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5

邮政邮政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绿色会计的企业案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陳奕婷3144

已采纳

绿色会计初探 梁建美 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犹如一种双面镜,一面显现出现代经济社会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而另一方面却“照出了人类文明的病态”。面对大自然日益衰退的绿色,“绿色经济”应运而生从而带动了“绿色会计理论”的产生。世界会计学界已把解决“绿色经济”控制问题的重点放在具体核算与管理的研究方面并立足于微观的“绿色会计”计量与控制问题上。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初步探讨。 一、绿色会计的理论结构体系 绿色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和利用的成本费用,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自然资源环境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开展的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绿色会计也应当建立一个由目标、假设和原则组成的基本理论结构体系或者称为概念框架在这一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就可更好地开展会计实务的具体工作。 (-)绿色会计的目标 从绿色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绿色会计的目标应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调。在经济决策时考虑社会和环境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时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实际要求甚至可以用经济手段来实现环境保护。由此可见绿色会计的基本目标不宜定义为单目标,但也不是多目标的简单相加而是注重各个目标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多目标协调。 其二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有关的绿色会计信息,为各决策单位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帮助。绿色会计应披露的信息主要有1、环境成本2、环境负债;3、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4、报表中确认的环境负债和成本的性质5、与某一实体和其所在行业相关的环境问题的类型等等。 (二)绿色会计假设 绿色会计的假设应在全面坚持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基础上,赋予会计主体新的含义,将传统的货币计量假设改造为多重计量,并增加可持续发展假设和环境价值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一般而言,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该组织是指能够控制一定的经济资源并对资源的保管和运用承担一定的法律和经济责任的经济组织。将会计主体假设应用于绿色会计,在全面坚持原有精神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赋予其新的含义。首先,企业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决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上的人造资源,生态环境也是一种宝贵的经济资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用的环境资源也必须来自于法律、道德以及其它方面的对环境资源的责任。企业应该认真履行这种责任并将履行情况向有关方面作出报告。其次,会计主体虽然界定了会计核算和报告范围,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任何一个主体的活动都不可能与世隔绝。因为一个会计主体或一个经济主体自身的经济活动都会对社会的其它方面形成某种影响,这种影响经常被人们称为外部性。其中;对受影响者有利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正外部性;反之,则为负外部性。因此,在绿色会计中应用会计主体假设;就不仅要考核和报告主体自身的经济性,还要考核和报告一个主体对外的不经济性。 2、多重计量假设。所谓多重计量假设首先体现在绿色会计中应该同时采取货币和非货币两类计量形式。这是因为绿色会计核算内容既具有商品性而又不限于商品性很大一部分在计量上具有模糊性特征。若仅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故而绿色会计的计量单位应以货币计量为主;辅之以实物,与自然有关的指标甚至是文字说明。 3、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蕴含了大量对于生态环境的内容,它是对人类环境系统和经济环境系统的辩证关系的高度总结要求经济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能够实现的长期持续发展。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所包含的内在要求是绿色会计以及建立的基本前提;是我们构造绿色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根本性制约条件。 4、环境价值假设。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环境资源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形成的价值和价格;不属于传统会计核算范围。要进行绿色会计核算首先必须承认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它不适用于劳动价值理论,但适用于边际价值理论。 (三)绿色会计的基本原则 绿色会计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外部影响的内部化;社会性;法规性;一定的灵活性;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 二、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 由于绿色会计是会计学的独立分支;它与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相并立,有些要素相似甚至相同。在此,笔者只就一些特殊的事项予以介绍。 (-)资产类 ①旅游资源价值。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后产生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游览观赏价值、创汇创收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因此,旅游资源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具有经济价值。其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减少工业污染,充分合理地利用它还有利于加强各地、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②自然资源价值。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企业或个人无偿占有国家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的乱采、乱伐、乱用,浪费严重。事实上,自然资源的勘探、保护、恢复、更新或再生都凝结着人类劳动本身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应该计价核算。 (二)负债类 为了反映和监督环境保护费的计算和交纳情况应设置“应付环保费”账户它属于流动负债的范畴。下面笔者就不同环境收费情况,作相应的会计处理 (1)产量与排污量成正比或近似成正比。这里的排污量指向大气、水中排放有害物或超标热量、噪音等。经专门检测,按照对环境的有害程度来衡量。 某产品该批的污染成本=该产品产量×单位产量的排污量×排污收费的标准单价。 当产品生产完工后;借记“生产成本——直接污染”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 如果产品的产量与排污量不成正比;则应列入“制造费用”账户。 (2)使用污染品。使用某些物品也可能会排污购买这些物品除购价外,还应追加排污费直接计入购取成本。 某物品使用的排污费=该物品购买数量×该物品单位数量追加的排污费。 购买时;借记“原材料”(购价十排污费)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 销货单位则借记“银行存款”(售价十排污费)科目,贷记“销售收入”(售价)、“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 (3)人口排污费。每人每天都要排污水、悬浮固体等,所以应向住户和企事业单位收取一定的排污费。 某一期间人口排污费=这一期间人口数量×单位收费标准×该期间的时间。 收费时,借记“管理费用——人口排污费”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人口排污费”科目。 (三)成本费用类 在成本费用方面,笔者认为,绿色会计应当核算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包括环境成本、自然资源成本和安全成本等。 (1)环境成本。由环境污染补偿、环境损失、环境自理、环境保护维持、环境保护发展等成本构成。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成本是必要的投入,应列入财务成本,但对于由于违背资源利用原则,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等,在计算经营成果时,除以生态环境成本抵减收入外,还应以此为成本基数乘以环保税率、缴纳环保税。 (2)自然资源成本。由自然环境的勘探、开发耗竭补偿、超耗、地租成本构成。应以成本报减收入,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超定额消耗的,还应交纳资源税,此项税务支出作抵减企业利润处理如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处以罚款,在税后利润中列支。 (3)安全成本。由安全事故、安全工程、安全事故预防、安全维持等成本构成。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分别计入安全成本四个项目中,月终将所有核算安全成本账户的当月发生额全部转入相应的产品成本账户,对于重大事故损失,扣除赔款后,应冲减企业的利润。 三、绿色会计的报告问题 会计报告全面综合地反映会计核算内容;它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只反映本企业与外部团体的关系,而绿色会计报告应反映已耗所有资源的价值;它还应将外部经济吸引到本企业中来,我们首先考虑环境效益,编制报告时采用以下公式并编制相应的财务报表: SS)环境所产生的效益 B)环境改善而得到的效益 c)环境所造成的损失 r)资金贴现率 t)年数 社会环境影响报告表 社会收益合计: a.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b.捐赠 c.环境的改善 社会成本合计: a.使用产品和物料 b.使用其他资源 c.对环境的损害 企业盈余合计: 其他表格为资产负债表,可根据传统会计的资产负债表进行补充和修改,扩充为下列报表: 资产 负债 K社会资产 L训练投资 M K应付工资 L环境污染支出权益 K环境权益 L其他权益 合计 合计参考资料:

绿色会计的企业案例

116 评论(11)

快乐之光

请问有了吗 我想看看5555

220 评论(12)

百变粉豹子

绿色会计可持续发展论文:绿色会计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摘要: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以反映和控制企业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及环境保护活动为核心内容的绿色会计的引导。本文首先分析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企业实施绿色会计面临的难点问题,最后提出实施绿色会计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关键词:绿色会计 难点和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21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现代经济的繁荣景象,但同时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污染使得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平衡也受到了破坏等。因此,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我国应大力倡导绿色会计的理念,使企业快速建立起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及内涵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在1984年世界环境管理工业会议上提出来的,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企业就必须放弃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文明生产方式,进行严格的环境管理,才能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长期发展。由于这一理念的提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由此产生,所谓企业可持续发展,也称企业可持续成长,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既要考虑近期市场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又要考虑企业总价值的不断提高和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并且企业在实现效益、利润增长的同时,做到与人口、环境、生态相一致的发展。(二)绿色会计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绿色会计本身来讲,它是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提出的,也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会计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是全球最早推广绿色会计的国家,以企业为主导,政府协助,逐步实行绿色会计体系。日本也是绿色会计实行较早的国家,仅次于美国。早在1999年日本Fujitsu(富士通)电子集团成为了日本第一家使用绿色会计的企业,之后包括日本的IBM、NEC、SONY、RICOH和MATSUSH电子等20余家企业也开始实行,到2001年,日本约有1100家企业引入或正在研究引入绿色会计,比2000年一年就增加了150家。由此可以看出,绿色会计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要提高长远的经济效益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行绿色会计。(三)绿色会计是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企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绿色会计的引导和支持,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绿色会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环境成本的控制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环境成本的投入和收益往往不能在短期内实现平衡,会给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企业对环境成本并没有加以重视的原因。但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从长远来看,企业应该将环境成本的核算列入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系中,对环境成本信息进行计量核算,正确的对待企业面临的环境问题,才能最终保证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实施绿色会计面临的难点和问题在现阶段,绿色会计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其理论和实务的成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来阻碍绿色会计在企业的发展。现阶段,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理念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那似乎成了企业对外宣传的一种手段,而企业内部对环境成本的核算是否真的规范化,还有待考察。据调查,有相关数据表明,公众对企业的环保满意度由2008年的52.47分提高到了2009年的87.6分,在短短一年内,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企业对于环保的重视有了很大的突破,甚至由被动管理转为了主动管理。但这仅仅是从整体来看,如果经过仔细调查,不难看出,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合资企业相比,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是远远落后的,民营企业环保意识淡漠,国营企业的环保满意度下降,这说明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对环境成本的重视程度都是很低的,没有形成环境责任的理念。目前企业环境成本的现状是不容小觑的,近年来接连发生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就是对企业的一种警戒,必须对环境保护引起重视,严格规范的实施绿色会计。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让其真正融入到会计核算中。构建绿色会计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一)构建绿色会计科目传统会计的科目主要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等,目的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的财务信息,而企业对空气、水体等环境造成的破坏产生的资源环境要素传统会计往往不予考虑。这就是绿色会计所要核算和计量的自然环境的开发、维护及使用成本,包括其收益和补偿,是针对传统会计在核算过程中对环境问题的无能为力而产生的。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是在现有会计核算体系基础上所做的调整,增设了“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成本”等环境会计科目。1.绿色资产。绿色资产是指企业从已经发生的事项中取得或加以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能源、金属、非金属矿等自然资源性资产和土地、森林等生态环境资产。具体账户的设置应借记“绿色资产——X X项目”,来核算企业所拥有的绿色资产的总量,还需要贷记“绿色资产损耗”科目来计算企业绿色资产的损耗程度,从而得出会计主体的绿色资产净值。2.绿色负债。绿色负债的形成是由于企业以往的经营活动和其他事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所应当承担的责任,需要以资产或劳务进行补偿。绿色负债包括的内容和绿色资产是相对应的,具体要在绿色负债的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包括“应付环保费”“应付工资——应付环保人员工资”“应付环境补偿费”“应交资源税”等,来具体核算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绿色成本。绿色成本又称环境成本,是指在某一项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绿色成本包含的项目很多,例如,环境维护费、环境治理费、环境补偿费、环境罚款支出、排污费支出还包括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等等,一般应设置“管理费用——X X费用”科目进行财务处理。“环境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期末转入“本年利润”。(二)构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经济学家对环境成本的定义大体有以下四种:(1)因企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影响而引致的成本,这些成本在法律上并不要求企业负责;(2)企业因环境管制而导致的财务负担;(3)环境业绩的成本;(4)所有与环境管理相关的成本。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建立和实施环境成本的核算是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的环境成本信息。核算的内容应包含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和企业环境成本的记录报告。通过对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来进行环境成本的管理,有计划地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从而形成一种完善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目前,我国在环境核算的标准方面还是空白的,对企业来讲环境成本的核算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为企业控制环境成本,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三)构建企业环境效益评价企业绿色会计的实行必须依靠对企业环境效益作出正确的评价,由于企业的各项环境指标引起的经济价值难以量化,所以只能模糊的对环境效益进行评价。企业可以把被环境影响的各个领域根据属性进行分类,再把每项环境指标归属到每个领域中,从而进行定量的分析,实现对环境效益的科学评价。企业作为盈利组织,必须要考虑到环境效益的提高,所以只有对环境效益进行正确的评价,才能促使企业对环境问题引起重视,这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参考文献【1】余和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绿色会计[J],会计之友2008,11:34-35。【2】周英涛,论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科技资讯2008,36:126-128。【3】陶月英,我国绿色会计实施存在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122-123。【4】孙兴华,中国企业绿色会计指南初探[J],会计之友2008,10:4-6。

9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