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七ice
(一)会计核算风险。其包括的风险有:1、会计基础工作风险。银行会计基础工作,在于真实、完整、及时地对经济业务组织核算,如果核算方法不准确,核算程序不规范,核算质量不高,就容易引发风险。每日大量现金收付,凭证受理审核,科目运用,账户登录和结计等,各个环节都直接或间接与风险相联系。2、决算风险。商业银行以效益为核心,客观上要求其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有健全的以财务考核为中心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财务报告作为考核各级行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财务定量评价最直接、最重要的资料是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由于一些行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吸收高成本资金,呆帐、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例有误,应收利息计提标准不合理,不提少提应付利息等,造成银行利润虚盈实亏。3、评价风险。对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不做认真分析、判断、高估其偿债能力及经营水平,造成潜在风险;对内部夸大信贷资产质量,使一份非可行性论证分析报告在虚假会计信息的掩盖下通过,造成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二)会计结算业务的风险。结算业务是指各种票据的结算,在银行中介服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风险主要有:1、诈骗风险。诈骗风险的产生,是由于犯罪分子利用熟悉银行业务的优势,把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作案的对象和工具,辅之以高科技手段,有预谋、有组织地进行巨额的票据诈骗。2、透支风险。是指客户以“三票一卡”中的信用卡为作案工具,进行恶意透支。此类风险主要是透支者利用银行管理上的漏洞和时间差作案,严重时会使银行产生很大的经济损失。3、真假汇票识别难的风险。由于造假票手段不断提高而银行识别手段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在这方面的风险仍然存在。4、汇票贴现风险。汇票到期后,贴现银行无法收回贴现金额。5、承兑风险。汇票到期后出票人账户无足够资金付款。(三)内部控制风险。这一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部分银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在工作中表现出服务不积极,操作行为不规范,从而容易发生会计事故。2、还有个别银行人员品质恶劣,和不法分子内外勾结,肆意侵害银行利益,从而引发经济案件。3、会计岗位设置缺乏应有的互相制约和牵制,造成一些人员违规、违纪,甚至贪污挪用银行资金,给银行带来风险。(四)滞后的会计运作手段带来的风险。追问求具体,(四)滞后的会计运作手段带来的风险 后面没有了么?回答现代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不仅能简化会计人员的劳动量,而且能加快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但就目前来说,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仍有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1、应用范围不够广。电算化仅停留在事中、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没有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作用,没有发挥防范会计风险的作用。2、电算化运用水平低。相当一部分基层会计工作人员缺乏电算化的知识和操作能力,无法对会计电脑的操作进行检查监督,懂会计不懂电脑、懂电脑不懂会计的现象普遍存在。3、会计电算化的内控制约机制尚不够严密,利用电脑作案的事件不断出现,风险系数增加。
酒酿圆子珺
1、 隐蔽性。会计风险时时存在于日常的业务核算工作中,只要人们对其认识不足,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风险就会在意想不到时爆发。尤其是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处理业务时相对于手工核算更缺乏直观性,潜在风险较大。2、 突发性。会计风险发案快、时间短。如会计结算风险从发案到结束,只需几分钟的时间,而且案发后其资金流动十分迅速,可利用电子网络,在很短时间内将资金分散到全国各地,给银行处置风险,避免和降低风险损失造成很大的难度。3、延缓性。会计风险多数发生在会计账务上,一般当时很难发现,从作案到案件被发现,有的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因此会计风险具有一定的延缓性。严重性。由于会计风险的隐藏性和延缓性,风险形成后难以立即发现,犯罪者往往重复作案,涉案金额越来越大,银行的损失也就越大
赤脚医师
银行支付结算的风险有多重,如在支付现款、处理凭证、承兑票据、划拨资金等过程中出现的错账、短款、违规、挪用和延压结算资金等,这些失误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业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可以避免的,此外还有很多客观原因造成的风险。拓展资料:银行会计制度是规范银行会计行为的准则。会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执行不力就会发生会计风险。外部风险主要表现在金融诈骗、政策性亏损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内部风险由会计主体主观和客观因素引发。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已渗透到银行会计结算工作的各个环节,其表现形式也呈多样化。结算业务是通过银行提供各种支付结算的手段与工具,为客户实现经济活动中的货币给付转移。只有商业银行产生对票据的需求,才能完成对资金的供给,否则交易无法实现。票据业务岗位职责不明确,重点岗位监督管理以及内部检查不严,对内部违规发展票据业务缺乏有效监督,甚至采取默许的态度。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支付业务逐渐增加,以票据为主要支付手段的结算业务也给银行带来了诸多的风险。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操作风险意识淡化,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从银行会计结算部门内部发生的各类案件中不难发现,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是发案的根本原因。一些基层分支机构人手配备不足或随意抽调会计人员应付紧急任务,使结算业务相互制约机制不落实、出现真空或漏洞,被犯罪分子伺机作案。操作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上级对下级、主管对基层人员、事后监督岗对会计操作岗的各项检查并未严肃认真进行,而是成了例行公事,导致一些支付结算案件长期隐藏。人员配备不到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特别是一些基层分支机构人手配备不足或随意抽调会计人员应付紧急任务,使业务相互制约机制不落实、出现真空和漏洞,被犯罪分子伺机作案。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上级对下级、主管对基层人员、事后监督岗对会计操作岗的各项检查并未严肃认真进行,而是成了例行公事、使一些内部案件长期暴露不了。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