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5

非人勿扰的2016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摊余成本表格初级会计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来一块钱包子

已采纳

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应根据付息次数和本息现金流量贴现,即“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可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根据上述公式,按12%的利率测试:本金:100 000×0.55839(n =10,i=6%)= 55 839利息:7 000×7.36(年金:n =10,i=6%)=51 520本息现值合计 107 359本息现值正好等于投资成本,表明实际利息率为12%。做会计分录如下: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 359贷:其他货币资金 107 359根据实际利率,编制溢价摊销表,如表1。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同时摊销债券投资溢价。根据表1,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7 000贷:投资收益 6 441.54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58.46在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为106 800.54元。

摊余成本表格初级会计

154 评论(10)

小昕总理

我给你两个公式,你自己套就可以了。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现金流入-收回的本金-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最早一期的摊余成本一般等于实际的付现金额再给你解释一下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实际上是由于发行债券、贷款等金融资产采用溢价或折价方式所造成的,由于当时是溢价或折价发行,那么发行价和面值之间就产生了差异,以后各期是对该差异的调整,最终是摊销到面值的。这个是个财务管理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发行价摊销了本期利息调整金额后的余额就是摊余成本,就是摊销过后的成本

263 评论(12)

两小酒窝

比方说,我本应交数4000,上月为0。我应该如何填写,本月报表中的这四项期初未交数本期转入数本期已交数期末未交数期初未交数 你说上月为0的话就填0(是指期初应交而未交的)本期转入数 4000(就是指你当月销项-进项所计算出来的税额)本期已交数 不知你本月有没有交上月税款,有交的话就把它填上.期末未交数 4000(期初应交而未交+本期转入数-本期已交数)

166 评论(10)

和信长庆

题主您好,之了很高兴为您解答!

你买了一个债券(面值1200元,票面利率5%,5年),该债券折价发行,你只花了1000元就买到了,很开心。但是市场利率是10%。

债券成为了你的资产,期初你付出的成本是1000元,对你来说债券的账面价值是1000元。持有一年之后,再次进行核算,按市场利率你付出1000元做别的投资应该得到的利息是1000*10%=100元,但是该债券投资所得的利息只有1200*5%=60元,你少得利息收入40元。

这40元是你无形中付出的机会成本,于是加上期初的1000,此时摊余成本变为1040元。

第二年底,再次核算,这1040元*10%-60元=44元,摊余成本变为1084;

第三年第,再次核算,1040+44=1084*10%-60元=48.4元,摊余成本变为1132.4。。。。。。

每年这样成本累计增加,最后你实际上还是花了接近1200买的这个债券,并没有占便宜。反之亦然。

你买了一个债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10%,5年),该债券溢价发行,你花了1200元才买到,但是利率很高。市场利率才5%。

债券成为了你的资产,期初你付出的成本是1200元,对你来说债券的账面价值是1200元。持有一年之后,再次进行核算,按市场利率你付出1200元做别的投资应该得到的利息才1200*5%=60元,但是该债券投资所得的利息却有1000*10%=100元,你多得利息收入40元。

这40元多的收入可以抵扣成本,于是期初的1200-40元,此时摊余成本变为1160元。

第二年底,再次核算,100元-1160元*5%=42元,抵扣成本,摊余成本变为1118元。

第三年第,再次核算,100-1118*5%=44.1元,摊余成本变为1073.9元。。。。。。。

每年这样成本累计减少,最后你实际上还是花了接近1000买的这个债券,并没有多得利息占便宜。反之亦然。

希望能够帮助您,我是之了,您的会计挚友!望采纳!免费领取2019初级会计全套+实操+注会预科班课程,欢迎一起探讨会计问题,不定期分享干货哦~

16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