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id8698小博士
待摊费用就是费用已经发生,但需要分期负担的费用。例如一月份一次支付全年的房租费12万元,借:管理费用1万元,借:待摊费用11万元,贷:银行存款12万元。预提费用就是费用尚未出现(支付)但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例如全年房租费12万元,12月份一次支付,一直十一月应做下列分录: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新准则以上两科目已取消)
melodyhanhan
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是为权责发生制原则而特设的科目。所谓预提费用是指某项成本费用属于当期成本费用,但至本期期末该成本费用的款项仍未支付的情况,例如:企业当月房租未付,但当月该房租费用应计入当月费用,所以就将它预提出来,支付时,冲减预提费用即可。具体会计分录为:计提时借:管理费用等贷:预提费用付款时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现金)所谓待摊费用本期支付某项款项,但该费用不属本期费用的情况,仍以房租为例:3月支付4-6月房租,该房租所属时期为4-6月与3月无关,故3月会计分录为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现金)4-6月每月按该房租的三分之一结转,借:管理费用等贷:待摊费用
Sunnygirl88
会计分录中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区别入下:
1、包括的范围不同
待摊费用包括:行政管理和技术人员,材料采购、保管和驾驶各种机械、车辆的人员,材料到达工地仓库前的搬运装卸工人,专职工会人员、医务人员以及其他由施工管理费或营业外支出开支的人员的工资。
而预提费用包含: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计、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2、计算方法不同
待摊费用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而预提费用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3、作用不同
待摊费用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而预提费用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
4、处理方法不同
按照营销战略待摊费用应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然后再计算“工资”科目的本期借贷方发生额之差。
而预提费用的首要目的应是确认并计量由于会计和税法差异给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带来的影响,将所得税核算影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放在首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待摊费用
百度百科-预提费用
胖小咪咪
导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是按照会计分期假设,根据权责发生制,为平衡各会计期间的损益,准确反映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而设置的。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虽明确并提高了权责发生制的地位,但却规定不再使用“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科目,一般企业资产负债表也相应取消了这两个项目。以往在该科目核算的经济业务,分散于其他账户核算。本文根据新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内容,举例说明了原“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科目核算业务的处理。
一、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业务会计处理
原准则、制度中常见的待摊费用有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以及一次交纳数额较大的印花税等,其特点是先支付,后摊入有关成本费用。对此可根据待摊费用的不同性质选择相应处理方法。
(一)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
根据现准则应用指南,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应通过“周转材料”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科目。本科目可按材料的种类,分别“在库”、“在用”、“摊销”进行明细核算。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科目(在用),贷记“周转材料”科目(在库);摊销时应按其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摊销)。可见,对于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不论采用何种摊销方法,都不再记入“待摊费用”科目,而是直接通过“周转材料”科目核算。
【例1】昌盛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实际成本为80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1)领用专用工具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8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8000
(2)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借:制造费用 4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4000
(3)报废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借:制造费用 4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4000
同时。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8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8000
(二)预付保险费、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
对于先预付,后期才逐渐形成费用的项目,理论上可以通过“预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在现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可以先通过普通会计实务工作者更容易理解并接受的“预付账款”科目核算。
【例2】昌盛公司2007年初预付某生产用机器设备全年租金共计36000元,每月租金3000元。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1)年初支付租金时
借:预付账款 36000
贷:银行存款 36000
(2)每月月末摊销时(连续12个月)
借:制造费用 3000
贷:预付账款 3000
(三)一次交纳数额较大的印花税
根据现准则应用指南,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由此可知,企业在计算应交纳的印花税时,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实际支付印花税时,则直接冲减“应交税费”科目,不再进行分摊。
【例3】昌盛公司2007年10月份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印花税27000元。
(1)计算应交纳印花税时
借:管理费用 27000
贷:应交税费 27000
(2)实际支付时
借:应交税费 27000
贷:银行存款 27000
二、原“预提费用”科目核算业务会计处理
原准则、制度中常见的预提费用有预提借款利息、保险费、租金、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等,根据重要性原则,当上述费用数额较小时可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数额较大且有确凿证据表明需要预提的只能记入应付款项目。
(一)预提短期借款利息
在实际工作中,银行一般于每季度末收取短期借款利息,为此,企业短期借款利息一般采用月末预提的方式进行核算。可以参照分期付息长期借款的利息处理方法,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例 4】昌盛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一笔生产经营用短期借款,共计60000元,期限6个月,年利率8%。根据与银行签署的借款协议,该项借款的本金到期后一次归还,利息按季支付。昌盛公司l一3月份有关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如下:
(1)1月末,计提1月份应计利息
借:财务费用 400
贷:应付利息 400
本月应计提的利息额=60000×8%÷12=400(元)
2月末计提2月份利息费用的处理与1月份相同。
(2)3月末支付第一季度银行借款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400
应付利息 800
贷:银行存款 1200
(二)预提保险费、租金
对于此类业务,现准则及应用指南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暂无非常合适的科目进行核算。笔者建议本着重要性原则,对于数额较小的保险费、租金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数额较大时可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
【例5】昌盛公司从2007年4月1日起,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2000元,根据合同约定每季度末支付。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4月末,计提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借:管理费用 2000
贷:其他应付款 2000
5月末计提5月份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的会计处理与4月份相同。
(2)6月末支付该季度租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 4000
管理费用 2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三)固定资产大修理费
现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来的估计(如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或提高产品质量),应当记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除此之外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无论发生支出的金额大小,应在发生时直接记入当期损益,不再通过费用摊提账户核算。
【例6】昌盛公司2007年10月发生生产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55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 5500
贷:银行存款 550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