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2

抬头走我路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角落里的镜子

已采纳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下面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欢迎阅读。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初步探讨会计电算化是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具体地说,就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应用会计软件输入会计数据,由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输出会计账簿和报表的过程。而内部控制则是指企业为了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贯彻管理方针,提高经营效率,以职责分工为基础所设计实施的对企业内部各种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制约和协调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推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给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内部控制又关系到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关系到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企业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必需建立、健全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相适应的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企业有序、健康地发展。因此,建立一整套适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1会计电算化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1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要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部分转变为人与计算机的联系,并产生了一些新的控制程序。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更加复杂。

1.2会计电算化处理趋于程序化,实时控制增强而内部稽核削弱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媒介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反映会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表、分配表、工作底稿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由于无纸化数据和无纸化交易的推行,减少了数据的重复输入、重复处理,使得会计处理程序化。原来的手工处理会计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数据处理集中化、自动化,一个业务数据的.错误往往会导致整个系统数据失真。系统内更多的依赖于自身实时控制,稽核与审查的控制趋于减少。

1.3计算机的使用加大了防止舞弊、预防犯罪的难度

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延伸,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贪腐、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被不留痕迹地篡改。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所以,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难,它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危害更大。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仅难度大、复杂,而且还要有各种控制计算机技术的手段。

1.4会计数据的安全隐患问题突出

在会计电算化中,信息的载体已从纸介质转变为磁介质或光电介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逻辑安全方面,主要表现为网络财务所依托的Internet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存在着搭截侦听、口令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篡改和伪造信息、会计数据的软破坏和会计数据泄密等安全隐患。软破坏的原因主要是病毒和黑客的袭击,会计数据的泄密主要有主动泄密和被动泄密两种;2物理安全方面,主要表现为无意或有意地损坏数据存储介质,磁介质由于受热受潮、折损等原因,造成所存储的会计数据丢失或破坏,使会计数据失去可用性;3安全管理方面,推行会计电算化后,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实行了一体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管理监控,一旦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基于此,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实时监控网络财务系统,探索和研究解决未来潜在的安全问题,以防患于未然。

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291 评论(14)

『刻骨銘心』%

就是从操作,制作凭证,审核,结账,系统安全,维护等方法有不同的人来操作,相互监督制约。

359 评论(15)

墨墨姐姐

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目标和手工操作一致,某些控制制度仍可沿用,但还产生其他问题原控制制度无法解决。为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需要采取相应的适合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它包括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亦称管理控制,指的是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开发、应用环境等方面进行的控制。一般控制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每项计算机应用的成败。它主要包括组织控制、系统开发控制、系统工作环境控制、系统安全控制和文档控制等。包含如下控制:1.组织控制其目标是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其基本要求是职责分离,其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处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的职责相互分离,数据处理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和数据处理部门之外有检查和控制其活动的部门或领导等。2.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系统开发控制是为了保证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质量而在开发过程中合理设置的控制。因为系统开发一般要经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系统测试和系统维护等阶段,相应地,系统开发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系统分析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程序设计控制、系统测试控制、系统试运行控制和系统运行与维护控制等。3.硬件及系统软件控制硬件控制,又称设备控制,是由计算机生产厂家在计算机设备中实现的控制功能或技术手段。它一般包括奇偶校验、重复处理校验、回波校验、设备校验和有效性校验等。系统软件控制是利用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而实现的控制。它一般包括错误处理,程序保护,文件保护和系统接触控制等功能。4.系统安全控制它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实物安全,保障系统正常运转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它一般包括硬件安全控制,软件与数据的安全控制,环境安全控制和防病毒、防“黑客”袭击控制等。5.系统文档控制系统文档包括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凭证、账簿、报表及有关软件技术文件,如系统可行性报告、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书、程序流程图、系统调试与测试分析报告和操作手册等。这些资料对系统及其控制都作了详尽的描述,因此要建立文档管理及安全保密制度。如文档应由专人保管,只有经批准的人才能接触系统文档资料等等。应用控制应用控制:指的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处理功能的控制。它一般包括输入控制、处理过程控制和输出控制三个方面,它们都由计算机程序来控制。1.输入控制除对操作人员明确职责以外,还应当用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目的是控制有意无意的凭证插入或遗漏。在程序设计时,机内凭证由计算机自动连续顺序编号,输入凭证由人工编制,两者互相核对。2.处理控制处理控制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内部数据处理活动的控制。为保证控制数据输入或运行的真实性、准确性,处理过程控制完全由计算机程序来自动控制的。方法有数据控制、无用数据控制、主副控制三种。3.输出控制输出控制是对系统的输出结果进行的控制。其目标有两点:一是保证输出结果的正确性;二是保证输出的结果安全地送到有权使用者手中。为此,由计算机程序控制输出的凭证、账页、报表,无论正确与否,任何人不得任意更改。

28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