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40

yangyang2336903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日后调整事项会计分录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沉默的玫瑰

已采纳

审计后分录调整,具体做法如下:(1)调表不调账;(2)使用报表项目;不能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3)调整方法:将被审计单位错误的分录与正确的分录对比,形成调整分录。错误分录中有的项目,正确分录不应有——反向冲回;错误分录中没有的项目,正确分录中应有——补记;错误分录和正确分录均有的项目,金额错——调差额;错误分录和正确分录均有的项目,金额正确—不调;在审计的综合题中会考查到调整分录的内容,大家按照上面的规则记忆一下。提示:审计调整分录是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差异进行的调整,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主要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错报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因此调整分录中都要使用报表项目,不应该使用会计科目,审计调整是调表不调账的。会计上的调整分录一般是发现之前的记账错误而直接在账务记录中更正过来。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其实很简单,只要将原错误的分录冲掉,再重新编制一个正确的分录即可,注意要使用相应的报表项目。

日后调整事项会计分录

136 评论(11)

宜木构思家具

一,汇算清缴前: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贷:其他应付款 200借:未分配利润 2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 (所得税税率25%)贷:所得税费用 50二,汇算清缴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贷:其他应付款 200借:未分配利润 2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 (所得税税率25%)贷:未分配利润 50

330 评论(11)

若伦丫头

清缴之后如果金额重大也也应调整上年度所得税

197 评论(11)

玲珑金月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与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地方被称为审计差异。对于审计差异的内容一般应通过审计调整分录进行调整。笔者就如何编制审计调整分录作简单分析。编制依据审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已审财务报表经过调整后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以审计调整分录和会计调整分录的编制一样,都要依据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审计调整分录由注册会计师编制,注册会计师把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财务报表当作未结账对待,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调整的科目一般使用报表的项目名称,而不是账户名称。例如对原材料的调整要通过“存货”这个项目,坏账准备的调整通过“应收账款”。审计调整的对象是存在错报漏报的会计报表项目,不针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如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时必须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作为损益调整的过渡科目,而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不用它,而用“未分配利润”,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是利润表中的项目。编制方法审计调整分录一般对报表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分录的借贷双方,多计什么就通过相反方向相应的冲抵什么,相反少计就增加。现举例说明。一、“少补”。“少补”就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漏报项目进行补充调整的方法。[例1]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有一笔购原材料欠款200万元未记入。借:存货——原材料2000000贷:应付账款2000000调表的科目使用报表的项目名称作为审计调整分录的科目,在实务中,因为一个会计报表项目通常有多笔错报,为了清晰辨别,在工作底稿中一般都需要列出明细科目。比如“存货”,在工作底稿中就需要区分原材料、在产品、生产成本等明细项目。二、“多抵”。“多抵”与“少补”的情况相反,针对多报或虚构的项目通过借贷相抵进行调整的方法。[例2]CPA实施函证发现被审计单位记录的向某单位收取的应收销货款100万元并不存在。这是虚构的一笔销售业务,可以先把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列出来,然后反向借贷冲抵。①被审计单位所列分录:借:应收账款10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②审计调整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贷:应收账款1000000三、“多抵少补”。这种情况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错报不是简单的虚增或隐瞒,需要注册会计师通过正误的对比,多计的项目和金额冲抵掉,少计的项目和金额“补”上。[例3]CPA审计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将一笔广告费50万元计入了管理费用。①列出被审计单位的分录:借:管理费用500000贷:银行存款500000②列出正确的分录:借:营业费用500000贷:银行存款500000通过以上调整看出,被审计单位多计管理费用500000元,少计营业费用500000元,通过“多抵少补”得到审计调整分录为:借:营业费用500000贷:管理费用500000通过简单举例,总结一般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步骤如下:①首先列出将被审计单位的错误会计处理的分录;②根据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规定列出正确处理的会计分录;③比较①②分录,相同科目相同方向的不予考虑,其余看哪些科目多计了,哪些科目少计了,列出“多抵少补”调整分录,同时将分录借贷双方的名称调整与报表项目相同。注意问题一、从报表整体考虑财务报表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各项目之间有着严密的勾稽关系和逻辑链条。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一定从报表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每项因素和各个项目,避免顾此失彼。如上文中例2,在实际审计实践中还要考虑虚增的收入是否涉及到增值税、流转税费等,原确认的应收账款是否已经计提了坏账准备,以及对所得税、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的影响等。二、审计调整与会计调整的区别审计调整分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影响会计报表公允反映的审计差异进行调整,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包括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未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误差。如重分类误差是指会计核算没有错报,只是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分类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如未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归入流动负债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下列示。此类误差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但由于不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簿,所以不属于会计调整的范围。又如,将某一客户的应收账款错计为另一客户的应收账款明细账,这属于会计调整的范围,但是该错误不影响应收账款的余额,不影响会计报表的公允反映,因而不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

208 评论(12)

小小爱人小姐

在报告年度所得税缴清之前:应当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在报告年度所得税缴清之后:应当调整本年度(也就是报告年度的次年度)应纳所得税税额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扩展资料:

应交所得税的核算:

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集中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所得税

123 评论(8)

小马摩羯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退回销售的处理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红字)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收账款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坏账准备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库存商品

贷: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扩展资料: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也可以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2 评论(15)

杜嘉班纳Ricky

审计后分录调整,具体做法如下:

(1)调表不调账;

(2)使用报表项目;不能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3)调整方法:将被审计单位错误的分录与正确的分录对比,形成调整分录。

错误分录中有的项目,正确分录不应有——反向冲回;

错误分录中没有的项目,正确分录中应有——补记;

错误分录和正确分录均有的项目,金额错——调差额;

错误分录和正确分录均有的项目,金额正确—不调;

审计分录: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审计调整的问题 当发现应当调整的事项时,注册会计师就应当编制报表审计调整分录,并且建议被审计单位对报表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主要是针对以往审计年度会计报表的调整分录,被审计的单位并未在期后对账簿进行相应调整而引起的现审计年度的审计调整分录。审计调整是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后,为使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达到合法性、公允性,而对审计中发现的审前报表中存在的会计误差进行的调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会计调整分录

314 评论(14)

与食俱进a

这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首先,在2007年末确认预计负债时做的分录是:借:营业外支出--诉讼赔偿 300 贷:预计负债 3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 先把这两个分录弄清了先。好,再做2008年的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 预计负债 300 贷:其他应付款 400借:其他应付款 400 贷:银行存款 400把之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也抵消: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因为实际支付了400,而且是汇算清缴前,减少应交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我觉得你要把你自己做的上面的第二,第三笔分录合在一起。那么,就是等于我最后一笔分录了。

265 评论(15)

一一欧巴桑

这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首先,在2007年末确认预计负债时做的分录是:

借:营业外支出--诉讼赔偿 300

贷:预计负债 3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 先把这两个分录弄清。

再做2008年的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

预计负债 300

贷:其他应付款 400

借:其他应付款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把之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也抵消: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因为实际支付了400,而且是汇算清缴前,减少应交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要把自己做的上面的第二,第三笔分录合在一起。那么,就是等于最后一笔分录了。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

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资产负债表为会计上相当重要的财务报表,最重要功用在于表现企业体的经营状况。

就程序言,资产负债表为簿记记帐程序的末端,是集合了登录分录、过帐及试算调整后的最后结果与报表。就性质言,资产负债表则是表现企业体或公司资产、负债与股东权益的的对比关系,确切反应公司营运状况。

就报表基本组成而言,资产负债表主要包含了报表左边算式的资产部分,与右边算式的负债与股东权益部分。

而作业前端,如果完全依照会计原则记载,并经由正确的分录或转帐试算过程后,必然会使资产负债表的左右边算式的总金额完全相同。而这个算式终其言就是资产金额总计=负债金额合计+股东权益金额合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

25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