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踢飞你
固定资产更新不会增加营业收入,所以决策比较的是现金流出,关键是理解丧失的现金流入就作为流出,决策时哪个方案流出少,选择哪个方案。比如:1、继续使用旧设备就丧失的了旧设备变现收入(旧设备变现价值),就作为流出。2、旧设备处置是亏损13000,如果处理就可少交所得税3250,也因为继续使用旧设备而丧失了减税,作为流出。我的理解,供参考。如果满意我们的回答请记得[采纳],你的采纳是我们答题的无限动力。
打怪兽789
我这样理解:如果是沿用旧设备,先分析此方案有什么好处和不利。好处是不用筹集现金,直接用旧设备,同时非付现抵税部分还可以沿用以前的折旧额。不利的地方则是丧失了出售旧设备的机会成本。那么这个机会成本是多少?分两块:一块是可变现收入,一块是税金。收入即设备的现值,为资金流出项,税则是看卖亏还是卖赚。假定卖亏了,本来可以享受减税的,现在没卖,那这个可以少交的税就成了初始投资的机会成本,即资金的流出。反之则为流入项。还可以这样理解,既然是投资,不管是新购还是沿用旧设备,是不是都有初始投资额?那这个旧设备的投资额是多少?即把上面分析的机会成本换算成初始投资额即可得到。
bluelove1995
1、“可收回金额”是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其中,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但是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不包括在内。
(2)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就是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的“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2、可变现净值。也是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之一,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资产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托尼小吃货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可见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关键是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企业在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时,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为基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因此,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按照固定资产下列两个金额的较高者确定: 1、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简称为“销售净价”); 2、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