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算法
在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其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想疯狂旅行
一、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下每年的折旧额会随资产的工作量而不断变化。一般资产在不同年度工作量差别较大的,适于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比如汽车等应按照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特点:不是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折旧额都是相等的。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不考虑净残值)×2/预计使用年限注意: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四、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纯情小泰伦
直线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在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小年糕lc
直线折旧法也就是年限平均法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折旧额均衡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额
把你的锅盖盖好
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要抓紧时间复习啦!下面梳理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知识
(一)不计提折旧的两种固定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土地,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确定:
1、确定租赁期满企业取得所有权,按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方,按租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者计提折旧。
(三)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1、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停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再属于固定资产);
2、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折旧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折旧期从年初开始
1、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
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已提折旧-残值)/2
(二)折旧期从年中开始(分段计提,折旧第二年要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的方法提满)
1、第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月数/12
2、第二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上年剩余月数/12+(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上年全年折旧)*2/使用年限*本年剩余月数/12
3、以此类推
4、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会涉及3个年份,计算时考虑残值,变为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一)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二)举例说明: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1、折旧年限3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3/(1+2+3)=3/6,第二年为2/6,第三年为1/6.
2、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二年4/15,第三年3/15,第四年为2/15,第五年为1/15
注意:如果折旧期是从年中开始,也要分段计提,第二年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折旧率补足,再按当年折旧率计算当年余下月数的折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