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纠结
负债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税。与账面价值的关系式为:负债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将来负债在兑付时允许扣税的金额
如规定发生的时候不可以税前扣除,未来也不可以税前扣除。那么计税基础是100万。按前面公式计算,即负债计税基础=100万-0=100万。
现在跟未来都不可以税前扣除,那么这个营业外支出100万,如果属于会计上允许支出的,则上述的营业外支出100万账上不需作调整,只需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作纳税调增(即将该笔支出不作税前列支)。
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处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
预计负债负债的账面价值就是分录里的金额,而税法规定只有实际发生产品质量问题的时候才可以往费用里记,也就是说负债的计税基础是0,这里也就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由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另外还可以这样理解由于本期往费用里记了。
但是实际纳税的时候不允许抵扣,所以要纳税调增,所以本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就多了,所以以后实际发生的时候就可以抵扣应交所得税,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债计税基础
倩倩19860816
1、负债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与账面价值的关系式为 负债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将来负债在兑付时允许扣税的金额2、负债合计税基础为0,就是代表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将来负债在兑付时允许扣税的金额相同。3、假如税法规定发生的时候不可以税前扣除,未来可以税前扣除。那么计税基础是0,代表这个负债的账面价值将来在兑付时允许税前扣除4、假如规定发生的时候不可以税前扣除,未来也不可以税前扣除。那么计税基础是100万。按前面公式计算,即负债计税基础=100万-0=100万。5、现在跟未来都不可以税前扣除,那么这个营业外支出100万,如果属于会计上允许支出的,则上述的营业外支出100万账上不需作调整,只需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作纳税调增(即将该笔支出不作税前列支)。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处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
跟着Serena觅好食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一)预计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企业应将预计提供售后服务发生的支出在销售当期确认为费用,同时确认预计负债。如果税法规定,与销售产品有关的支出应于发生时税前扣除,由于该类事项产生的预计负债在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账面价值与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因有关的支出实际发生时可全部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0。(二)预收账款1.预收款项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如房地产开发企业),计税基础为0。2.预收款项未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三)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合理的职工薪酬基本允许税前扣除,但税法中如果规定了税前扣除标准的,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超过规定标准部分,应进行纳税调整。因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即该部分差额对未来期间计税不产生影响,所产生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四)递延收益1.对于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如果按税法规定,该政府补助为免税收入,则并不构成收到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会计上确认为收益时,也同样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不会产生所得税影响。2.对于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如果按税法规定,应作为收到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缴企业所得税,则该递延收益的计税基础为0。资产负债表日,该递延收益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0之间将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期末递延收益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则产生10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五)其他负债企业的其他负债项目,如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即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吃货kumiko
递延收益可以看做一项负债,负债计税基础中级会计教材里有定义: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本题中这项收益形成资产本,可以全额税前列支,故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000万元-可税前扣除部分2000万元=0元。简介:计税基础(TaxBasis)是2006年发布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概念。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两类内容。通俗的说计税基础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或负债在计算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还可以再抵扣或应纳税的剩余金额。分为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分类:1、资产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某一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2、负债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