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6

真真麻烦啊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必考题免税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童鞋哈哈

已采纳

【导语】众所周知,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型都是选择题,在初级会计考试里,《经济法基础》难度不大,理解记忆就可以,而《初级会计实务》一直都是难度较高的科目,并且不定项选择题是得分率最低的考题,所以难住了很多考生,导致了考试通过率不高,所以就需要大家在平时就练习起来,下面就带大家进行2021初级会计职称高频考题练习,赶紧练习起来吧。

1.下列( )平衡公式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权益

D.收入一费用=利润

1.答案:D

【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收入费用=利润”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2.某企业银行存款期初借方余额是220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100000元,货方发生额为98000元。那么,期末银行存款余额是( )

A.借方222000元

B.货方222000元

C.借方220000元

D.贷方220000元

2.答案:A

【解析】银行存款是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计入借方。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借方发生额一贷方发生额=220000+10000098000=222000元),故选A

3.下列经济业务的发生,可使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是( )。

A.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B.以现金发放应付工资

C.收到购货单位预付的货款存入银行

D.以资本公积转増资本

3.答案:C

【解析】A选项资产内部増减变化,资产总额不変变选项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C选项资产和负债同时増加;D选项所有者权益内部増减变化,其总额不变。故选C

4.一项资产减少的同时,引起另一方面变动的可能有( )

A.另一项资产增加

B.负债的减少

C.权益的臧少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4.答案:ABCD

【解析】一项资产减少的同时,会引起选项ABCD变动的可能。

5.收入可能引起企业( )

A.资产增加

B.所有者权益増加

C.负债增加

D.负债减少

5.答案:ABD

【解析】收入取得后可能表现为増加资产、减少负债、増加所有者权益。故答案为ABD。

以上就是2021初级会计职称高频考题练习,还给大家进行了具体的解析,希望大家赶紧学起来,当然,至于如何快速有效的复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还需要大家从前人经验中不断进行总结,祝大家成功!

初级会计必考题免税

343 评论(9)

三万英尺001

征收方式 :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

税款征收措施(★★★)

具体措施:核定、调整税额;责令缴纳并加收滞纳金;责令提供纳税担保;税收保全措施;税收强制执行措施;阻止出境。

【注意1】区分税款征收方式与税款征收措施:税款征收方式是征税的方法,税款征收措施是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的手段。

【注意2】区分税款征收措施与税务行政处罚:税款征收措施属于行政强制措施,是纳税人应履行的义务不履行国家采取的强制其履行的手段,并非处罚。

(一)核定、调整应纳税额(★★)(2014年多选)

1.核定应纳税额的情形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记忆提示】可以核定的情形要么没账要么相当于没账。

2.核定方法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2)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当其中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二)滞纳金(★★★)(11、13、14年单选)

1.计算公式

滞纳金=应纳税款×滞纳天数×0.5‰

2.滞纳天数

自纳税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至实际缴纳税款之日止。(算尾不算头)

【链接】票据法贴现期的计算: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算头不算尾)

【注意】滞纳金与实体法纳税期限的`结合考查。

(三)纳税担保(★★)(12年多选;14年单选)

1.担保方式

保证、抵押、质押

2.适用纳税担保的情形

(1)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之前经责令其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的迹象,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

(2)欠缴税款、滞纳金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

(3)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而未缴清税款,需要申请行政复议的。

(4)其他。

3.纳税担保的范围

税款;滞纳金;实现税款、滞纳金的费用。

【链接】票据法:追索内容

356 评论(13)

沧桑小脸

【导读】纳税调整是根据国家相关机构制定相关税法,对于企业所得税等进行调整,和利润总额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也是初级会计的重要考点,目前,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进行中,掌握考点也是初级会计考试成功的基石,因为知道和掌握了高频考点,我们就能更有效备考,也能更节约时间,当然这也和考生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虽然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的,下面就给大家带来2021初级会计《经济法》高频考点答疑:纳税调整,大家赶紧学起来。

【知识点】纳税调整

提问内容:间接法调增或调减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目的?

回复:

您理解下为什么进行纳税调整,纳税调整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而会计利润在计算过程中是不区分是否免税,是否能税前扣除这些因素的,就是用所有的收入减去所有的支出,以国债为例,国债利息是免税的,但是计算会计利润的时候国债利息的收入也是在其中的,那么交税的时候,因为国债利息不需要交税,但是会计利润中已经加入了,所以调减,再比如业务招待费,发生了10万,但是扣除限额是6万,也就是说,会计利润中10万的支出都减去了,但是算税的时候,税法规定,业务招待费只能减去6万,那么就是减多了4万,这4万是需要交税的,所以需要调增。

【例-单项选择题】甲公司2017年度实现利润总额30万元,直接向受灾地区群众捐款6万元,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向受灾地区捐款4万元。已知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的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甲公司在计算2017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捐赠额为()。

A.6万元

B.10万元

C.3.6万元

D.4万元

【答案】C

【解析】(1)直接捐赠的6万元不得扣除;(2)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的4万元,限额=30×12%=3.6(万元),当年准予扣除的捐赠额为3.6万元;(3)如果涉及“间接法”,本题纳税调增额=6+4-3.6=6.4(万元)。

以上就是2021初级会计《经济法》高频考点答疑:纳税调整,也是客观题的主要考点,当然会计科目也是必考考点,小编也给大家整理了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常见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表等等,希望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也要重点掌握,另外学习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祝大家考试成功!

8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