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7

鹿鹿小宝贝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6要素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宇冰冰

已采纳

会计六大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

1、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4、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扩展资料

会计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划分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标准是一年。资产按照到期是否变为固定或可确定的货币分为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按照是否可辨认分为可辨认资产与不可辨认资产(商誉)。按照资产的存在是否确定分为确定性资产与或有资产。

理解:如收不回来的应收款项,已陈旧过时售不出的商品,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某些予以递延的费用等,尽管他们还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已不是企业的真正资产。

企业也有许多资产如专有技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一些或有资产,由于现行会计模式与技术等原因而未能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

会计6要素

150 评论(14)

晴朗天空85

会计对象的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拓展资料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构成要素,即从会计的角度对经济业务进行具体化分类。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把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类会计要素也就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要素是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要素是利润表的构成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六大要素

164 评论(9)

芯是酸的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其中:前3项要素,与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的确认直接联系。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后3项要素,与利润表中的经营业绩的确认计量联系,是从动态角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具体介绍:

1、资产

资产通常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大类,前者如货币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后者如长期投资、房屋设备等。根据经济周转特性的不同,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

另外,根据特殊的目标,资产又划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等类别。

2、负债

负债一般按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以内(含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就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收入是会计活动带来的结果。

5、费用

会计上,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费用可以看做收入的减项,也可以说费用是消耗掉或者转移出去的资产,它具备3个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的减少;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

从数值上看,利润就是收入(包括利得)减去费用(包括损失)之后的净额。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扩展资料:

会计的职能:

1.会计的反映职能

(1)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2)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3)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合法真实的自我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监督除货币监督,还有实物监督。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

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3.参与经营决策职能

所谓决策,就是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在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决策失误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与浪费。

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预测与决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这些资料都必须依靠会计来提供。因此,为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的参与决策的职能,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六大要素

82 评论(13)

绿色拇指跳

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件产生,并期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指企业在过去的业务交易或事件中所承担的、期望从企业中流出经济利益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也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求权。

4、收入: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总量,它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无关。因此,收入是会计活动的结果。

5、费用: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总额。费用作为一种会计要素,可以看作是收入的抵扣,也可以说是被消耗或转移出资产。

6、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如果企业实现了盈利,则意味着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绩效将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出现亏损(即负利润),所有者的权益就会减少。

扩展资料:

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个等式来表示: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六大要素

146 评论(10)

大实现家

会计要素是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单位,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交易或者事项的 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6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