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9

乖囡好好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固定资产问题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鹿鹿小宝贝

已采纳

建造不动产(如厂房,仓库等)领用原材料,原材料的进项税是要转出的,因为不动产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不是增值税征收范围,因此建造过程领用的原材料的进项税就要转出 如果建造固定资产不是属于房屋建筑等不动产(如设备安装),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进项税就不需要转出,进项税可以进行抵扣。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账面价值是指现在的账面上的价值,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取得时的初始入账金额)—计提的折旧—计提的减值损失 而公允价值是指市价;要卖的时候 参考价格;或者被评估作价时,也用公允价值 在资产的账面价值不清楚的情况和其他如投资,收到投资等情况才用公允价价值市场计算,其他都用账面价值核算。

中级会计固定资产问题

87 评论(8)

家具加工批发

1、固定资产入账价值=300+3+80+25+92=5002、(500-20)/5=96 09年:96*8/12=64 10年:96 14年:96*4/12=323、09年:(500-20)*5/15=160 160*3/12=40 10年:(500-20)*5/15*9/12+(500-20)*4/15*3/12=120+32=152 14年:(500-20)*1/15*9/12=244、10年:500*2/5=200 11年:(500-200)*2/5=120 12年:(500-200-120)*2/5=72 13、14年:(500-200-120-72-20)/2=445、09年:500*2/5*9/12=150 10年:500*2/5*3/12+(500-200)*2/5*9/12=50+90=140 11年:(500-200)*2/5*3/12+(500-200-120)*2/5*9/12=30+54=84 12年:(500-200-120)*2/5*3/12+(500-200-120-72-20)/2*9/12=18+33=51 13年:(500-200-120-72-20)/2*3/12+(500-200-120-72-20)/2*9/12=11+33=44 14年:(500-200-120-72-20)/2*3/12=11

220 评论(12)

剪刀手七七

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要抓紧时间复习啦!下面梳理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知识

(一)不计提折旧的两种固定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土地,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确定:

1、确定租赁期满企业取得所有权,按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方,按租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者计提折旧。

(三)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1、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停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再属于固定资产);

2、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折旧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折旧期从年初开始

1、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

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已提折旧-残值)/2

(二)折旧期从年中开始(分段计提,折旧第二年要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的方法提满)

1、第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月数/12

2、第二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上年剩余月数/12+(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上年全年折旧)*2/使用年限*本年剩余月数/12

3、以此类推

4、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会涉及3个年份,计算时考虑残值,变为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一)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二)举例说明: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1、折旧年限3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3/(1+2+3)=3/6,第二年为2/6,第三年为1/6.

2、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二年4/15,第三年3/15,第四年为2/15,第五年为1/15

注意:如果折旧期是从年中开始,也要分段计提,第二年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折旧率补足,再按当年折旧率计算当年余下月数的折旧。

84 评论(15)

分享奇闻怪事

其实未确认融资费用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利息,长期应付款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本金和利息。所以应付的本金余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所以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

191 评论(11)

七月的蟹

请说出具体题及问题

151 评论(8)

丸子粉丝

其实未确认融资费用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利息,长期应付款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本金和利息。所以应付的本金余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所以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1.未确认融资费用=购买固定资产总价款- 购买价款的现值。2.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3.期初摊余成本=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拓展资料未确认融资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有关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当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 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所反映的内容,是融资租入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换一个角度,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也可视为承租方必须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资而产生的利息,因为融资租赁本身就包含了融资的目的。

171 评论(8)

oo0O傻猫咪O0oo

这不属于视同销售的项目,所以不用视同销售处理,当然也就用成本就可以啦。 视同销售:(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代销中的委托方:(2)销售代销货物——代销中的受托方:(3)总分机构(不在同一县市)之间移送货物用于销售的,移送当天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你看符合哪一项? 希望能帮助到你!

17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