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2

pan369247787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企业员工会计处理办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可憐兒

已采纳

你的账务处理我看不明白。外来工的工资进产品成本中,从你的账务处理看你们只生产一种产品,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实际发生服务时,归集费用并结转进入成本,与正式员工按标准一次计提工资不同:借 主营业务成本 5 贷 应付职工薪酬--(外工)小李 5发放工资时: 借 应付职工薪酬--(外工)小李 5 贷 其他应付款 ---(外工)小李 5实际支付时: 借 其他应付款 ---(外工)小李 5 贷 现金、银行存款 5

企业员工会计处理办法

194 评论(14)

yolanda甯

如果有雇佣关系,是企业的职工的话:借:主营业务成本 5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5万如果没有雇佣关系,不是企业职工的话借:主营业务成本 5万 贷:应付账款----小李 5万

252 评论(9)

PP的猪窝

凡属于准则规定范围的职工工资都应该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所以你下面的做法是正确的,但不清楚你做的其他应收款是什么意思,直接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就行啊。

167 评论(14)

糖纸0035

一、会计处理。1、如果是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发放时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如果是按照其他规定发放的,如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交通补贴、探亲假路费等,发放时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二、税务处理1、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的,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税前全额扣除。职工要列入工资总额计交个人所得税。2、企业发生的除符合上述条件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扩展阅读:职工福利费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一、职工福利费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第六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职工福利费的范围,会计实务中一般是按照财企[2009]242号文件界定的范围作为基础。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前,会计实务中一般是职工福利费按照工资的14%进行计提,借方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贷方计入负债;而会计准则修订后,不再预提,而是按照实际发生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二、职工福利费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于职工福利费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义,但是在国税函[2009]3号对职工福利费明确了其列支范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此处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并且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总额,而不是会计上的工资薪金提取数总额。三、职工福利费税会差异分析企业根据财企[2009]242号的规定确认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但是能否以职工福利费的名义税前扣除,则需要按照国税函[2009]3号文件的规定进行判断。如果满足国税函[2009]3号文件的规定,则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税前扣除工资总额的14%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税前扣除,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四、职工福利费纳税调整关于会计上以前年度预提的职工福利费结余使用的纳税调整,企业以前年度根据修订前的会计准则预提了职工福利费,但是截至会计准则修订时尚未使用完而存有余额的,在会计准则修订后不再继续预提和冲转,待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支出时直接冲减余额。以前年度结余的职工福利费,在以前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时已经做过应纳税所得额调增,而在实际使用以前年度结余的职工福利费时会计上没有计入成本或费用,所以需要进行应纳税所得额调减。

159 评论(8)

挑剔宝宝

一、会计处理。1、如果是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发放时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如果是按照其他规定发放的,如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交通补贴、探亲假路费等,发放时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二、税务处理1、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的,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税前全额扣除。职工要列入工资总额计交个人所得税。2、企业发生的除符合上述条件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11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