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妈妈0509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1、成本法的优点在于:投资账户能够反映投资的成本;核算简便;能反映企业实际获得利润或现金股利与其流入的现金在时间上基本吻合;与法律上企业法人的概念相符,即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是两个法人实体,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不会自动成为投资企业的利润或亏损。虽然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是被投资单位的股东,但并不表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能够分回,只有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这种权利才得以体现,投资收益才能实现;成本法所确认的投资收益,与我国税法上确认应纳税所得额时对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间是一致的,不存在会计核算时间上与税法不一致的问题;第六,成本法的核算比较稳健,即投资账户只反映投资成本,投资收益只反映 实际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2、成本法的局限性表现为: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停留在初始或追加投资时的投资成本上,不能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中的权益;当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投资企业能够支配被投资单位的利润分配政策,或对被投资单位的利润分配政策施加重大影响,投资企业可以凭借其控制和影响力,操纵被投资单位的利润或股利的分配,为操纵利润提供了条件,其投资收益不能真正反映应当获得的投资收益。3、权益法的优点在于:投资账户能够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中的权益,反映了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经济现实;投资收益反映了投资企业经济意义上的投资利益,无论被投资单位分配多少利润或现金股利,什么时间分配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份额或应当承担亏损的份额,才是真正实现的投资收益,而不受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4、权益法也有其局限性,表现为:与法律意义上的企业法人的概念相悖。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虽然从经济利益上看是一个整体,但从法律意义上看,仍然是两个分别独立的法人实体。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不可能成为投资企业的利润,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也不可能形成被投资企业的亏损。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前,是不可能分回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在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实现与现金流入的时间不吻合,即确认投资收益在先,实际获得利润或现金股利在后;会计核算比较复杂。
优氧V美
首先: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一:控制二:共同控制三:重大影响四:非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题中持股比例小于20%且属于股票,故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不能划分为第四类长期股权投资,而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1:购入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300 贷:银行存款 3002: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等 10 贷:投资收益 103:故期末余额=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余额=300万元
晚点寿司
2007年1月2日借:长期股权投资 4000贷:银行存款 40002007年末借:应收股利 200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借:长期股权投资 425 [1500-(2000-4000)/10]*25%贷:投资收益 4252008年4月2日借:银行存款 200贷:应收股利 2002007年1月2日借:长期股权投资 4000贷:银行存款 40002007年末借:应收股利 200贷:投资收益 2002008年4月2日借:银行存款 200贷:应收股利 200
我们的2016
你好。假设A公司持有B公司股权,账面余额25万元,无减值准备。B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A公司持股比例10%。A公司以其持有的该全部股权作为出资,投资入股C公司。C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A公司持股比例3%。不考虑相关税费。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相关会计处理为:1、A公司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30万元(1000*3%)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25万元贷:投资收益5万元2、B公司借:实收资本——A公司10万元(100*10%)贷:实收资本——C公司10万元3、C公司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30万元(1000*3%)贷:实收资本——A公司30万元另外,仍执行原企业会计准则(制度)(2005前)的有关企业,相关会计处理有别与上述处理,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沫沫晓七
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核算的情况下,只要是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企业持股以后的利润时的股利时才可以确认为投资收益,如果是持股以前的利润的股利是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 成本法下关于现金股利或利润核算的错误处理一、成本法下关于现金股利或利润的会计核算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通常按初始投资成本计量,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一般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成本法下,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成本法下现金股利的核算例:甲企业于2005年1月1日以100万元的价格购入乙企业60%的股份,同时支付相关税费3万元,款项均用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每年实现的净利润和次年初宣告发放上年的现金股利情况如下表。单位:万元注:2005年2月乙企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20万元属于乙企业2005年以前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根据上表资料,可得出甲企业投资的有关情况:根据上表资料,对甲企业每年的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1)2005年1月1日,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 103贷:银行存款 103(2)2005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12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4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0万元,符合第一种情况,所以,借记“应收股利”12万元,贷记“投资收益”0万元,借贷差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分录应为:借:应收股利12 贷:长期股权投资12(3)2006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36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5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18万元,符合第一种情况,所以,借记“应收股利”24万元,贷记“投资收益”18万元,借贷差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股利 24 贷:投资收益 18长期股权投资6(4)2007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58.8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6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48万元,符合第一种情况,应借记“应收股利”22.8万元,贷记“投资收益”30万元,借贷差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股利 22.8长期股权投资7.2贷:投资收益 30(5)2008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70.8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7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72万元,符合第二种情况,应借记“应收股利”12万元,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从购入以后已经冲减(12+6-7.2)10.8万元,因此应当全额将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冲回,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借方,按两者之和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其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股利12长期股权投资10.8贷:投资收益 22.8(6)2009年2月,累计已收现金股利100.8万元<从投资开始至上年(2008年)末投资以后累计应收现金股利108万元,符合第二种情况,应借记“应收股利”30万元,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从购入以后冲减的金额为0,所以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金额为0,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其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股利30贷:投资收益 3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