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53

黄某某007luffy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借差和贷差会计区别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疯中之子

已采纳

借贷之事记账符号借和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不要理解与它的表面意思!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和贷的主要区别是:借方登记资产类科目的增加数,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的减少数,费用的增加,收入类减少。贷方登记资产类科目的减少数,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的增加数,费用的减少,收入的增加。

借差和贷差会计区别

337 评论(8)

派飞凯特

会计里的借方和贷方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1、首先,借方和贷方两者可以粗略的理解为“增”和“减”,但是根据科目种类的不同,其借贷方的含义也不同。2、资产类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比如银行存款这个科目,借方表示银行存款增加,贷方表示银行存款减少。3、负债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比如短期借款这个科目,借方表示借款减少,贷方表示借款增加。4、权益类及损益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比如主营业务收入这个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扩展资料:1、借方和贷方的出现是源于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2、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参开资料: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212 评论(11)

丹枫在心

“借”、“贷”两字来记录货币资金的借贷,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等的增减变化。或增减变动情况。这样,“借”、“贷”两字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只作为纯粹的记账符号使用,用以标明记账的方向。在账户的借、贷两方中,究竟用哪一方来记录金额的增加,用哪一方来记录金额的减少,是由每个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性质决定的。1.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各项资产的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记录增加额的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时点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数额。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完全一致,这两类账户借方记录相关会计要素项目的减少额,贷方记录其增加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所有者拥有企业净资产的实际数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3.成本类账户成本类账户的基本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基本结构大体一致。4.损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⑴收入类账户收入类账户的账户结构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大体一致。实际上“借”和“贷”两个字没有实际的意义,与日常理解的借、贷意思是不同的。它是由意大利人卢卡·巴其阿勒最早阐述出来的,即现代会计使用的“复式记账法”,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就是说,复式记账法是可以同时反映资产的流进或流出的,也就是双向反映。

129 评论(11)

冰雪皑皑

区分会计分录中的借和贷:

1、账户结构:将所有账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

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账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账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2、试算平衡: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正确性的方法,在会计上称之为试算平衡。在借贷记账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

主要原理

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相应变动。但无论发生任何经济业务,它们对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不外乎是以下的几种类型。即:

(1)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贷方。

(2)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金总额减少。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借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借贷记账法

239 评论(8)

爱dele的Vivian

一、在借贷记账法中,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账户的左方是借方,账户的右方是贷方。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结构。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会计上规定,左方项目【资产、费用(包括成本)】,增加记借,减少记贷;右方项目(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结构相反,增加记贷,减少记借。二、说明1、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变化,变化的类型可以归纳为四种:(1)等式两边同增,资金总额增加;(2)等式两边同减,资金总额减少;(3)等式左边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4)等式右边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但无论如何变化都不会破坏等式的平衡关系。2、在借贷记账法下,通过“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体现了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变动影响的这四种情况。下面举例说明类型(1)等式两边同增。向银行借入期限为3个月的借款50000元。借:银行存款(资产增加)50000贷:短期借款(负债增加)50000类型(2)等式两边同减。以银行存款归还上月所欠的原材料款10000元。借:应付账款(负债减少)10000贷:银行存款(资产减少)10000类型(3)等式左边一增一减。收到购买方交来的上月欠的销售货款30000元。借:银行存款(资产增加)30000贷:应收账款(资产减少)30000类型(4)等式右边一增一减。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100000元。借:盈余公积(所有者权益减少)100000贷: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增加)100000

145 评论(11)

茶虫小豆豆

就是指最后的差额。比如说借:银行存款15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 累计摊销 10 贷:无形资产1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5 营业外收入(贷差)(借方的170-贷方105是贷方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如果是借方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331 评论(8)

春暖花开cai

如何区分会计分录中的借和贷的?会计科目方向(借贷)判断小窍门: 1、先找与现金和银行有关的内容,如果支付肯定是现金或银行是贷方,然后再确定反向的借方科目,一般与成本(采购、工资等)和费用(管理费用等)关联比较密切。2、应收应付搞不清,先想谁欠谁的?如果是人家欠你的是应收,借方为增加;如果是你欠人家的是应付,贷方为增加。往来款是最容易乱的了,往来款共涉及6个会计科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3、利用资产负债表想,同一边的(左边或右边)是一增一减(如,购买设备,银行存款减少,固定资产增加);不同边的(左边与右边)是同增同减,如现金归还欠款,现金减少同时负债也减少。4、利用账户属性判断。资产类和成本、费用类,借方登记增加,贷方为减少;负债类、权益类、收入类,与资产类正好相反,贷方增加,借方减少。例如,以银行存款归前期欠的材料款先判断银行存款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既然是归还,肯定是减少,这样银行存款在贷方;那么对方科目“应付账款”(归还材料款)就一定是借方了。

235 评论(14)

Lizzy520520

会计里的借方和贷方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首先,借方和贷方两者可以粗略的理解为“增”和“减”,但是根据科目种类的不同,其借贷方的含义也不同。

2、资产类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比如银行存款这个科目,借方表示银行存款增加,贷方表示银行存款减少。

3、负债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比如短期借款这个科目,借方表示借款减少,贷方表示借款增加。

4、权益类及损益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比如主营业务收入这个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扩展资料:

1、借方和贷方的出现是源于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2、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

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参开资料:

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8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