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babayue
商业企业成本结转方法商业企业核算的是商品的购进、销售、结存,没有生产过程的核算。所以,不需要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它有多种成本结转方法,包括售价金额核算法、毛利率法、进价金额核算法等。批发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加权平均或移动平均最好用。但对于经营商品品种繁多的企业,如果分品种计算商品成本,工作量将大大增加。由于一般情况下同类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因此,这样的企业采用毛利率法来计算结转既能减轻工作量,也能满足对存货管理的需要,记账凭证的附件也就是原始凭证是出库单。售价金额核算法——这是在实物负责基础上,以售价记账,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实物负责制。根据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经营的品种和地点,划分为若干柜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对其经营的商品承担全部责任。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的进、销、存一律按销售价格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反映售价总金额,明细分类账按实物负责人分设,反映各实物负责人所经营的商品的售价金额,在总账控制下,随时反映各实物负责人的经济责任。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由于“库存商品”账户按售价反映,而商品购进支付的货款是按进价计算的;因此,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以反映商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价,正确计算销售商品的进价成本。商品进销差价会计科目的应用①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②本科目可按商品类别或实物管理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③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A、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本科目。B、期(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公式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期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商品进销差价率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④本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4.加强物价管理。商品按售价核算后,如遇售价变动,就会直接影响库存商品总额,因此,必须加强物价管理,明码标价。5.健全商品盘点制度。“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按售价记账,没有数量控制,只有通过盘点才能确定实际数量,因此,必须加强商品盘点,才能检查库存商品账实是否相等及其实物负责人的工作质量和经济责任。 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减少工作量,是零售企业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账不能提供数量指标以控制商品进、销、存情况,一旦发生差错,难以查明原因。进价金额核算法——这是以进价金额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一律以进价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大类或柜组设置,对需要掌握数量的商品,可设置备查簿。3.平时销货账务处理,只核算销售收入,不核算销售成本。月末采取“以存计销”的方法,通过实地盘点库存商品,倒挤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本期进货总额-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节约人力、物力,但手续不够严密,平时不能掌握库存情况,且对商品损耗或差错事故不能控制,一般适用于鲜活商品的核算。商业企业会计分录:从事商品流通的库存商品的核算(1) 库存商品采用进价核算① 购入的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借:库存商品(按商品进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等(按实际应付款项)②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委托加工商品的实际成本借:库存商品贷:委托加工物资③结转销售发出商品的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2)采用售价核算的①购入的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借: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等(按商品进价与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合计)商品进销差价(按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②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借: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贷:委托加工物资(按委托加工商品的实际成本)商品进销差价(按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③销售发出商品,平时可按商品售价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月度终了,应按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借:商品进销差价贷:主营业务成本在存货基础管理比较规范的商贸企业,一般月未企业财务结转成本采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是将商品分类(按价格,性能,用途分类)后,按类别加权平均单价*销售总量计算结转商品成本,这种算法,简便,易操作。因此被商贸企业在结转成本是广泛运用。
朵朵陌上花
(1)月末应作暂估入库处理,例如: 借:库存商品—暂估库存商品 1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00再按此暂估价格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 贷:库存商品 100(2)待收到进项发票时先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暂估库存商品 100(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00(红字)再做相应的进货处理: 借:库存商品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应付账款) 117注:如果收到发票的成本与暂估的一致,则不需调整,如果暂估的少了,要按差额补结;如果暂估的多了,要按差额红字冲回。
coloredglaze
一、入库成本就是采购成本。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购入商品时:借:库存商品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二、出库成本(销售核算)销售发出的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可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毛利率法等方法计算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结转发出商品的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三、成本调整(进销差价)1、企业库存商品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该通过“商品进销差价”核算。2、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1)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2)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3、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月末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商品进销差价率“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四、成本维护一般是指对固定资产维护发生的费用。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