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76

百变珠珠侠may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是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特力小屋

已采纳

是的,资产处置、出售、对外投资、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在债务重组中抵偿债务等情况,这些是已经要以终止确认资产了,是终止,上面讲的转回是还在使用,现在是终止,就应当转销,也就是转出,销掉,不再有资产减值损失

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是

302 评论(14)

唐伯兔吃小白兔

不能转回。一方面价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通常属于永久性减值;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稳健性要求考虑,为了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控利润,所以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100 评论(12)

aifayewong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科目有:一、长期股权投资:不可以转回。二、固定资产:不可以转回。三、无形资产:不可以转回。四、投资性房地产:1、成本计量不可以转回。2、公允价值计量不计提减值。

117 评论(14)

豪门小慧子

一、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有: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减值准备等。二、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时: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

346 评论(13)

Rainniebaby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科目有:

一、长期股权投资:不可以转回。

二、固定资产:不可以转回。

三、无形资产:不可以转回。

四、投资性房地产:1、成本计量不可以转回。2、公允价值计量不计提减值。

92 评论(15)

xulisha022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2006)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 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这里的“资产”,不包括:存货、抵债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 物资产、建造合同、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6)规范的金融资产、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而 是主要指: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含在建工程、工程物 资等)、无形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石油天然气井及相关设施 及辅助设施设备、无形资产(含资本化的开发支出)、商誉等长期资产。 这就是说,上述这些“长期资产”一经确认计量减值损失,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也不 存在可以通过资本公积转回的规定。除此之外的其他资产的减值,则分别适用相关的具体准 则,按规定可以转回、不得通过损益转回、不得转回等。所以,原“八项准备”对应在新的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并不是全部不得转回,而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另外,单就资产减值能否转回,与企业交纳的所得税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其原因在于:企 业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时,准予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项目由税法规定,如会计处理与税 法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法规定为准,依法进行纳税调整。也就是说,企业无论是资产减值被 转回也好,还是资产减值没有转回也好,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结果是一致的,所缴纳 的所得税也是一样的。 当然,由于税法不承认上述“资产减值”,因此,企业在上述资产依照第8 号具体准则计提 减值以后到最终处置之前的这一段期间,将会在会计上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所 得税会计”问题。 最后,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分期计提折旧、摊销费用的这些资产,在计提了资产减值 准备之后,其后会计期间的折旧、摊销额需要按该资产计提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 年限重新计算。

18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