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7

夢女孩儿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学会计注意些什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llalikesyou

已采纳

电算化基本不怎么变,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每年书都不一样。自己看不懂就多做点题,考试大上有很多模拟试题。祝你成功

学会计注意些什么

240 评论(9)

我最牛牛

做会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1、任劳任怨,不要怕吃苦。会计工作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天天凭证打交道,与翻来覆去的数字打交道,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倦感,因此要做好任劳任怨的思想准备。 2、小心做账,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日记帐,要日清月结。 3、勤,与客户对帐。首先把自己的资料数字落实准确,特别注意未达帐项,如有些票货还在路上,或在业务人员的手上,再就是注意保留每次对帐的文字材料,要双方签字,以备下次对帐所需。 4,符合规范要求开票。落实清楚对方的开户资料,及相关的品名数量金额。作废发票要当月作废,而且,要三联收齐才能作废,冲红必须要对方税务开备证明材料,发票要顺序使用,保存安全,支票,也要保存安全,注意笔迹清楚,写法准确,特别是日期,金额及印鉴的处理,要认真细致.搞清楚了在下手。 5,营业执照和代码证要让得每年年检的时间,宜早不宜晚,因为越到后来,人越多,.先去可以先发现问题.只能简单的说这么多,再有具体的问题.可以就具体问题来询问。

235 评论(10)

梦中的纸马

现金帐实相符(要与会计账相符),银行存款帐实相符(要核对银行对账单),其他的都不是很重要的了。列个清单,交接的时候一个个的核对,实物想凭证,票据,钥匙之类的,还有一些存在电脑里面的资料,最好都一一核实,免得出不必要的麻烦

181 评论(9)

subluevoyage

一、首先要学习好会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学习掌握财经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另外,会计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是日积月累、逐步提高的,绝不可能一朝一夕的事情;二、 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不一样的,大家都知道的有企业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建筑工程会计。除此之外,还有铁路运输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税收会计等等。这就要看学习想侧重于哪一个行业的会计业务了。三、要学好财会业务知识关键是理论知识怎样和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一般都要懂得以下一些基础知识:1、首先要知道会计工作与单位业务密切相关。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包括外资企业都不一样的,各个行业之间也有很大差别,所以,会计不能算死账,除了学会记账、算账和报账之外,还要学习财务管理;2、会计核算就是如实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内容,这样,那就可以从了解该行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入手,了解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生产流程,弄清楚会计是怎样如实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3、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单位的经济活动实际情况,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紧密结合起来;4、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老会计学习,不懂就问。当然问那些发现工作实际与理论不尽相同的地方、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提问题要一个一个地提,千万不能急于求成;5、会计业务的政策性很强,将会计原理联系工作实际,不但要学习好会计基础知识,也要学习财经法规,包括《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学习好相关会计制度和财务准则;6、实践出真知,学习会计操作,应当边做边学,逐步了解和掌握本单位会计工作的基本情况;从原始凭证开始,逐步弄清楚原始凭证的种类、用途、是否合法有效等;学会根据原始凭证制作会计凭证,当然,会计分录是根本;学会记账,首先要了解会计帐簿的分类,如:总帐、明细账、日记账、辅助账等;了解会计报表,其数据与会计帐簿数据的对应关系;了解当地的经济政策,及其对单位的影响。7、特别是企业的财会人员,还要学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房产税等常用税种的相关规定和常识。

110 评论(15)

小北京西城

1.注意调整初级会计职称备考心态

备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生多数也已经过了整天在教室、图书馆学习的年纪,还要兼顾很多来自工作、家庭和生活的问题。自学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心态问题就是学习时拖延,考前焦躁,心理压力非常大。小编建议容易出现上述问题的考生,可以尝试为自己制定明确的备考计划,一步步努力完成小目标,逐渐积累。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适时放松,监督自我学习的同时也要懂得鼓励自己,否则越临近考试心态问题会越难以调整。

2.如何选购初级会计职称用书?

为保证考生能够及时选购2021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用书,顺利复习备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2021年度初级资格考试大纲由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本考试用书作为指导考试复习备考之用,不作为全国会计资格考试指定用书。

3.注重初级会计职称备考效率

科学管理时间是一切备考的前提,理论上来说,备考时间应该与知识掌握度形成正比,但很多考生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分秒必争,以加大备考时间来换取等额的、甚至超额的知识掌握度,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的非常忙碌,但由于缺乏睡眠、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很多考生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即“学习时间越长,说明越努力,效果也越好”,这便是忽略了时间并不等同于效率。其实,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堂课,往往比自习几个小时的作用还大,既抓紧时间又强调效率,才能取得良好收效。

17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