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4

姩姩洧悇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界对会计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红红黑黑

已采纳

(一)总目标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以帮助决策。(二)具体目标1、满足于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管需要。如资金委托人对受托管理层是否很好管理其资金进行评价和监督;工会组织对管理层是否保障工人基本权益的评价;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企业绩效评价和税收的监管;社会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职能的监督等等。2、满足于相关团体的决策需要。如满足潜在投资者投资决策需要;满足债权人是否进行借贷决策需要等等。

会计界对会计

200 评论(9)

winwing168

会计分成不同分支,其会计的目标也就不同,例如:财务会计,是对内,对外提供信息,帮助决策;管理会计,具体是提高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管理更具科学性,更规范化;成本会计,具体详细核算企业成本,控制成本,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达到利润最大化等等。但总体的会计目标就是:通过核算,找出和发现企业管理的漏洞,加以改进,使效益最大化。

342 评论(14)

花小卷2010

我国会计学术界对会计的职能,根据马克思“控制”和“总结”的论点,曾提出:二职能论(反映和监督);四职能论(反映、控制、监督和分析);五职能论(反映、分析、预测、决策和控制);五职能再加上监督职能,就成了六职能论。

321 评论(8)

神仙姐姐S

会计的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1) 提供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2) 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3) 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需要。

272 评论(13)

一起团购呀

(一)会计管理活动论在我国最早提出会计管理活动论的当属杨纪琬、阎达五教授。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他们做的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报告中指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会计不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而后两位教授对会计本质进行了深人地探讨,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的理论体系,在我国会计理论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杨纪琬教授为代表的“管理活动沦”学派主张把会计看成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从原始阶段“单式记账”下简单的计量、核查、比较,到工业革命后“复式记账阶段”下反映和监督,再到今天,“计算机会计”时代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会计无不体现它的管理本质。会计管理就是人们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管理的内容是对“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从而形成与传统的“技术会计观”相对的“社会会计观”。“管理活动沦”将会计提到与管理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了传统会计理论将会计看成是与管理活动相分离的一种提供数据或信息的纯技术方法的偏见,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了会计本质:会计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总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会计是人们自觉运用经济规律并通过一套特定的技术程式管理实际经济活动的一个社会环节。会计是人类进行经济管理的一种活动,既是客观经济范畴,又是经济管理方法。会计本身就具有经济管理的职能,会计应该具有主动地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监督或者管理的作用,即所谓会计管理。提供信息是手段,而控制、管理才是真正的目的。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14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