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5

刺xin的刺刺儿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预算工作原理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纯爱火乐

已采纳

预算会计是对政府预算资金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所实施的一种管理活动,是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用来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反映和监督。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专业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其执行机构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机关。其核算对象是各级政府总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结余·以及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

财务预算编制主要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根据公司的业务预算和人力资源部充分沟通,预计公司各部门所需重新招聘的人员及相应的工资支出情况。大部分财务经理并不重视该部分预算情况,建议在编制财务预算时要充分重视该部分的预算,因为业务预算能否如期完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配备合适的人手及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

需要注意次年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实时监督预算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较大偏差,要及时查找原因并汇报给公司老板,从而确保上年度预算能够圆满或者超预期完成。

会计预算工作原理

85 评论(10)

sisley0522

预算会计(Budget Accounting)是现代会计中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另一分支,是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一般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各自的业务(服务)活动,为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预算会计是以预算(政府预算和单位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用于核算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领域中的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非营利组织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

260 评论(14)

妮儿1212J

总预算会计的一般原则是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预算会计核算工作中从事会算帐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时所根据的一般规则和准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原则。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产生的经济业务为根据,照实反应财政收支履行情况和结果。2、适应性原则。总预算会计信息,应当符合预算法的要求,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上级财政部门及本级政府对财政管理的需要。3、可比性原则。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依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4、统一性原则。财政部门管理的各项专项资金都应当纳入总预算会计核算管理。5、一贯性原则。总预算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便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情况、缘由和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在预算履行报告中说明。

6、及时性原则。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7、清晰性原则。总预算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对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应。8、收付实现制原则。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9、专款专用原则。凡有指定用处的资金,必须按规定用处使用

区别:   首先,从总体特征来说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区别主要在三方面:  (1)核算主体的微观性: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核算内容只能是本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一切与本企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应归属于对方的核算内容,则不应该在本企业进行核算,这也是企业会计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而预算会计是以整个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来组织核算,它既要核算各个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也要核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和利税上缴情况。     (2)核算过程的复杂性: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要涉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而且每一过程都涉及收付两个方面,核算过程复杂;而预算会计的核算过程只涉及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个方面,没有生产和销售环节,核算过程相对简单。    (3)核算目的的营利性: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核算,使企业以最少的资金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预算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体现预算收支政策的执行情况,不在于营利。

306 评论(8)

注册个名那么难

预算会计是现代会计中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另一分支,是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预算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5大类,其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个要素构筑资产负债表,所以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和支出两个要素构筑收入支出表,所以也称为收入支出表要素。

326 评论(10)

喬巴喬巴

预算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具体地讲,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从学术上讲,预算会计是以会计学原理为基础的一门专业会计,同其他会计一样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2)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及各类事业、行政单位。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的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事业、行政单位。(3)预算会计的客体或者对象,是财政性资金运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以及有关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具体地讲,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是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等多项财政性资金活动。行政单位会计的对象主要是单位预算资金的领拨、使用及其结果。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是单位预算资金及其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

12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