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54

PP的猪窝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周转材料摊销量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览佳肴

已采纳

打个比方:你去买房。你买的100平方。但是一栋楼有楼梯间、地下室等地方。但那都是钱。开发商就把那些公共部分平均摊销到每个住户身上去了。这就是摊销量,

初级会计周转材料摊销量

181 评论(15)

37856552ah

周转性材料 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 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②损耗率: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每周转一次因损坏不能复用,必须另作补充的数量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称平均每次周转补损率。用统计法和观测法来确定。 ③周转次数:按施工情况和过去经验确定。 ④回收量:平均每周转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数量,这部分数量应从摊销量中扣除。 以木模板为例: 1、现浇砼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次使用量计算 根据选定的典型构件,按砼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模板工程量,再按下式计算: 一次使用量=每m3砼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 ②周转使用量:平均每周转一次的模板材用量。 施工是分阶段进行,模板也是多次周转使用,要按照模板的周转次数和每次周转所发生的损耗量等因素,计算生产一定计量单位砼工程的模板周转使用量。 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 ③模板回收量和回收折价率 周转材料在最后一次使用完了,还可以回收一部分,这部分称回收量。但是,这种残余材料由于是经过多次使用的旧材料,其价值低于原来的价值。因此,还需规定一个折价率。 同时周转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工作,须额外支付管理费。为了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一般采用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的做法。 回收量: =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损耗率)/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 =周转使用最终回收量/周转次数 回收系数=回收折价率(常为50%)/(1+间接费率) ④摊销量计算: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系数 例4:根据选定的某工程捣制砼独立基础的施工图计算,每m3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为2.1m2,根据计算每m2模板接触面积需用板枋材0.083m3,模板周转6次,每次周转损耗率16.6%。试计算砼独立基础的模板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定额摊销量。解:一次使用量=2.1×0.083=0.1743 m3 周转使用量=[0.1743+0.1743×(6-1)×16.6%]/6=0.053m3 回收量=(0.1743-0.1743×16.6%)/6=0.024 m3 摊销量=(0.053-0.024)×50%÷(1+18.2%)=0.043 m3 2、予制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 例5:根据选定的预制过梁标准图计算,每m3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为9.2m2,每m2接触面积需用枋板材0.091m3 ,模板周转次数为25次,模板损耗率为5%,试计算模板的摊销量。 解:一次使用量=9.2×0.091×1.05=0.879m3 摊销量=0.879/25=0.035 m3

88 评论(9)

寻找茉莉花

一块模板价值1000元钱能用10次(按钢模板计算)用完以后废铁能卖200元那合计摊销费用等于总值1000减去残值200等于800每次的摊销费用就是800除以10次等于八十元最重要的是查清楚规定上的标准摊销次数

207 评论(12)

七月的尾巴

摊销量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大型软件、开办费等无形资产,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的特点: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固定资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摊销量

310 评论(15)

咪咪妈咪贝贝哄

从你这个例题给出的分录,该周转材料使用的是五五摊销法。对于报废管理用具,价值2000元,在领用时已经摊销了一半,那么还剩下1000元报废时要求将净值全部摊销,也就是说要将这剩下的1000元摊销,但是同时变现残值收到200元,这个残值收入应该予以冲减摊销额,所以只需要摊销800元就行了。

136 评论(10)

MidnightAngel

周转性材料是在施工中不是一次消耗完,而是多次反复消耗,最后残值还可以回收。回收部分另做他用。

所以,计算周转性材料真正用于工程的量,要把回收部分减掉,减掉回收后剩余的量就是摊销量。

用公式表示是这样的:

周转材料总摊销量=总使用量-总回收量。

因为周转多次,所以,每次摊销量应该除以周转次数,公式是这样的:

周转材料总摊销量=(总使用量-总回收量)/周转次数。

把这个公式还可以进一步分解,变成这样,如图1所示。

图1

下面我们讲,怎样计算周转使用量,怎样计算周转回收量。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用案例来讲。

某施工企业,新进100平米全新模板,周转5次后回收,每次损耗是10%,模板使用情况是这样的。

大家要认真看表1,并充分理解。

表1

这里把表1给大家解释下。

这里重点解释下“使用前支模”这一栏,大家看到从第1次到第5次,模板总是始终保持100m2,是因为每次把损耗都补充进来。只是到最后回收阶段没有补充新模板进来,回收阶段剩余量是90m2,只是50m2使用5次,10m2使用4次,10m2使用3次,10m2使用2次,10m2使用1次,这个大家从整个表里可以推算出来,理解了第一栏,其他栏就不难理解了。

—1—

周转使用量如何计算?

周转使用量,也可以理解为每次平均使用量。

我们先来计算模板的使用总量是多少,如表2所示。

表2

表2中黄色部分就是5次使用的全部模板=100(第一次使用的模板)+10*4(后4次补充的模板),

那么,周转使用量=(100+10*4)/5=28m2

用公式表示是这样的,如图2所示。

图2

我们把上述公式变成普遍适用的公式,如图3所示。

图3

—2—

周转回收量如何计算?

周转回收量,可以理解为平均每次的回收量,用回收的总量,除以周转次数,那回收的总量是多少呢?如表3所示。

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到回收的总量,就是第5次使用后回收的量90m2,那周转回收量=90/5。

用公式表示是这样的,如图4所示。

图4

我们把上述公式变成普遍适用的公式,如图5所示。

图5

—3—

摊销量如何计算

上面的例子。

每次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

=28-18=10m2

摊销量算出来以后,乘以周转材料单价就是周转材料费,周转材料单价的计算方法与上一讲讲的实体性材料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4—

编制定额还考虑其他因素

上面讲的是周转性材料摊销量的计算原理,如果用这个原理编制定额,还要考虑另外一些因素

第一、构件的接触面积是100m2,准备模板时候,考虑到施工损耗,可能准备多于100m2

上面公式中“一次使用量”,就变成了: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

第二、考虑回收量的价值贬值,如图6所示。

图6

图6中的回收量,有使用5次的,有使用1次的,一般考虑50%的平均折价率,要不计算起来就太复杂了。

12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