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04

sky刘小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北师初级会计学答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qiao945

已采纳

大学生到底要不要考研?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适不适合;值不值得;可不可以。

一、适不适合

考研不是衣服,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是否考研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考研相当于私人定制,个人的处境、喜好以及选择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选择前一定要坦诚面对自己。第一,你的考研动机是什么?如果你是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想继续深造或者有特别心仪的学校、想发展的城市,又或者岗位需要,想考研提升等,那这是值得鼓励的,良好的动机是考研征途的美好开始。但如果你抱着大家考我也考、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更甚的为了逃避就业,那考研不适合你。第二,想清楚动机,后面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考不上,自己能不能接受这个打击,到时候有没有其他路可以走,家里支不支持自己考研等等。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还是想考,别犹豫,冲吧。

第二、值不值得

考研的好处我们都知道,考研可以改换专业,实现平台提升,增强就业优势,但我们也应该知道考研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很多大学老师建议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考研,也有的在大二就已经开始了,可想而知,考研要付出的时间还是很长的。而当你把时间放在考研上时,付出的时间慢慢变成沉没成本,你可能无法分出精力去实习,去写毕业论文。后续会有错失好的工作机会的可能,这是机会成本。学生应学会结合自己的实际衡量,考研和其它两者之间哪个更值得。

第三、可不可以

考研是场马拉松,比的不仅仅是知识储备、答题技巧、还有心里素质。我们要清楚考研的难度、流程、复试等,综合考虑自己可不可以考上。如果你是个爱学习的人,并且能耐住性子坚持学习,努坚信自己能考得上,那么,努力学习,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第四、总结

乙亥杂诗里有这样一句话:科以人重科益科,人以科传人可知。它的意思是科举考试因为它选拔出来的人才日后都担当重任,所以显得科举越发重要,但一个人如果这辈子值得称道的事只有他科举榜上有名,他能有什么出息也就可想而知了。与诸位共勉。最后祝各位考研人都能一举上岸。

北师初级会计学答案

137 评论(9)

鱼京自心

报考研究生考试,需要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在校研究生报考必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等条件。

基本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学历条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必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从开始准备到考研的流程如下:

1、选择学校和专业,很多考研的同学可能会看专业和学校,在众多的学校中要想好你的研究方向,不同的专业是可以跨报的但是要看学校的招生要求有没有专业限制。

2、复习备战,确定你考的专业科目后,需要好好的准备,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才能保证顺利通往象牙塔哦,外语和政治是两门必考的公共科目,外语可选英语或者日语,专业课要以你报的学校专业的考纲要求为准。

3、报名时间,考研是实行自主网上报名的,请关注官网的通知公告,全国研究生统考和所报学校开放研究生报名时间,都可以在官方的网站校网上查询到。一定不要错过,相关费用也要及时缴纳。

4、全国统考,每个考生的考点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它的考试地点大家要注意,提前做好准备,能踩点就先踩点,考完后可以适当估分也要想好是否调剂。公布分数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和家人商量思考接下来的步骤。

5、面试,通过笔试到达分数线后你便有了面试的机会,在面试前一定要想好如何应对导师的现场提问,还有你的外语口语也要有一定基础,部分高校的研究生选拔会看你的外语口语水平,可以在论坛上请教学姐学长。

96 评论(13)

足球大大

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本人是一名普通二本学校的应届生,本科期间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国才中级考试,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科研经历也不是很丰富,获得过一次省奖和若干校级奖项。

初试总成绩386,其中英语一72分,政治73分,数学三114分,工商管理基础127分。今年本专业的复试线是385分,我是压线进复试(并不在等额里),好在复试表现得比较好,成功逆袭上岸。

关于择校,北京师范大学并不是我的第一选择。在刚开始选择目标院校时,我其实是想考南京的某所双一流院校,并且已经购买了相关的专业课资料。但是在五月份左右,我更换了目标院校,选择了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我自己比较看重考研学校的招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985或者211。二是因为相比于财经类的院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工管相对比较冷一些,报考难度稍低。三是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且找到了本专业的学姐,了解到北邮经管学院并不歧视本科,十分公正,并且其专业课也不存在压分现象。

关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招生情况,北京师范大学近几年的复试线在370分左右,但由于22年报考人数增加,导致分数线升高,今年的复试分数线是385分,上线23人,录取18人,录取最低分386分,初试占70%,复试30%。

在这里想给大家两点关于择校的建议:1.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在我自己亲身体验之后,我深刻的感受到了选择大于努力。所以建议大家在选择目标院校时一定要谨慎,可以通过学校官网渠道多搜集信息,并且最好能找到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进行询问。2.在我看来,大多数考研的同学可能都有“名校梦”,但是由于考研越来越激烈,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来选择合适的学校。如果大家在前期对择校比较犹豫,建议可以先进行数学的学习,对大部分考数学的专业来说,都是“得数学者得天下”。如果感觉可以的话,可以冲一下名牌大学。

二.英语

考研英语分为完形填空(10分)、阅读理解(40分)、英译汉(10分)、新题型(10分)写作(10分+20分)这五个部分。

单词:不建议跟课程记单词。首先是因为很花时间,你用同样的时间用软件或单词书背单词可能效率能提高2-3倍。其次是因为看完一遍视频后能记住的单词很有限,可能一个小时的课下来你会发现有很多东西需要消化,并不是单纯的背单词。而且考研单词,除了写作文,其余的都只要会认、会辨别,不需要会默写,所以背单词讲究的是效率和重复,越是基础不好的同学就越要尽可能地多过几轮单词,认得越熟越好。

复习时长:每天30min-60min

书籍:红宝书等

语法:刘晓艳的语法课比较通俗易懂,其他老师的没听过所以暂不做推荐,可以自行了解。学语法可以帮助我们划分句子结构,从而弄懂句子含义,否则在做题时阅读长难句出问题(阅读理解很喜欢在长难句处出题)。

复习建议:视课程时长而定,建议每次学习1-2个课时。

书籍:跟谁的课就看谁的讲义

真题—这一部分分题型讲

1、完形填空:也是看的刘晓艳的课,依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老师。完形填空的关键在于词汇量,所以背单词真的很重要,前期词汇量不高的时候这部分正确率一定不高,后期会慢慢好转。而且近几年的完形填空有变容易的趋势,所以做题正确率不高时不用太焦虑,继续背单词就好了。

2、阅读理解:只建议看唐迟的阅读课,搭配黄皮书使用效果最佳。阅读是考研英语的重中之重,得阅读者得天下不是徒有虚名。每次做阅读时不要贪多,每天最好不要超过两篇。做阅读养成好习惯很重要,做的过程中要注意标记生词和长难句,做完后可以先对着黄皮书看解析,再去看唐迟的讲解。

3、新题型:推荐刘琦老师,她的方法很实用。新题型的做题要点就是要理清上下文之间的关联,没掌握技巧的同学很有可能在这上面吃亏。

4、翻译:推荐唐静老师,他很专业,而且会分每个点的得分,同时也会告诉你翻译的思路。我的建议就是除了看老师的课,平时自己也可以积累,比如做阅读时就可以训练自己的翻译能力。

5、作文:推荐王江涛的作文课。平时很少英语写作的同学一定要多背范文,在背范文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为自己积累素材,也能记住不少单词,写作文需要用到的单词就是在这个阶段积累。作文可以从暑假就开始有意识地背一些范文,比如一天一篇小作文或两天一篇大作文。

复习建议:做真题无需太早,把技巧课看完之后再动手也不迟。开始真题后每天建议一篇阅读+一篇其他题型

复习时长:2hour

书籍:黄皮书、唐迟的《阅读的逻辑》、王江涛的作文书

三.政治

政治这门课大家的分歧很大,所以我也不给大家什么建议了,简单叙述一下自己的情况以供参考:

政治我是8月中旬开始学习的,本人是理科生,高一之后从来没有接触过政治,所以在学考研政治之前没有任何底子。

我刚开始是跟的徐涛的强化班,大概每天听两个小时左右的课,听的时候感觉很好,可是第二天就会发现什么都记不住,并且在10月份之前没有做过任何政治题。在听完强化班之后,我开始刷1000题,错的很多,刷了一半多就放弃了。

大概在10月底,我开始跟着腿姐上技巧班,感觉很不错,这时才开始慢慢掌握做题的规律,刷题的正确率也不断提高,所以后期我一直跟的腿姐。

肖四和肖八我想就不用多说了,基本上每个考研的同学都人手一本,而且确实每年都能压中很多题。因为肖大大的书出的都比较晚,所以只要出了大家就可以买。后期大家只背肖四的话,我认为上60分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

由于北京地区每年都是报考的大热门,所以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压分现象。如果大家想考70+的话,建议不能只背肖四和肖八,还是要去刷题。

四.数学

数学的重要性我想不用多说了,对比这几年工管上岸同学的数学成绩来看,一般都是集中在110分左右,所以如果数学能考到125+的话,将对总成绩有非常大的裨益。

我开始准备考研是在去年的春节过后,可以说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数学。在7月份之前都是打基础的阶段,这几个月的时间一定要扎扎实实的学习基础知识,不要去做难题。

数学三包括高数、线代和概率三大板块,我分开来说。

(一)高数

高数是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数学三大概能占到60%左右,所以最需要下功夫学习。6月中旬之前,建议大家可以只学习高数基础部分。前期大家可以去试听一下汤家凤、武忠祥、张宇老师的课,他们教的都非常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来进行选择。在这个阶段大家可以搭配1800题或者660这两本习题册。1800的题型比较全面,题量大,并且有一部分难题,这部分难题大家可以先不做。660的难度适中,题型比较新颖。6月下旬到9月底,可以开始进行高数的强化,我强化阶段跟的是武忠祥老师,武老师讲课非常细致认真,基本上每一个点都能讲到。这一阶段我是做的武老师配套的

强化练习册。10月一直到考试,可以开始做高数的考研真题,每一道题所归属的题型都要熟练掌握,因为考研数学的重点题型重复考察的概率非常大。

(二)线代

线代的学习可以在7月份开始,我一直跟的李永乐老师,李老师是大家公认的“线代王”。只要踏踏实实的跟着李老师上课,我相信大家的线代是很有可能拿到满分的。线代的习题我做的是660+李老师配套的习题。线代的题型比较固定,并且难度不大,不需要像高数一样刷很多题,但是要熟练掌握线代里的重点原理,不能死记硬背。

(三)概率

概率的学习可以在9月底开始,我跟的余丙森老师。和线代一样,概率的难度也不大,我只做了余老师配套的习题册。

另外,我还有以下几点建议:1.考研数学的真题时效性非常低,因此,即便是20年之前的考题也不会过时,任何辅导资料都比不上真题。所以,在进行完强化阶段的学习之后,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做真题。2.在11月份,各个老师都会出一些模拟卷,模拟卷的难度是远远大于真题的,所以做模拟卷不会很正常,大家不必过分担心。并且,不是所有的模拟卷都要做,我认为质量比较高的模拟卷:李林的6套卷和张宇的8+4。

3.在考前8天左右,建议大家不要做新题了,一定要去看错题。所以,在平时学数学时就要有意识的整理错题。4.考试时大题即使不会做也要写上过程,甚至可以把和这个题有关的知识点写上去,千万不能空着,有过程分!!!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一对一私人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五.工商管理基础

专业课分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四个题型。参考书目官网上并没有明确给出,一般我们以罗宾斯的《管理学》(13版)为主,辅助周三多的《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5分/个*7=35分)

名词解释一般都可以在书上找到答案,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名词,不会太偏,大概写4-6行。

(二)简答题(10分/个*4=40分)

注重基础,这个部分喜欢考xx的过程、步骤。简答题一般是采用总分的模式进行作答,大概写5-7行。

(三)论述题(15分/个*2=30分)

论述题一般用总分总的形式分段作答,大概写一页半。论述题基本上都是大纲里给出来的,不属于发散思维,只需要按照自己背的框架展开即可。

(四)案例分析(15分/个*3=45分)

一般是三问,前两问都是书上的知识点,并不发散,只需要将知识点和案例稍加融合即可。第三问可能会比较发散,但是也会涉及书上的理论,并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要尽可能多写。

专业课的分数大多在110-120分。总的来说,专业课的难度中等偏下,只要好好看书知识点应该都会,但是书写量巨大,基本上三个小时不能停笔才差不多可以写完,所以大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前面分值小的题不要浪费太多时间。

由于我本科学习过管理学,所以我大概是在8月份买的学姐的资料直接背诵,到考试一共背诵了三遍,考的题目基本都见过,所以写的比较顺利,考的分数也相对理想。

六.复试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复试的参考书是《工业技术经济》(傅家骥主编,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和《通信市场营销学》(胡春人民邮电出版社)两本,复试内容为中英文自我介绍、政治问题、个人问题和专业课问题,共20分钟。复试题目现场抽取,每个类型的题目分布较为均匀。

七.总结

很感谢你能刷到这篇帖子并且耐心的看完。刚开始选择考研这条路时,或许你会和我一样,对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感到焦虑和不自信,但是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坚定的踏上这条漫长的考研路,并且顺利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是在去年三月份正式开始学习的,整整一年时间,每一天我都在认真学习。我见过天微亮时的星辰和夜晚皎洁的月光,每一天睡觉前躺在床上,我都可以问心无愧的说对得起自己。我的学习时间一般稳定在早上6点到晚上11点,我喜欢自己一个人骑着小蓝从宿舍到教学区,没有周末,没有假期,没有经常聊天的研友。我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我喜欢这样专注的去做一件事情。考研的每一天都历历在目,现在想想,虽然过程很苦,但结果很甜,但这段日子会是我最珍贵的回忆。

这篇帖子是我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一点经验,大家可以有选择性的参考,不管是谁的经验,大家都不能完全学习,要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希望学弟学妹的名字明年也会出现在报考学校的录取名单上。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也可以随时问我,我一定知无不言。要记住,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做数。

215 评论(12)

美食风中沙鸥

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考研有很多情况

如果在高考失利,确实需要一个翻盘证明自己的机会,那么一定要把握住考研。如果大学学的专业在求职上不是很占优势,那么跨专业考研也是一个机会,提升自己的技能和本领,在求职市场上更有优势。也有的人是为了让自己的学历更高,在专业领域上获得更高的成就,例如科研大佬,最后进军中科院,创新国家的发展。

也有的人不适合考研

对于学习真的丧失了兴趣,或者是想尽快积累社会经验,赶紧工作挣钱。考不考研没有对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走到道路。每一条路都是艰辛的,但是前途都是光明的。

漫画家蔡志忠十五岁时,也就是初中二年级,靠自己的努力击败了另外二十九名应征大学毕业生,进入了光启社。后来编辑问他:“你怎么那么笃定我们会要你这么个没文凭的人?”他说:“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人适合做总统,有人适合扫地。如果适合扫地的人以做总统为人生目标,那只会一生痛苦不堪,受尽挫折。我知道自己能画,也喜欢画,所以我就适合做一个画漫画的。

457万,这是今年全国考研报名的人数,相比去年,整整增加了80万。

随着大家受教育的比重增加,学历也普遍上升,今年出现了考研热。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我看到很多复习背书到11点的同学,非常努力。光有信心是不可以的,还需要四年的踏实学习和对目标的努力进取。有很多同学盲目选择院校,最后考研失败,又不打算“二战”,那么他白白浪费了求职的好机会,实习的经验变成“0”。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252 评论(13)

carefreeyu

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

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扩展资料:

报考分类

1.非定向指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   。

2.定向培养研究生,是指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  。

资助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奖助工作,将建立健全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作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重要部分。近两年,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研究生奖助政策。

具体包括:《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奖助工作的通知》(财教【2013】221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财教【2012】342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财教【2013】219号)、《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财教【2013】220号)。至此,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健全。

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等政策措施  。

根据《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获得资助的研究生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因此,统招生中只要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都可以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在职研究生不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

参考资料: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百度百科

119 评论(13)

不老的传说kz

这个没有定论,看个人,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路,属于自己的路适合自己的路就好。读研对某些人来说是好事,对一些人来说,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大学生的选择面很广阔,考研只是这其中一个小的选择而已。不要听别人说什么不考研,就找不到工作的鬼话。我这里有一个数据,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数字,从2001年的114万人,到现如今最新的数据,2016年的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了惊人的765万,几乎是7倍,这么多大学生,而且每年还都在不断增加,每个人都去考研是不现实的事情,而且也是不合理的。据统计,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增加,但是有一个就是不变的,考研的人数大概占总大学生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虽然每年报考的人很多,但是录取下来的并没有多少。

考研就是我们说的考取研究上资格,也叫硕士。他是一个研究型的,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也许毕业后,就业更为合适,在职场中你会混的如鱼得水。还有就是,很多人觉得自己这么快就工作,没有考研以后混的好,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国著名的电商京东老板刘强东就是本科毕业,依旧创造了这么伟大的企业,如果感觉知识不够,可以之后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学习。还有淘宝的创始人马云,同样是本科毕业,所以,今后混的如何,与考不考研没有太大的关系。

现如今的社会政策,给了中国本科大学生很多的选择,创业就是现如今最热的选择,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想法,去开展自己的事业。而且还有很多优惠的政策的支持,所以,大学生的选择还是很多很丰富的。

22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