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6

烟圈缠绕0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管理会计人大ppt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苏州齐惠壮士

已采纳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就是成本管理会计的简称,是一个管理学名词。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为此,管理会计需要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的需要,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捕捉”和呈报管理信息,并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只有重视管理会计,才能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内部环境,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作用,做出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策略

管理会计人大ppt

110 评论(10)

不想在你身后

一个世纪以来,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连续的三个阶段,即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现代管理会计(Modern management accounting)和后现代管理会计(Post—Management accounting)三大阶段。以下依次进行论述:

(一)“成本会计”阶段

成本会计是工业化的产物。成本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历时半个世纪,即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期)。在这一期间,成本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表现为:

(二)“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这一阶段约起于20世纪50年代终于20世纪的90年代之初。这一历史阶段,管理会计所取得的进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三)后现代管理会计阶段这一阶段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初,将延伸到以后较长的岁月,不断由较低级阶段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为什么说“后现代”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初呢?1993年,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出版《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 Society)一书认为“知识社会”本质上是“后资本主义社会”,使“知识经济”成为“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原因是“知识”的“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特性。后资本主义社会同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同,是由于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不是来自传统的“资本家”的投资,而是来自知识的创新与运用。

187 评论(13)

夜月叶耶也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第一节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第三节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思考题第二章纵向价值链分析第一节纵向价值链分析的决策基础第二节纵向价值分析的基本内容第三节纵向价值分析第四节实现市场定位的战略投资决策思考题计算题第三章横向价值链分析第一节功能成本决策第二节质量成本管理第三节产品销售预测第四节定价决策第五节横向价值链分析中的预算思考题第四章内部价值链分析常用的成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第一节内部价值链分析常用的成本概念第二节应用于内部价值链分析的本—量—利分析法第三节内部价值链分析应用的其他分析方法思考题计算题第五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分析(上)第一节产品生产决策第二节生产组织的决策第三节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思考题计算题第六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分析(下)第一节最优采购批量的决策第二节零存货下的成本管理第三节生产预算思考题计算题第七章基本职能活动的决策分析第一节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基本对策第二节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理论第三节企业组织结构的重组第四节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第五节业务流程重组中的成本管理第六节基本职能活动的预算思考题第八章人力资源的决策分析第一节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理论第二节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确认和计量第三节经营者管理成本的确认和计量第四节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确认和计量第五节人力资源管理预算思考题第九章总预算的编制第一节全面预算体系第二节总预算的编制第三节预算编制的方法思考题计算题第十章预算控制与分析第一节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第二节责任成本控制与分析第三节作业成本控制与分析思考题计算题第十一章企业管理者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第一节管理者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第二节企业业绩评价系统构成要素第三节业绩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及评价标准的确定方法第四节业绩评价的新方法——平衡记分卡思考题第十二章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第一节企业整体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节部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第三节业绩评价报告思考题附录附录1复利终值系数表(FVIF表)附录2复利现值系数表(PVIF表)附录3年金终值系数表(FVIF表)附录4年金现值系数表(PVIF表)参考文献

163 评论(9)

银色手链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并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新型学科,是会计与管理的巧妙结合,它以财务会计提供的经济信息为基础,通过对经营管理各方面的情况变化和未来趋势进行预测,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服务,它丰富并发展了传统会计的内容和职能。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是以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为基础的。管理会计的两个阶段:(1)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本世纪初到50年代)执行性管理会计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泰罗科学管理学说的核心,是强调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通过他所倡导的有名的时间研究,动作研究等等,来制定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认为可以实现的同时又是最有效率的标准,以实现生产各个方面的高度标准化。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的管理会计,对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是有帮助的。(2)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本世纪50年代以后)从本世纪50年代起,资本主义世界进入所谓战后期。战后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有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大规模应用于生产,使生产力获得十分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企业进一步集中,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这些新的条件和环境,对企业管理相应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迫切要求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其早期形成的一些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又大量吸收了现代管理科学中运筹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把它们引进、应用到会计中来,形成了一个新的与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系统。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现代管理会计包括决策与计划会计、执行会计,并把决策会计放在首位。它是一种全局性的、以服务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决策性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比较,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主要有:1、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2、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3、同时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和局部两个方面。4、面向未来。5、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

8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