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0

纳木错dolphin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结转应交税费会计分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venmaosir

已采纳

“应交税费”科目只是计提与上交,不用结转,而“应交税费”的对应科目需要结转。比方: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计提时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按照上述税(费)种设置二级科目,比方城建税,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营业税金及附加比方:车船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计提时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费“管理费用”科目与“应交税费”科目均可按照上述税种设置二级科目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 税款上交国库时借:应交税费贷:银行存款

结转应交税费会计分录

104 评论(12)

小Journey

计提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结转所得税:借:未分配利润贷:所得税费用交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做会计分录流程:分析经济业务;确定会计科目;根据科目的性质和该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的性质,确定借贷方向;编制会计分录并检查会计科目、金额是否正确。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科目)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构成。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怎么写1会计分录怎样写记住记帐规章: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留意会计科目分类:资产、成本、费用类的借方表添加,贷方表削减。全部者权益、负债、收入、利润类的借方表削减,贷方表添加。背熟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参照有关分录,尽量多思索为什么这样做。一般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状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需对齐。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会计分录的品种包括简洁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洁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晰,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别状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295 评论(8)

我是乾宝宝

一、计算:根据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的25%来计算应交的所得税。

二、分录:

1、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企业所得税采取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相结合的双管辖权,把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分别确定不同纳税义务。

1.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2.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1.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3.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的确定原则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115 评论(9)

冬冻咚洞

结转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是:1、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的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月末或季末企业按规定预缴本月(或本季)应纳所得税税额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2、月末,企业应将“所得税”科目借方余额作为费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应根据所得税准则的规定,对当期应交所得税加以调整计算后,据以确认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拓展资料:一、什么是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中的费用类。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二、计提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三、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四、有无递延所得税的两种情况:1、无递延所得税的情况:(1)计算: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交纳: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结转入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2、有递延所得税的情况: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9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