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6

李利李利5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要素计量通俗易懂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幸福的小猫zz

已采纳

1、会计要素的五种计量属性:(一)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或生产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的偿还负债与其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二)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重置成本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三)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四)现值也称折现值、贴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五)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公允价值定义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2、举例说明例如小明1年前买了一批材料,当时花了(1)10000元;如果现在小明购买同样的一批材料需要(2)12000元;如果小明将这批材料出售,卖出价款为(3)8500元(因为是旧材料);如果小明只是打算把材料卖掉,估计的售价为9000,支出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200元,则可变现的净值为(4)9000-200=8800元;如果小明准备2年后将它卖出,则预计可以收到的价款为(5)9000元。则(1)为历史成本,(2)为重置成本,(3)公允价值,(4)为可变现净值,(5)为现值

会计要素计量通俗易懂

289 评论(9)

海的晨宝贝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重置成本,就是现在重新购置同样资产或重新制造同样产品所需的全部成本。可变现净值(Net realisable value),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计算公式: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例: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O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 Y产品20台,每台售价10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95万元。估计销售每台Y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l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9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85万元。解析:产成品的成本=100+95=195万元,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20*10-20*1=180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0*10-95-20*1=85万元现值,就是一笔资金按规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在或指定起始日期的数值。例如,加利福尼亚州政府通过广告宣称它有一项彩票的奖金为一百万美元。但那并不是奖金的真正价值。事实上,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承诺在二十年内每年付款5万美元。如果贴现率是10%且第一笔账及时到户,则该奖金的现值只有468246美元。计算公式:现值=100万/1.1^20+100/1.1^19+100/1.1公允价值(Fair Value) 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351 评论(9)

nixiaoyanzz

我昨天买一斤白菜5元,放到烂了还是5元,这是历史成本。妈妈说烂菜就值1元,这是重置成本。我和菜贩谈5元价格是双方同意的,这是公允价值。下周5元白菜折到今天3元就是现值。5元白菜扣摊位费1元4元就是可变现净值。

146 评论(13)

lavender522

会计要素的五种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1、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2、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4、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5、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举例说明

例如小明1年前买了一批材料,当时花了10000元;如果现在小明购买同样的一批材料需要12000元;如果小明将这批材料出售,卖出价款为8500元(因为是旧材料);如果小明只是打算把材料卖掉,估计的售价为9000,支出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200元,则可变现的净值为9000-200=8800元;如果小明准备2年后将它卖出,则预计可以收到的价款为9000元。

则10000为历史成本,12000为重置成本,8500公允价值,9000-200=8800为可变现净值,9000为现值。

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在选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新会计准则充分借鉴并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即:

第一,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

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靠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

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会计计量属性

345 评论(13)

我是朱珠宝宝0

1、会计要素的五种计量属性:

(一)历史成本

又称实际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或生产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的偿还负债与其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

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重置成本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三)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四)现值

也称折现值、贴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

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公允价值定义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

2、举例说明

例如小明1年前买了一批材料,当时花了(1)10000元;如果现在小明购买同样的一批材料需要(2)12000元;如果小明将这批材料出售,卖出价款为(3)8500元(因为是旧材料);如果小明只是打算把材料卖掉,估计的售价为9000,支出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200元,则可变现的净值为(4)9000-200=8800元;如果小明准备2年后将它卖出,则预计可以收到的价款为(5)9000元。

则(1)为历史成本,(2)为重置成本,(3)公允价值,(4)为可变现净值,(5)为现值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1]

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是由哪些部分所构成的,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石,更是会计准则建设的核心。

资产

内容: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才能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特征: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另外,会计中入账的资产必须是可以可靠计量的。

资产通常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两大类,前者如货币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后者如长期投资、房屋设备等。根据经济周转特性的不同,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另外,根据特殊的目标,资产又划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等类别。

货币资金是指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保证金存款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以交易性为目的的持有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应向客户收取(但暂未收到)的款项。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商的款项。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125 评论(9)

西风华诞

历史成本:13年1月买一台设备10W,2月设备才运到到,如果2月这台设备涨价到了11W,那么会计会计在2月做账,按照历史成本力量,入账价值就是1月的10W,并非2月涨价后的11W。重置成本:就是重新购买同样货物的成本。1月购入设备一台10W,2月购入该设备要11W,那么这台设备的重置成本就是11W。可变现净值:1月购入的设备,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能卖多少钱。1月10W购进,现在3月你要卖出去,卖出去的时候你就会扣除设备的折旧(假如1W)或者还有其他相关费用,然后以9W的价格卖了出去,那么9W就是这台设备的可变现净值。现值:这是和终值对应的一个概念,假如5年后你的银行存款有100W,这个100W相当于你现在有多少钱呢?那么就需要求100W的现值是多少? 这个还需要银行利率等等。假如相当于现在你有98W,那么这100W的现值就是98W。公允价值: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大家公允的一个价格,比如一台设备大家都认为他10W,那么这10W就是他的公允价值。

36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