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21

qian520xing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2019中级会计备考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傻兮兮的呆呆

已采纳

学习顺序:财务管理,会计实务,经济法。

中级考三科,其实难度真的不大的,只要安排好时间,跟上网校的进度,那一年过三科不是难事,如果时间紧,那可以先报经济法与财管,然后第二年再考会计实务即可。复习顺序的话,如果精力不够,必须有所取舍,切记不要把财管留到最后。财管考题并不很难,但书上的内容比较难看懂,如果留在最后考会有挂科风险,进而连累你重考上一年度已经通过的科目。第一年最好三门都考,复习可以有侧重,舍弃某一科,但第一年最好侧重财管,再主攻一门实务或经济法。

扩展资料:

会计职称考试的全称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是由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共分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职称三个级别。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考试一次,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会计专业初级、中级资格考试合格者,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职改)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证书全国范围有效,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从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中择优聘任。

2019中级会计备考

273 评论(14)

kasumi0330

一、中级会计考试科目及搭配方案

中级会计考试共考三科,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从原则上来讲,符合报名条件,通过资格审核,并三科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取得中级会计职称证书。科学的科目搭配方案有助于高效备考。下面就为大家提供几种科目搭配方案。

学习时间充足

建议大家选择三科全报,这样战线短,如果顺利的话,一年内就能通过中级会计考试,成功拿到一个重量级的证书,并且在升职、跳槽等机会面前更能占得先机。

学习时间不充足

跨考种同时备考的考生、妈妈级考生、工作繁忙的考生可以选择先报两科,适当缓解学习压力。根据历年来的考生反馈来看,《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难度相对较大,且学习的内容也相对较多。考生们不妨先报《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但如果首年报考一科,第二年的学习压力较大,且风险较高,不建议1+2的报考方式。

参加过其他会计考试

如果考生们近年参加过初级会计、注会等考试,不妨先报关联性较大的科目。例如:如果参加过初级会计考试,或者参加过注会《会计》、《经济法》考试,考生们可以先报《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经济法》。这些科目之间可能部分内容会有重叠,且考生们可采取相同的学习方法,这样学起来更省力。

二、备考中级会计,应该先学哪科?

2019年中级会计考试预计在9月进行,在此之前,建议大家制定好学习计划,规定自己每天、每科都学习哪些内容,最好穿插学习,每科都学习一点,如果先学《中级经济法》,再学《中级财务管理》,那么,学《中级财务管理》期间,《中级经济法》的内容很可能就忘了。而且,交替性学习有助于开拓思维,避免学习模式僵化。当然,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觉得《中级财务管理》复习难的话,可以多花些时间在该科目上。

目前,正处于预习阶段,考生们最好赶在新教材下发前攻克旧教材上的恒重点,减少后续学习压力,增加通过考试的把握。

中级会计

355 评论(9)

且吃且增重

2019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将于9月7日-8日举行,中级职称备考火热进行中,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有难度,不少考生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选择了全职备考,那就有很多时间来备考中级考试,但也不要因此松懈下来。全职考生,认真备战考试几个月也许很害怕失败,所以掌握方法很重要,这里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①要树立信心,不要有畏难情绪,更不要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半途而废放弃备考,在知识储备之前调整好心态是关键;②对于全职考生来说时间是最为宝贵的,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并充分利用零散时间,根据自身条件调整进度,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并且一旦计划制定好,就要雷打不动地坚持执行下去;③立足教材知识点,注意梳理和整合归纳,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到书、课、题三位一体相结合,融会贯通,样样不可偏废。

290 评论(12)

33人见人爱

先学习财务管理再学习会计实务最后是经济法。一年考三科并不是很难,复习顺序切记不要将财管放到最后复习,财管虽然不难但是书上的内容比较难看懂。理解起来需要时间。主要侧重财管,建议第一年主考财管。如果是由初级考中级还好说。如果是非专业直接跨考中级,或者是很久没接触会计了这样的资深新生不如早点备考系统学习!

159 评论(13)

郭嘎嘎2222

经历了长时间的备考,考生们可能对最初基础阶段学过的教材知识有所遗忘,这样如果只做题对考生帮助比较小,不妨在冲刺阶段回归到教材。然而,再地毯式复习教材显然来不及了,考生们可以根据考前串讲课程,将老师划重点的教材内容复习一遍。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考生们不要因为快考试就放松懈怠,也不要因为自己备考进度慢,错题率高而轻言放弃。充分利用剩余的时间,强化和冲刺阶段需要大量做题来总结答题技巧、巩固记忆,高质量的习题集是必不可少的。要在做题时要学会把控时间,合理分配主观题和客观题的作答时间,养成习惯避免考试的时候出现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282 评论(15)

嘉定美食客

一、青年考生如果你在35岁之前就达到了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资格,你就是备考中级会计职称群体里面最年轻的备考者了。这些青年考生甚至有的还没有步入婚姻生活,家庭负担极小,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考,而且处在青年阶段,思维灵活、记忆力好,是备考群体里的黑马考生。对于这类青年考生来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难度并不是十分高,只要根据老师的授课进度,将基础课程听至少两遍,并且对应做大量的练习题,基本都能在一年之内通过3门课程。二、中年考生这类考生的年龄处在35~45岁之间,往往集工作、家庭和带娃于一身,精力分散十分严重,并且由于年龄偏大,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学习中级会计职称比较吃力。这类考生应该从两方面着手备考:首先,利用碎片化时间备考。没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就应当创造时间,例如早上比平时早起一个小时,晚上比平时晚睡一个小时;还可以利用上下班的时间戴耳机听一些相对简单的课程,节约备考时间;另外在单位上班的时候能抽出一些时间备考则效果更好。其次,反复复习是王道。中年考生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力无法与青年考生相比,只能通过反复复习学过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来弥补,再通过做大量的习题进行练习,亦可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三、大龄考生对于年龄在45岁以上的考生,备考中级会计职称就显得吃力一些,但是这类考生的家庭已经成熟,孩子都相对独立,没有太多来自于家庭的负担,所以备考时间相对充裕。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类考生对知识点的接收能力较弱,其他考试学习一遍就掌握的知识,这类考生至少需要3遍以上才能掌握,所以如果你也属于这一类的考生,一定记得不厌其烦的学习知识点,3遍以上都不过分!

286 评论(8)

番茄小清新

我是一年直接报了中级会计的三门考试,备考学习的时候是先学的中级实务,然后财务管理,最后是经济法。也是结合了网上各路大神的评论吧,自己学过以后也确实觉得是那么回事儿。 虽然都说中级实务是三科当中最难的,但它的学习内容还是比较基础,只是考查考试的综合能力比较强,财务管理知识点偏抽象,第一科就学它的话,我是害怕学不会心态就崩了,经济法的客观记忆比较多,放在最后以免学习战线长,学了就忘。 不过任何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基础教材和南文文核心800题的学习,当时我幸亏听了一个网友的话,买了她推荐的南文文网课,不然我教材书真的是看不完、学不会,要说基础学习是简单的,但是难就难在理解上,所以必须跟着南文文的课程,一道题挨着一道题的去学习,这样比纯靠字面含义上去理解快多了。 主要是课程里面的习题都是一些乱七八糟、无从考量的题,它们的题型都是历年真题重点考察的,我前面学实务和财管的时候,没有把握好时间,最后经济法就用了两个星期,就学了南文文,考过了,要是它对考点把握的比较准,我看我这科真的悬!你可以参考我学习的科目顺序和方法,我觉得非常高效,加油!

262 评论(13)

agnes唯有Momo

一、合理取舍 适当放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复习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备考重点已经不再是一味攻克难题,所以考生朋友们要注意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特别难的题目,不要一直纠结,要做到合理取舍,适当放弃。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层面上,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提升做题准确率,侧重以真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重点攻克其中的简单题和中等题,最后有富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处理难题。二、把握做题质量 慎用题海战建议大家不要进行盲目的题海战术,因为对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而言,经典的题目往往比刷大量的生题、怪题要有意义。相信大家都知道,即使模拟题目再贴近考纲考点,都不可能和真题一样,特别是市面上大量的低质习题,不仅浪费了备考时间,还影响考生对于出题思路的分析和判断。因此,严格把握做题质量尤为关键。根据历年考生反馈,大家只要把来学宝典APP中的习题做通、理解好,做到举一反三、查缺补漏,对于应试而言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三、养成良好答题习惯平时做题的过程中,大家也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如掐着时间做题,即使不是成套的模拟试卷也要掌握做题的时间;勾选关键词,看清题意再做题,防止一味盲目追求做题速度,降低了做题的准确率;对于题目关键枝节和解题方法间的练习要勤于总结,将总结的解题规律运用到每天的做题中,不断丰富答题技巧。四、重视错题 分析经典题整理错题本一直是来学网小编提倡考生们前期做的准备,这会大大提高后期强化和冲刺阶段的备考效率,也是考前必备的复习重要资料。对于错题的纠正过程是很重要的,具体分为,对于题目错误原因的分析和归纳,对于教材中原有知识点的补充整理,对于相关题目的链接拓展,以及过段时间对于错题目的再次考查,考前对于错题的复习,只有做到了这五个步骤,才算是错题得以充分利用。

27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