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49

chengjiebgjicom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关于初级会计实务的问题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瓜的小妞

已采纳

可以去上一节培训课,生活中也应该去看一些相关的内容或者购买一些书籍。可以买一个算盘。生活中也应该去练习自己数钞票的速度。扎实的学好基础。

关于初级会计实务的问题

83 评论(12)

renee的天空

会计新人实务成长没有老师带,这是会计行业的社会问题。现在会计从业人员也比较饱和,企业不愿招收没有经验的会计,老前辈也不太愿意带新人,这是现实问题,太多会计新人在这个问题上也很困惑与迷茫。你可以试试财税私人成长幕后顾问,私人成长幕后顾问较好地解决了实务没有老师带这一社会问题。一年私授完成三至五年的成长之路。

234 评论(15)

苦丁茶1苦丁茶

问题1:从会计角度: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因为所有权并未转移,不确认收入。 无偿赠送他人因为没有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确认人收入。 除了这两项外,其他的都确认收入。问题2:购进的货物用于 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属于进项税额转出范畴,不确认收入, 除了这几项外,其他的都确认收入。

216 评论(11)

瞪样的胖子

【导读】初级会计实务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四种题型,在备考过程中,掌握适当的答题技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帮助大家更加顺利的进行备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级会计实务题目特点及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选题:

单选题主要考察考生们的基础知识点掌握情况

出题形式:以文字表述为主,简单计算为辅

直接选择法:对于一些简单问题,直接就可以把答案选出来。

排除对比法:把自己能够确定的选项先排除,在剩下的几个选项中,进行对比着选择,找出两个选项的异同,最后再进行选择。

计算类的习题,如果能快速算出来,就算,如果一时半会没思路,就不要浪费时间了,记住题号,跳过,一会全部做完再回来看这道题。

单选题相对于其他题型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把书读透,把基础的知识记牢固,这样才不会在初级会计考试中,在单选题部分浪费太多时间。

多选题:

多选题相对单选题对综合能力的考察比较强

出题形式:根据单个知识点不同环节的会计处理设置选项、不同知识点涉及的相同因素综合考察、给出业务事项,设置不同的会计处理

多选题因为少选多选或错选都不得分,所以我们要在这上面多下功夫,因为一不小心就选错了,方法除了和单选题一样的直接选择法和排除对比法外,首先我们需要把题读懂,例如是让你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不能因为这种不仔细而丢分。

判断题:

错了倒扣分

基础不牢的同学在做判断题的时候往往都会被扎心,所以做这样题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如果真的不会,是可以空着的,以免倒扣分。

不定项选择题:

此题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出题形式:会涉及多笔业务,以计算题和会计分录为主

所以如果不确定的选项,宁可不选,不要太贪心,要稳中求胜。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初级会计实务题目特点及答题技巧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初级会计实务备考经验的相关内容,尽请关注环球快问。

297 评论(12)

恶魔漫步

1.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后,在提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的话 还要从新计算预计使用寿命吗?为什么。(平均年限法,每年折旧额不都是固定不变的吗?平均年限法为什么也要从新计算预计使用寿命?那样的话折旧额不就不一样了吗。)答案:如果说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了,就说明在预计的以后年份里给企业带来的利益的流入就只有减值以后的金额,那么就一定要按照新的价值和新的使用寿命来计提折旧及摊销了。2.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或年数总和法提折旧,如果提过减值准备后,在提折旧的话 应该怎么计算? 提减值准备后 年限就变了。我一直迷糊这个问题。。答案: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设备,原价550万,使用5年,有50残值,采用年数总和法,一年以后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是200,预计只能使用2年,残值不变50那么1年以后的账面价值是550-(550-50)/15*5=550-167=383但是可收回金额200计提减值准备383-200=183按照新的使用寿命2年,计提的折旧额(200-50)/3*2=100此时的账面价值383-183-100=1003.书上有一题:6.30日因自然灾害毁损材料50千克,材料购入支付增值税为2.38万。经保险公司核定赔偿10万,款项未收到,其余损失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前边算出来的加权平均单位是0.28万/kg)答案:分录是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50*0.28+2.38=14+2.38=16.38 贷:存货 14 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38借:营业外支出 6.38 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1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50*0.28+2.38=14+2.38=16.38书上答案是: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4 贷:原材料14(0.28*50) 这一步分录我感觉有问题,后边还应该加个 贷:应交税费——增(进项税额转出)2.38。大家认为呢?4.为什么发放产品要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而领用自产产品却不用确认收入?请问发放产品和领用产品什么情况下要确认收入。什么情况下 不确认,直接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增(销项税)。答案:按照规定自己生产的产品的话,只有离开企业菜肴确认收入,所以自己领用不用确认收入,但是需要结转增值税金但是如果是发给员工了,那就需要按照收入来确认,同事结转成本5.一般发放产品的时候 都要先确认成本费用。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为什么书上这题:职工食堂享受企业提供的补贴,领用自产产品一批,产品账面价值150,市场价格200 适用的消费税税率10%。 答案是直接 借:应付职工薪酬 204 贷:库存商品150 应交税费——增值(销)34 消费税20 ??? 不用先做一笔:借:管理费用 204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4 了吗??答案:你的这个分录是对的,只是书本上的分录是说领用的时候的分录,而你的是在说明结转到哪个分录,如果说按照完整性来看的话,你的分录加上书上的是正确的。6.为什么职工食堂领用原材料,不用确认收入 直接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答:职工食堂领用原材料,东西没有出去,说以还是不需要结转成本,但是需要结转增值税,如果说这个原材料捐赠了,那么就需要结转收入。7.可供分配利润中的 其他转入 具体包括什么?包括盈余公积补亏?借:其他转入?具体是什么问题?8.税后利润补亏 需要做分录吗? 实现利润分录是: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吗?借:不需要做分录,利润不亏是说的是在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可以调整应纳税所得额。9.出售原材料损失,影响什么? 是不是 主营业务成本大于收入就是出售损失?答案:出售原材料应该计入到“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对,成本大于收入就是损失。10.销售商品:售价100,税17,成本65。已于去年预收60,其余款项尚未结清。为什么分录是: 借:预收账款 117,而不是 借:预收账款60 应收账款57。 是不是都一样? 编资产负债表 数字也是一样的??答案:是这样的,在做分录的时候,如果刚开始核算的时候用的是“预收账款”,那么就需要把所有的相关分录都通过“预收货款”来核算,不能说一会用这个,一会用那个。实际工作你可以用“应收”,但是考试“预收账款”。11.跟上边一题有点相似了,自然灾害毁损材料,实际成本100万,进项税额17万,该材料未提减值准备,尚未批准。 为什么分录是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00 贷:原材料100 而不用把进项税做 进项税额转出处理??答案:我的记忆里面也是觉得应该是做一个分路把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不太清楚了。12.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不一样吧? 存货跌价准备 最多全部金额转回,而坏账准备 可以一直冲,更可以有负数。【我表达不出来 = =。】借:因为应收账款的坏账时在月底可以补提的。所以坏账准备可以有贷方余额。13.有一个分录,借 应付账款 30 贷 营业外收入 30 如果应付账款有年初余额100。 那么编资产负债表的时候,这个分录中的 30 是抵消 ,记应付账款700? 还是直接记 预付账款 30 呢? 借:应付账款的余额是100-30=7014.税前会计利润 仅仅是单指“利润总额”吗? 不包括“营业利润”吧。借:你看一下利润表的结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附加-三项费用-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172 评论(9)

矩阵时差

问题1里的全部是视同销售 确认销售收入问题2里购进的货物用于非应税 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 不属于视同销售,因为在用于这些项目的时候你的增值税已经交过了。用于非应税项目的需要进项税额转出

120 评论(14)

信息全无

其实学习财务我们要首先跳出财务先看业务,要先树立业务思维,比如你开一个小超市,我们要先明白要有店面,然后是进货,然后售货,这个过程产生了资产,负债等这六大会计要素,然后我们带着这六大要素学习后面的所有内容,比如说固定资产,那么他是资产,而对于一项具体事项他基本要经历期初账务处理,后续处置的处理,比如固定资产就有入账,计提折旧,然后有清理,所以学习实务要把握两点:一是业务思维,二是要把基础学习好。既然是实务,会计实务是一看就是偏实操的东西,与学偏理论的东西还不一样,那就是要通过做题来巩固,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点,来考查自己的知识点掌握如何。不能单纯为看书而看书。

在备考期间,大家要学会重视重点、难点,每门科目都有必考知识点,可以多看看历年的考试题,可能大多都只是改变了问题的形式,大体上还是一样的。充分并合理地利用自己时间,进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零基础的考生相比来说学习起来会有点困难,制定学习计划很重要,预习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所以自己将自己的学习分解到每个时间段中,明确自己每个阶段该学习哪个部分,甚至每一天该学习什么!打卡学习,将小目标一一攻克。在这期间,最忌讳的就是拖延!一定要拒绝拖延,坚持到底,若是自己还是不知道如何去复习,可以咨询身边考过的亲朋好友,来吸取相关经验。当然,备考时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切勿过度紧张,否则会影响备考状态。所以大家最好是把心态调整好,这样复习效果会好很多。

11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