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猫墙纸
常用的物业会计分录有 一、常用的会计科目:(一)预收帐款1.本科目核算企业按合同规定向有关单位和个人预收的款项,如企业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公共卫生清洁、公用设施的维修保养和保安、绿化等预收的公共性服务费等。2.企业向有关单位和个人预收的款项, 借记“银行存款” 科目,贷记本科目;收入实现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有关单位和个人补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退回多付的款项,作相反会计分录。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公司,也可以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不设本科目。3.本科目应按有关单位和个人设置明细帐。4.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 反映企业向有关单位和个人预收的款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应由有关单位和个人补付的款项。(二)代收款项1.本科目核算企业因代收代交有关费用等应付给有关单位的款项,如代收的水电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电话费等。企业受物业产权人委托代为收取的房租等,也在本科目核算。2.企业收到代收的各种款项时,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本科目;交给有关单位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取代办手续费等服务收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收入”科目。3.本科目应按代收代交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4.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代收款项。(三)其他应付款1.本科目核算企业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入住时或入住后准备进行装修时,企业向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收取的可能因装修而发生的毁损修复、安全等方面费用的保证金等。2.发生的各种应付、 暂收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3.本科目应按债权人或应付、 暂收款项的类别设置明细账。4.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其他应付款。(四)代管基金1.本科目核算企业接受委托管理的房屋共用部分、 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2.企业收到代管基金时, 借记“银行存款--代管基金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收到银行计息通知,属于代管基金存款的利息收入,借记“银行存款--代管基金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1.本科目核算企业因代收代交有关费用等应付给有关单位的款项,如代收的水电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电话费等。2.企业取得的各项收入,应按下列原则确认:企业应当在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物业大修收入应当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企业与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双方签订付款合同或协议的,应当根据合同或者协议所规定的付款日期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3.企业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公共性服务、公众代办性服务以及特约服务而取得的物业管理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经营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房屋、建筑物和共用设施取得的物业经营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承接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大修工程,工程完工,其工程款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进行转账,借记“代管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4.本科目应按经营收入的种类设置明细账,如“物业管理收入”、“物业经营收入”、“物业大修收入”等,其中“物业管理收入”,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管理需要,按照物业管理收入的组成内容(如来源渠道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5.期末, 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五)经营成本1.本科目核算企业物业管理、 物业经营、物业大修等应结转的经营成本。企业所属物业管理单位在经营中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及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水电费、取暖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通讯费、交通运输费、租赁费、财产保险费、劳动保护费、保安费、绿化维护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费用等间接费用,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2.企业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公共性服务、公众代办性服务及特约服务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直接记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材料”、“应付账款”等科目。企业经营物业应付给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租赁费、承包费等,直接记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代管基金”或”应付账款”科目。月份终了,企业应及时结转已完物业工程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物业工程”科目。3.本科目的明细核算应与经营收入的明细核算相对应。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六)物业工程1.本科目核算企业承接物业工程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企业对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管理用房、商业用房进行装饰装修发生的支出,也在本科目核算。2.企业承接的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工程发生的各项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材料”等科目。工程完工,其工程款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进行转帐,借记“代管基金”科目,贷记“经营收入——物业大修收入”科目;结转已完物业工程成本,借记“经营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对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管理用房、商业用房进行装饰装修发生的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材料”等有关科目,工程完工结转成本,借记“递延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3.本科目应按工程项目设置明细帐。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在建工程的实际成本。5.企业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增设相应的科目。(七)经营收入1.本科目核算企业在物业管理(主营业务)活动中,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维修、管理和服务等劳务而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物业管理收入、物业经营收入和物业大修收入。物业管理收入是指企业向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收取的公共性服务费收入、公众代办性服务费收入和特约服务收入。物业经营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房屋、建筑物和共用设施取得的收入,如房屋出租收入和经营停车场、游泳池、各类球场等共用设施收入。物业大修收入是指企业接受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委托,对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大修取得的收入。2.企业取得的各项收入,应按下列原则确认:企业应当在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物业大修收入应当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企业与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双方签订付款合同或协议的,应当根据合同或者协议所规定的付款日期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3.企业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公共性服务、公众代办性服务以及特约服务而取得的物业管理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帐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经营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房屋、建筑物和共用设施取得的物业经营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承接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大修工程,工程完工,其工程款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进行转帐,借记“代管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4.本科目应按经营收入的种类设置明细帐,如“物业管理收入”、“物业经营收入”、“物业大修收入”等,其中“物业管理收入”,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管理需要,按照物业管理收入的组成内容(如来源渠道等)设置明细帐,进行明细核算。5.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表哥很内涵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8]49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现在还在用,没有作废,制度里面有各自的科目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 编号 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101 现金 102 银行存款 103 有价证券 104 暂付款 105 库存材料 106 固定资产 二、负债类 201 应缴预算款 202 应缴财政专户款 203 暂存款 三、净资产类 301 固定基金 303 结余 四、收人类 401 拨入经费 404 预算外资金收入 407 其他收入 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序号 编号 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1 101 现金 2 102 银行存款 3 105 应收票据 4 106 应收账款 5 108 预付账款 6 110 其他应收款 7 115 材料 8 116 产成品 9 117 对外投资 10 120 固定资产 11 124 无形资产 (二)负债类 12 201 借入款项 13 202 应付票据 14 203 应付账款 15 204 预收账款 16 207 其他应付款 17 208 应缴预算款 18 209 应缴财政专户款 19 210 应交税金 (三)净资产类 301 事业基金 302 固定基金 303 专用基金 306 事业结余 307 经营结余 308 结余分配 (四)收入类 401 财政补助收入 403 上级补助收入 404 拨入专款 405 事业收入 409 经营收入 412 附属单位缴款 413 其他收入 (五)支出类 501 拨出经费 502 拨出专款 503 专款支出 504 事业支出 505 经营支出 509 成本费用 512 销售税金 516 上缴上级支出 517 对附属单位补助 520 结转自筹基建
雨林之声
会计分录大全(会计人员必备) 会计分录大全 一、资产类 一、现金 1、备用金a、发生时: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或直接设备用金科目) 贷:现金 b、报销时: 借:管理费用(等费用科目) 贷:现金 2、现金清查a、盈余借: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查明原因: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 其它应付款一应付x单位或个人 b、短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现金 查明原因:借:管理费用(无法查明) 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承担责任)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3、接受捐赠 借:现金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收货币性资产价值 缴纳所得税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收货币性资产价值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二、银行存款 a、货款交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现金 b、提取现金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三、其他货币资金 a、取得: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等) 贷:银行存款 b、购买原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其他货币资金-(明细) c、取得投资: 借:短期投资 贷:其他货币资金-(明细) 四、应收票据 a、收到银行承兑票据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b、带息商业汇票计息 借:应收票据 贷:财务费用(一般在中期末和年末计息) c、申请贴现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贴现息-本期计提票据利息) 贷:应收票据(帐面数) d、已贴现票据到期承兑人拒付 (1)银行划付贴现人银行帐户资金借:应收账款-x公司 贷:银行存款 (2)公司银行帐户资金不足借:应收账款-x公司 贷: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帐户资金不足部分) e、到期托收入帐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f、承兑人到期拒付 借:应收账款 (可计提坏账准备) 贷:应收票据 g、转让、背书票据(购原料)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收票据 五、应收账款 a、发生: 借:应收账款-x公司(扣除商业折扣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b、发生现金折扣: 借:银行存款(入帐总价-现金折扣)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x公司(总价) c、发生销售折让: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应收账款 d、计提坏账准备 (备抵法) 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贷:坏账准备 注:如计提前有借方余额,应提数=借方余额 本期应提数; 如计提前有贷方余额,应提数=本期应提数-贷方余额(负数为帐面多冲减管理费用)。 e、发生并核销坏帐: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f、确认的坏帐又收回 : 借:应收账款 同时: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会计》与《税法》坏帐准备计提基数的区别: a、会计:“应收账款” “其它应收款”科目余额,不论是否购销活动形成 b、税法:“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科目余额,仅限于购销活动形成的 六、预付账款 a、发生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b、付出及不足金额补付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预付账款 银行存款(预付不足部分) 注: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七、存货 1、存货取得 a、外购 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等) b、投资者投入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c、非货币性交易取得 (1)支付补价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银行存款(支付的不价和相关税费) (2)收到补价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补价收益=补价-补价/公允价*帐面价-补价/公允价*应交税金和教育费附加 d、债务重组取得 (1)支付补价借:原材料(应收账款-进项税 补价 相关税费)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补价 相关税费) (2)收到补价借:原材料(应收账款-进项税-补价 相关税费) 银行存款(补价)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相关税费) e、接受捐赠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银行存款(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税费) 月底: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贷: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处置后: 借: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存货日常事务 a、在途物资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 b、估价入帐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估价 注:本月未入库增值税不得抵扣 c、生产、日常领用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等) d、工程领用 借:在建工程(或工程物资)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e、用于职工福利 借:应付福利费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计划成本法 a、入库 借:原材料(等) 贷:物资采购(计划成本) b、付款、发票到达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c、月底物资采购余额转出 借方(超支):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物资采购 贷方(节约)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计划成本=实际入库数量(扣减发生的合理损耗量)*计划价 实际成本=包含合理损耗的购货金额(即发票价)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差异 本期差异)/(月初计划成本 本期计划成本) d、分摊本月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等, 或-) 贷:材料成本差异( 或-) 消费税计税价格=(发出材料金额 加工费)/(1-税率) 增值税=加工费*税率 d、转回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委托加工物资 9、盘存 发生盈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盘亏) 借:原材料 贷: 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盘盈) a、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b、盘亏 借:管理费用(因计量、日常管理导致的损失) 其他应收款-x个人 其他应收款-应收x保险公司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存货期末计价 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a、计提跌价准备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低价准备 贷:存活跌价准备 b、市价回升未到计提前存货帐面价值,部分冲回 借:存活跌价准备 贷: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低价准备 c、市价回升高于原帐面价值,全部冲回,不得超过原帐面价值 借:存活跌价准备 贷: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低价准备 11、因销售、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上期末该类存货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上期末改类存货的帐面金额*因销售、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而转出的存货的帐面余额 八、短期投资 1、取得时 借:短期投资 应收股利(垫付的股利,已宣告未分派的股利) 贷:银行存款 2、收到投资前宣告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3、取得后获取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投资 4、计提跌价准备 借:投资收益-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5、部分出售 借:银行存款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出售部分分摊额,也可期末一起调整) 贷:短期投资 投资收益(借或贷) 5、全部出售、处理 借:银行存款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贷:短期投资 投资收益(借或贷) 九、长期股权投资 1、成本法 a、取得 (1)购买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 应收股利(已宣告未分派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 (2)债务人抵偿债务而取得 a、收到补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补价) 银行存款(收到补价) 贷:应收账款 2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 贷: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3处理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b、投资公司 1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被投资公司确认资本公积*应享有份额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6)被投资公司增资扩股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被投资公司确认资本公积*应享有份额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7)被投资公司接受其他单位投资产生的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同上) (8)专项拨款转入(同上) (9)关联交易差价(同上) (10)投资差额摊销(期限:1、合同约定投资期限,按此期限;2、无规定不超过10年)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11)被投资公司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例:发现某办公用设备未提折旧) 分录中12 3代实际金额 a、被投资公司 1)补提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 贷:累计折旧 2)调减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所得税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 3)减少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2-1 4)冲回多提公积金 借:盈余公积-法定公积金…………………按调整年度计提比例*3 -法定公益金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 调整后减少未分配利润(净利润)=3-4 b、投资公司 1)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上 3-4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2)若与被投资公司所得税率相同所得税不作变动 3)冲减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冲回多提公积金 借:盈余公积-法定公积金 -法定公益金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 调整未分配利润(净利润)=5-6 3、权益法转成本法(资本公积准备不作处理) a、出售、处置部分股权(导致采用成本法)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投资收益(借或贷) b、转为成本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成本法投资成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权益法下帐面余额 长期债权投资-x债券投资(溢价) d、可转换公司债券 (1)取得时借:长期债权投资-x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溢价) 贷:银行存款 (2)计提利息借:长期债权投资-x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3)转换时(本例成本法)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若为短期持有,借:短期投资) 贷:长期债权投资-x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溢价)..未摊销部分 (应计利息) e、各投资项目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xx投资损失 xx投资减值准备 贷:xx投资(全部处置全部转出,部分出售部分转出)………帐面数 贷:投资收益-xx投资收益 注意: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接收非现金资产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f、投资减值准备 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借:投资收益-xx投资跌价准备 贷:xx投资跌价准备 十一、委托贷款 1、计提利息 借:委托贷款-利息 贷:投资收益-委托贷款利息收入 2、到期利息未收回,全部冲回,做1相反分录 3、年终计提减值准备 借:投资收益-委托贷款减值 贷: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十一、固定资产 1、取得 价值构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价款(含增值税) 运杂费 包装费 安装成本 税金(资本化的)借款利息 外币借款折合差价 分摊的工程人员工资 专业人员服务费 其他间接费用(契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 a、外购不需安装的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b、外购需安装的 (1)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买价、运杂费等) (2)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安装费等) (3)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结转 c、自行建造 (1)购买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含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领用工程物资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3)领用本企业产成品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帐面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4)领用本企业外购原材料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工程物资转做企业存货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工程物资 (6)联合试车发生费用借:待摊费用……………………一年内摊销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 原材料…………使用本企业外购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应付工资……………应支付的工资 (8)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7)完工交付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8)改扩建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9)改扩建变价收入借:营业外收入 贷:在建工程 (10)参照预计可收回净额①与改扩建(原成本-累计折旧)②熟低确认新的投资成本 借:固定资产 营业外支出………②>;①时 贷:在建工程 c、投资者投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 d、债务重组 (1)收到补价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固定资产 贷:应收账款 (2)支付补价借:固定资产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d、非货币性交易换入(举例) (1)收到补价 确认的收益=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换出资产)帐面价 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应交税金和教育费附加 借: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2)支付补价借: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银行存款 e、接受捐赠 (1)借:固定资产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 (2)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f、无偿调入(按调出单位帐面价值 相关税费) 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银行存款 g、盘盈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 入帐价值:1)市价-依新旧程度估计的损耗 2)预计未来现金流量(1不可使用情况下) (1)借: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清理 f、盘亏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g、出售、报废 (1)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税率5%) }……………发生的清理费用 5、期末计价(重难点,书本提及较少,注意符合计提减值的条件) 已固定资产帐面价值比较“可收回金额” 孰低法计减值准备 (1)发生减值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以后期间“可收回金额”恢复 a、价值恢复后仍低于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固定资产至本期的帐面价值,因提减值准备造成的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累计折旧与提取减值准备后计提的累计折旧的差额,全部补提。影响的损益(营业外支出贷方)=恢复的市值-当期帐面数 b、价值恢复后若高于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固定资产至本期的帐面价值,因提减值准备造成的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累计折旧与提取减值准备后计提的累计折旧的差额,全部补提。影响的损益(营业外支出贷方)=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当期价值-当期帐面数 bbs.xuekuaiji.com 会计分录(科目)变化大盘点 1.“现金”科目变为“库存现金”科目。 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3.新准则取消了“应收补贴款”科目,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4.“物资采购”科目变为“材料采购”科目。 5.“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 6.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7.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8.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9.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0.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11.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2.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13.新准则取消了“应付短期债券”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4.“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15.“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为“应交税费”科目。 16.新准则中设置的“预计负债”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7.“盈余公积”科目取消了法定公益金有关的核算。 18.新准则增设了“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本公司股份金额。 19.新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20.新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21.“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变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2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变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23.“营业费用”科目变为“销售费用”科目。 24.新准则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25.“所得税”科目变为“所得税费用”科目。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