√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79、经济进货相关总成本T=√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80、平均占用资金W=进货单价×Q/2

81、最佳进货批次N=进货量/Q

82、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3、试行数量折扣时,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4、允许缺货的经济进货批量

=√2×(存货需要量×进货费用/储存成本)×〔(储存+缺货)/缺货成本〕(开平方)

85、平均缺货量=允许缺货进货批量×〔(储存/(储存+缺货)

允许缺货:经济量Q×缺货在下;平均量储存在上

86、再订货点=每天消耗原始材料数量(原始材料使用率)×在途时间

87、订货提前期=预期交货期内原材料使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88、保险储备量=1/2×(最大耗用×最长提前期-正常量×正常提前期)

89、保险储备下的再订货点=再订货点+保险储备量

90、对外筹资需要量=〔(随收入变动的资产-随收入变动的负债)/本期收入〕×收入增加值-自留资金

91、资金习性函数y=a+bx

92、高低点法:

b=(最高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低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高收入-最低收入)93、回归直线法:结合P179页例题中的表格和数字来记忆

a=(∑x2∑y-∑x∑xy)/[n∑x2-(∑x)2]

b=(n∑xy-∑x2∑y)/[n∑x2-(∑x)2]――注意,a、b的分子一样

=(∑y-na)/∑x

普通股筹资:

94、规定股利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

95、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增长率

9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97、无风险+风险溢价法K=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

留存收益筹资:无筹资费率

98、股利固定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

99、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增长率

负债筹资:有低税效应

100、长期借款筹资成本=年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101、融资租赁:后付租金用年资本回收额公式,先付租金用即付年金现值公式

116、成本的弹性预算=固定成本预算+Σ(单位变动成本预算×预计业务量)

日常业务预算之一销售预算的编制公式:

117、预计销售收入=预计单价×预计销售量

118、预计销项税额=预计销售总额×增值税税率

119、含税销售收入=117预计销售收入+118预计销项税额

120、第一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比率+该期回收以前的应收账款

121、某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收现率+前期剩余应收

121、预算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余额+含税销售收入合计-经营期现金收入合计

日常业务预算之二生产预算的编制公式:

122、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

日常业务预算之三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公式:

123、某产品耗用某直接材料需用量=某产品耗用该材料的消耗定额(已知)×预计产量

124、某材料直接采购量=123预计需用量+期末库存-期初库存

125、某材料采购成本=该材料单价×124预计采购量

126、预计采购金额=125采购成本+进项税额

127、采购现金支出=某期预计采购金额×付现率+前期剩余应付

128、预算期末应付账款余额=期初应付余额+预计采购金额合计-预计采购支出合计

日常业务预算之四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的编制公式:

129、应交税金及附加=130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

130、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注: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日常业务预算之五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公式:

131、某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已知)×产量

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单位工时工资率(已知)×131该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计提标准(已知)

134、某产品直接人工成本=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

135、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直接工资总额+其他直接费用总额

日常业务预算之六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已知)/ Σ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137、变动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131直接人工工时

138、固定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固定性制造费用-年折旧费

139、制造费用现金支出=137变动性制造费用+138固定性制造费用

日常业务预算之七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公式:

140、单位生产成本=141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42单位直接人工成本+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

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平均采购单价×平均单位耗用材料数量

142、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平均单位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平均产品工时定额

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制造费用=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平均产品工时定额

144、直接材料成本=全部直接材料成本+耗用直接人工成本+耗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145、耗用某直接材料成本=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产量

146、产品生产成本=本期发生生产成本+在产品期初余额-在产品期末余额

147、产品销售成本=146产品生产成本+产成品期初余额-产成品期末余额

日常业务预算之九销售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48、变动性销售费用现金支出=单位变动性销售费用分配额×预计销售量

日常业务预算之十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49、管理费用现金支出=管理费用-年折旧-年摊销

现金预算公式:

150、可运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121经营现金收入

151、经营现金支出=144直接材料+135直接人工+139制造费用+148销售费用+149管理费用+129税金及附加+预交所得税+预分股利

152、现金支出合计=151经营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

235 评论(10)

可可京99

祈祷今年中级三科都过!

13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