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01

吸血鬼小呆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腾讯音乐会计费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pples0081

已采纳

现在为了版权已经都开始收费了啊,所以音乐的盈利一方面是版权费另外还有充值会员的费用。

腾讯音乐会计费

270 评论(11)

爽爽小无敌

赢利点就是会员制度,他们的用户需求特别的多,每个月10元的会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135 评论(10)

毛毛爱囡囡

我觉得主要就是版权的问题吧,因为现在虽然有很多的音乐app,但是很多的歌在上面都是听不了的,因为没有版权,所以这也是让用户很生气的一个事情,但是腾讯音乐这一点就做得比较好,很多别的app听不了的歌曲,都能够在腾讯听到,所以大家也是很喜欢用腾讯的,所以就算是要付费,用户也是能接受。

而且腾讯的消费群体主要是00后,据《DCCI:2016-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平台价值研究报告》,00后用户喜爱腾TME产品的比例超过60%。而且ME旗下产品通过多种形式吸引00后群体,比如海量个性皮肤、歌词海报可供选择,充分满足了00后的表达欲望;丰富种类曲风,海量歌曲曲库,满足00后多元化听歌需求:跨界合作娱乐IP,网罗热播剧集OST,符合00后音乐口味。

并且在2018年腾讯音乐上市之初,界面新闻就曾分析,腾讯音乐赖以生存以及发展的地基依然是社交属性。在上市之时披露的招股书数据显示,腾讯音乐旗下收入分为两大板块,在线音乐以及社交娱乐服务,两者占收入比例分别为29%以及71%,占大头的并不是在线音乐业务,而是社交娱乐服务。

所以不同的一个风格也是很吸引用户的,这也是为什么腾讯流量比较高的一个原因,而且社交服务也是腾讯音乐的赚钱的最主要的一个手段之一,毕竟与众不同才会让用户用的舒适嘛。

235 评论(13)

芝士大人

普通会员 8 元/月,豪华会员 12/月 一个 SQ ( 无损品质 ),一个会员正版音乐,500 首/月的下载数量 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划算的

261 评论(11)

淇淇爱添添

是通过用户购买付费音乐包,还有开绿钻会员,电子专辑。这三种渠道来获得收益。非常的厉害。

116 评论(15)

KingkonG19870210

3月24日,腾讯控股(0700.HK)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和全年业绩报告。 2020年Q4腾讯实现营收1336.69亿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Non-IFRS)332.07亿元,同比增长30%;全年实现营收4820.64亿元,同比增长28%, 净利润(Non-IFRS)1227.42亿元,同比增长30%, 实现归母净利润1598.47亿元,同比增长71% 从业务板块看,腾讯按业务划分的收入共分为:增值服务(网络 游戏 +社交网络)、网络广告、金融 科技 及企服和其他。 整体来看,增值服务仍是腾讯2020年的第一大业务,贡献营收2642.12亿元,占总营收的54.81%;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至823亿元,占比17.07%;金融 科技 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至1281亿元,占比26.57%。 除此之外,腾讯在财报中还对外公布了生态体系下的运营数据,包括微信、小程序、视频号、微信支付等。 2020年微信及WeChat月活用户达到12.25亿,同比增长5.2%,每天超过1.2亿用户在朋友圈发表内容,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QQ方面的月活出现下降,QQ月活用户5.94亿,同比下降8.1%。收费增值服务注册数量达到2.2亿,增长两成,视频付费用户达到1.23亿。 小程序、视频号、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等应用都在不同程度地服务C端的同时,也连接着B端。 小程序及微信支付帮助中小企业及品牌加强与用户之间的连系,2020年通过小程序产生的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一倍。2020年微信生态衍生的就业机会超过3600万。 2020年整体活跃小程序数同比增长75%,有交易的小程序数同比增长68%。其 GMV 同比增长 100%+,其中实物商品交易年增长 154%,商家自营 GMV 同比上涨255%。 3月24日,宜家宣布推出官方小程序商城。消费者可以在小程序商城“IKEA宜家家居”在线选购约9300种宜家产品,宜家还为全国227个城市和地区提供送货上门、安装、退货等服务。 腾讯会议成为最快超过1亿用户的视频会议产品,深度服务于政务、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和中小企业在线办公,2020年腾讯会议上举办的会议超过3亿场, 腾讯会议成为中国最大独立云会议应用。 腾讯云则与100多个头部SaaS厂商合作,联合推出了54个场景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 腾讯云已联合超过8000家伙伴,共同服务了超过30万家企业客户,为20多个行业提供超300个行业解决方案,共创场营收达百亿规模。 在企业微信侧,企业微信服务超过550万企业客户,并与超过4亿微信用户连接。 2020 年底企业微信客户群全面升级,人数上限从 200 提升至 500 人,同时上线客户群红包功能,并启动企航计划助力教育、政务和中小企业转型数字化。 “视频号”首次出现在财报中——让品牌及企业扩大受众范围并促进交易,其中打通小程序对此的成效尤为明显。安信证券表示,看好微信生态的变现潜力,目前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为核心变现场景,搜一搜、视频号仍蕴含丰富变现潜力。 安信国际表示,伴随视频号直播打赏、连麦、创作工具等模块的上线,视频号所带来的变现领域将被极大的拓宽,无论是在广告加载率和直播带货方面,2021 年只是正式运营的开始,后续视频号所建立的生态闭环有望驱动腾讯业绩的快速增长。 对于外界关心的反垄断最新情况,马化腾首度回应称,会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总的来说尽可能做到合规,保证长远的发展。 网络广告部分方面,2020年收入同比增长20%至823亿元,主要是受惠于平台整合及算法升级,以及来自教育、互联网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等行业的广告主的需求增加。 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增长29%至人民币680亿元。该项增长主要受微信(主要为微信朋友圈)广告库存的增加而带来更多的广告收入,以及移动广告联盟因视频形式广告带来的收入贡献所影响。 光大证券表示,朋友圈广告加载率目前低于其他产品,广告主预算、价格有望持续增长;预计随着线上经济体量的提升、微信生态及小程序业务的增长、广告位的加大及算法和广告效果的提升,未来广告业务会持续快速增长。 腾讯广告2020年Q4收入同比增长22%至人民币247亿元,该项增长主要受益于来自教育、电子商务平台及快速消费品等行业的广告主的需求增加,以及易车广告收入的合并。 媒体广告收入增长8%至人民币43亿元。该项增长主要受音乐流媒体应用以及腾讯视频热播电视剧所带来的贡献推动。 展望未来,公司广告投放能力在包括数据分析、外链跳转、投放提效等方面持续迭代升级,驱动更多的广告主选择腾讯广告平台进行投放。依托微信体系,腾讯广告将品牌营销与社交场景(聊天、发红包)、小程序、视频号、朋友圈、搜一搜等资源打通。 国信证券总结如下:微信是一座有待发掘的流量富矿,长期依旧看好腾讯社交广告。与国内、海外互联网 App 相比,微信当前的广告变现效率非常低。今年微信的基本面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们能够看到微信生态向好的迹象:视频号 DAU 突破了 2 亿;视频直播上线;小程序电商在蓬勃发展。而生态的货币化率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视频号、微信直播都是潜在的广告变现洼地。 就行业而言, 游戏 、互联网服务及在线教育行业需求持续保持增长,这些行业在平台上的广告开支有所上升;而房地产、 汽车 及 旅游 行业的广告需求则逐步复苏,同比已经恢复上涨。 2020年,增值业务营收达2642.12亿元,其中网络 游戏 收入增长36%至1561亿元。该项增长主要受国内及海外市场的智能手机 游戏 (尤其是《和平精英》、《王者荣耀》及《PUBG Mobile》等)的收入增长以及Supercell合并的全年影响所推动。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智能手机 游戏 收入总额(包括归属于社交网络业务的智能手机 游戏 收入)及个人电脑客户端 游戏 收入分别为1466亿元及446亿元。手游方面,2020年前十个月,《王者荣耀》的平均日活跃账户数超过1亿。端游方面,《英雄联盟》2020全球总决赛同时观看人数最高超过4500万,创下 游戏 电竞赛事的收视纪录。 社交网络收入增长27%至人民币1081亿元。该项增长主要是由于合并虎牙的直播服务、音乐及视频会员服务收入增长,以及 游戏 虚拟道具销售增长所致。 其中,阅文2020年实现总收入85.3亿元,非国际通用会计准则下(Non-IFRS)的净利润达9.17亿元。同期,腾讯音乐2020年总营收同比增长14.6%至291.5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Non-IFRS)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0.9%至49.5亿元。腾讯音乐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到5600万,付费率破9%。 2021年预计上线包括《庆余年2》、《鬼吹灯》、《三体》、《雪中悍刀行》等热门剧目,有望带动平台付费及广告收入提升。 财报中首次披露外界关切的未成年 游戏 消费数据,去年第四季度,腾讯国内 游戏 流水中16岁以下未成年人占比为3.2%,并表示公司将持续升级 健康 系统,为青少年提供 健康 的 游戏 环境。近一个月数据显示,每天有1784万未成年帐号因登录时长超标被系统强制下线。 金融 科技 及企业服务分部,全年收入1281亿元,同比增长26%。该项增长主要是在扩大的用户基础和业务规模推动下,商业支付、理财服务及云服务的收入增长。 仅在第四季度,腾讯金融 科技 及企业服务业务的收入就达到了385亿元,同比增长29%。腾讯解释,商业支付及理财服务因交易量和单笔交易金额增加带来收入增长。 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对此表示,“尽管2020年充满史无前例的挑战,我们相信稳健的运营及财务业绩印证了我们对用户价值及 科技 创新的专注。” 腾讯表示,公司金融 科技 业务的战略重点是积极配合监管机构,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推出合规及普惠的金融 科技 产品,同时优先考虑风险管理,而非追求规模。

32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