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0

大美美美女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师事务所猝死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巫毒小子

已采纳

职场警示录:10大信号预示“过劳死”

这一季,office迎来多事之春。

某公司高层接连猝死,某会计师事务所一名女职员在绝望中堕楼身亡。

仿佛遥远处一场十级地震,震波顺着e-mail与电话线传来,隆隆闷响,连绵不绝。

多年来,低眉顺眼,习惯了加班、加班再加班的office男女仿佛一夜间觉醒,兔死狐悲,又惊又怒。

那家事务所的一名前职员连夜写出悼念长文,声泪俱下,沉痛已极:“那些毫无征兆地在深夜办公桌前号啕大哭的同事,躲到洗手间里痛哭失声的同事,突然晕倒在公司地板上的同事,连续通宵熬得双眼充血的同事,因为没有时间相陪而失去爱人的同事,没有时间复习CPA最终得不到升迁而被迫离开的同事……”

仿佛传说中的无间道,时无间,空无间,受者无间,睁开眼睛,一切都不再由自己控制。

每个人都在问,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如此疲惫?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居然麻木了如此疲惫?

版面上的故事,每一个都100%真实,触目惊心。但是,我们不希望仅博来唏嘘一片。如果可能的话,让我们一起来思索———要怎样做,才不再那么累?

肿瘤在一周内长大

袁小姐软件工程师

这个“五一”,我的上司要进一趟手术室。

这个女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只要有项目做,起早贪黑赶工至死也没关系。对她来说,人生最大的快乐也莫过于此。

半个月前体检,医生在她腹部发现了肿瘤!直径有120多毫米!居然还有两个!切片一查,幸好是良性的,动手术摘除便是。可一个项目正做到紧要关头,项目经理一跑,自然群龙无首。结果,她想想,吐出一句:“再给我一星期,赶完工我就上手术台!”

其实这个项目先天不足,有一个关键位置一直没有人顶。上司当初让两个同事试过,横竖看不顺眼,索性一脚踢掉,自己上去干。她又身兼经理一职,于是,她绝对是这个项目里最辛苦的人。虽然,接下来那一周成为我们人生中最惨痛的记忆,但,谁敢跟肚子里长了两个拳头大肿瘤的人比?

一周后,项目赶完。但上司依然没挪窝的意思,扑到东扑到西,忙着在客户那里做调试。到底还是抽空去了趟医院,短短一周,肿瘤的直径居然扩大了整整25毫米!医生脸色铁青:“再大一点,讲不定会出什么事!”她努力地想了想,点点头:“好,下星期就放假了!”

……

如果不出意外,她在节后又将重返办公室,领导我们冲刺一个新项目。而且至今,她还仍以为自己精力无限,每天只睡4小时也没问题……

(很同情这位上司,但又忍不住要想:作为项目经理,是应该亲自上场冲锋陷阵,还是脱离部分实务性工作,自己坐镇后方,随时准备协调、支持、指导?可能她喜欢享受亲手攻关的乐趣,但一个项目经理一味顾着自己high,到底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说到底,她那么辛苦,值不值?)

一夜间老去30岁

吕先生市场专员

以前部门有过一位大老板,向来有“永动机”的美称。四十几岁的男人,看起来只有30出头,睡得再少,也总是精神奕奕,两眼炯炯有神。

有一段时间做一个项目,需要和美国那边保持沟通。他倒好,从此不睡觉了,白天北京时间,晚上纽约时间,常常熬到凌晨三四点,只为等对方三四个电话。半夜两点,我们早已萎顿不堪,他倒兴致勃勃拿出副国际象棋,到处找人厮杀。晕啊,这种人,难道是神仙嘛!

就这么“永动”到某日,他的腰椎突然出了毛病,疼得直不起来。那天有个很重要的会,当他弯着腰摸进会议室时,我们几乎认不出来———一夜之间,“三十几岁”一下变成“六七十岁”,脸色灰败,两眼无神,走路颤巍巍……

那天,他开完会,又坐长途飞机去纽约,继续开会。

不久后,他请了病假。听说是去新西兰休养3个月,但快1年过去了,他也没有出现。

(动量永远守恒,你提早支取,就会提早枯竭。真的,天下哪会有什么“永动机”?)

两年半废掉一辈子

周小姐咨询顾问

当年与我一起进这家公司的,有一个叫敏的.女孩子。

分在同一个team,做了不久,我就觉得Manager有问题。也不知道这家伙怎么混到这个位置,除了长了张老脸能让客户肃然起敬外,其它就看不出有什么优点!

那个Manager经常在下班前5分钟给敏布置一堆任务,勒令她当晚传到网上。问题是,她也不想想这些事有多大必要性,闷头哼哧哼哧做好,上传,完成,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去看过———比如40多页的“项目章程”。

刚进公司时,敏还是套装笔挺,笑容温和,头发纹丝不乱。到得后来,她整张脸都浮肿发青,头发乱成稻草一样———白天做不完的活,晚上加不完的班,怎么撑得住?最胸闷的是,累归累,Manager依旧嫌她笨,不给升职,加薪更是想都别想!

两年半后,她在父母的哀求下辞职了。体检报告上写的是“心肌缺血”,医生说,这是一颗40岁人才有的心脏,要求她回家静养,下半辈子再不许剧烈活动。

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半,从没尝过加薪升职的滋味,这一辈子就这么废掉了。

(都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在这里应该换成“苦海无边,抬头是岸”。闷头傻做,最后做傻!)

我是如何“偷懒”的

Nancy咨询顾问

是不是除了辞职,所有的辛苦就无法避免?

在就职于某著名咨询公司的Nancy看来,即使在咨询业,过度疲劳也绝不是正常行为。“每个喊‘过劳’的人,背后一定存在问题。抱怨毫无意义,还不如想想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在自己,改进;在别人,沟通;在公司,想法促进改革。就算真是靠一己之力没法解决的问题,被你发现了,也是自我提高!

Nancy承认,她暗地里比team里其他同事清闲不少。她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列出一套问卷———

第一步:谁让我们这么累?

客户要你“擦地板”

举个例子,整理历史数据这种浩大工程,在国外都是客户整理好送上,顾问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提建议———干的是脑力活。但我们的客户不这样,“我花钱请你,难道还要我干脏活累活?”于是,头一天你还是“咨询顾问”,第二天就改“擦地板”了!

上司“乱命”多

花大量精力“擦地板”,时间和预算吃紧,项目经理自然紧张。有些经理一紧张就慌,不想想问题症结,只会到处救火,最后被客户牵着鼻子走。比如,报告明明做好了PPT,客户不喜欢,一定要改成Word文档,他们不说服客户,马上投降———这种无用功,自然是我们下属倒霉!这种“乱命”一多,谁还空得下来?

做事不动脑

拿到事情就闷头做,不想目的,也不想方法……

第二步:如何解决?

坚决不擦地板

顶头上司在“擦”,周围同事也在“擦”,那么辛苦,可不可以不干?

这种事,我就不干!秘诀是两个字:沟通。

首先和经理打好招呼:“时间这么紧,由我们来处理这批数据,肯定来不及……”得到上司首肯,再去和客户方管理数据的职员沟通,明确告诉他,这是他的责任,我们只是帮助他完成,而不是替他做。另外,“你日后也要管理数据,不如我教你用好办法整理,下趟我们不在,你也能给老板交漂亮的报告了!”伊兴趣不要太浓哦!

做项目,目的就是让客户满意。既然沟通得当,就能让他满意,干吗不让他擦?

不受“乱命”

经理叫你做事,当然要接。不过做不做,何时做,你要自己判断———把自己代入老板的位置上去审时度势。有些明显不必做的,就算你当晚加班赶出来,第二天伊想法一变,前一晚就白熬了!

或者,继续沟通。比如,把PPT改成Word这件事,我曾发信给全Team据理力争:“上个项目,我们弃Word而采用PPT做报告,是因为……为什么现在要改回Word呢?”人就是这样,点出结论的荒谬,就算他坚持,也通常会退让一步,放宽deadline,不会逼你当晚赶出来了!

欲速则不达

我买了数码相机,喜欢翻开说明书把所有功能都试一遍。似乎多花了时间,但最后拍出的照片,一定比只会用自动档的人强!

我花了很大力气钻研公司内部软件的各种奥秘,也花了很多时间训练客户帮我做事,一开始比人家落后很多,但日久天长呢?

我在“偷懒”,但没有混日子。毕竟,这样工作,学到的东西绝对要比机械地“擦地板”多!

警惕:“过劳死”的10大信号

日前,一项对1000多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他们之中,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经常腰酸背痛、记忆力明显衰退、脾气暴躁和焦虑的人,占一半以上。他们的生活常态是超时工作、睡眠不足、压力巨大、没有休闲的亚健康状态。随着事业的蒸蒸日上,健康却一路负债。

专家指出,导致猝死的前5位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过度劳累是这些病突然发作的重要诱因。警惕啦,比对一下以下10个“过劳死”的信号,看看你的健康是不是已到了危险边缘。

1.“将军肚”早现。30岁—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前兆。

2.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桑拿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如果你的年龄在30岁—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都是身体整体衰退的第一信号。

5.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感到不解乏。

10.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具有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下者,则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无担心。具有上述3项~5项者,则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二次“红灯”危险期。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会计师事务所猝死

321 评论(14)

小蝎子七七

人生在世,有几条线一直贯穿人的终生:一条是事业线,当我们开始工作后,这条事业线就一直延伸到退休之时。另一条就是感情线,最初是爱情,走入婚姻后,就是与子女的亲情。

每个人这两条线的发展走向都是不同的。所以有句话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有的人事业线表现平平,但子女很上进,通过自身努力,后来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有的人事业线非常辉煌,但在子女缘分方面,却一言难尽,甚至是悲情。

有的是年轻时为了拼事业,错过了要孩子,一辈子无子女,比如谢大脚。

有的则是子女不成器,比如成龙的儿子,比如那个歌唱家的儿子。

最为悲凉的是,父母都为人中龙凤,事业辉煌,子女却遭遇不幸,比如先天身体智力问题。

谢晋大导演就属于后者。谢晋是国家著名一级导演,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多部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包括《芙蓉镇》、《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高山下的花环》等。

谢晋18岁时,不顾父母的反对,坚持选择戏剧专业。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导演。

但他和妻子一共生了4个孩子, 其中两个儿子都有智障,智力仅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生活必须有人照顾,女儿的智障比较轻微,但生活能自理。唯一正常的儿子又在59岁的时候英年早逝。

谢晋和妻子一个出生在绍兴,一个出生在四川的江安,并无亲戚关系。所以,不存在近亲结婚的问题。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三个孩子智力障碍呢?

出生于绍兴一个望族,父亲曾在上海上大学

谢晋,出生于1923年的浙江省绍兴市上虞谢塘镇。他的家族谢氏在当地颇有威望,祖父谢佐清在清代曾当过挂名的修候同知。

谢晋的父亲谢春溥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商科 ,解放前曾是上海电器公司职员,后创办“谢春溥会计师事务所”,是上海当时很有名的会计师,在上虞同乡会中也非常有名。

解放前谢春溥曾在交通部工作,负责海关税收,解放后在上海大学教书。

母亲叫陈振美,是余姚大户人家的千金, 从小跟着家庭教师学习, 知书达理,她的娘家当时颇为富有,有许多田产,家里还开了银楼和钱庄。

8岁那年,谢晋随母亲、姐弟一起迁往上海,与父亲团聚,从此在上海上学。

电影是上海当时最流行的玩意儿,母亲带着谢晋去看电影。当时看的第一部电影是胡蝶主演的家庭伦理剧《姐妹花》。谢晋看得很入迷。从此,他对电影和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夫妻相恋的过程

谢晋的爷爷在世时,曾留下祖训---- 谢家的子孙一不要炒股,二不要当戏子。

谢春溥对儿子的规划是:高中毕业后考上交大,然后去美国深造 。

1941年,18岁的谢晋告诉父母,他要考戏校。谢春溥听完气得浑身发抖,百般劝阻,但无济于事。

谢晋给父母留了张纸条就离开家了。当时让父母异常担心,好在很快他写信回家,信封落款是 四川江安。

原来他考入四川江安国立剧专学院了。

国立剧专先在重庆后迁江安,临时校舍便是与江安女中一墙之隔的文庙。

1942年,江安女子中学正在排练田汉的话剧《回春之曲》, 有国立剧专的老师在江安女中兼课,排戏时就让谢晋他们这些大学生过去指导。 。16岁的徐大雯在这部话剧中担任主演。两人由此认识,并相互产生好感。

徐大雯 喜欢唱歌、跳舞,是文艺积极分子。徐大雯是独生女儿,12岁丧父。 家里当时是家道中落的地主家庭,不过,在上世纪40年代,女孩子能去上中学也是非常难得的。虽然家道中落,但还是有些家底的。

多年后,徐大雯回忆起这段往事曾说:“我之所以对他产生好感,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特别有正义感,而且说话也不藏着掖着,很真实”。

后来,徐大雯转去重庆投靠舅舅,当时她的舅舅 在重庆的美孚公司做事。 就读重庆文德女子中学。

1946年,谢晋特意从上海跑到重庆,接她一起去上海。 谢晋当时还带来聘礼:一对金手镯,一对金戒指,一只手表。在江安那个小地方,如此厚重的聘礼,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同年秋天,两人在上海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此时,谢晋23岁,徐大雯20岁。他们从此相守一生。

对电影事业非常投入

50年代,他执导的《女篮五号》 一举荣获了许多的奖项,从此在导演界展露锋芒。

金鸡、百花、国际电影节各种奖项,都曾拿过。

1986年, 《芙蓉镇》 红遍大江南北,更是让谢晋声名远扬。。

谢晋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在电影界打拼出一番成就。而且他为人很正派,从没与哪个演员传出绯闻。

谢晋说:“ 在创作中,我就是凭感情,每一次都把自己烧进去 。” 一个“烧”字,足见他投入的程度。

他拍电影,完全是把自己100%投入进去了,他拍出来的东西,特别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真实的东西,特别能引起人的共鸣。

谢晋对电影的热爱是没有几个人能比的,还有一样东西,他也是爱到了极点。这样东西就是酒。

拍戏现场,别人带的是浓茶饮料,他却带的是酒壶,边执导边喝酒。

谢晋生于绍兴,绍兴的女儿红全国有名。绍兴很多人家都会酿酒,所以喜欢喝酒的人,不担心没酒喝。

据说谢晋的父亲在宴席上喝个十斤、八斤绍兴酒不算回事。他的一个朋友经打探,方知其中的奥秘:谢春溥在赴宴之前必先喝上两匙蓖麻油,油把胃壁糊住了,不再吸收喝下的酒,所以在常人眼里,谢春溥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海量。

谢晋有一次去日本参加电影节,还获得了一个“茅台大王”的称号。

当年去日本参加电影节,离开的时候一个自称茅台大王的人来找中国代表团的人拼酒,谢晋二话不说便出来应战。

那人开了一整瓶茅台,把这瓶酒平均倒入两个大杯子,将其中一个杯子推到了谢晋面前,谢晋拿起酒杯,扬起脖子将那半瓶茅台一饮而尽,旁边那位自称茅台大王的哥们看到这一幕傻眼了,无奈全场起哄,他只得硬着头皮按谢晋的喝法喝起来,可是才喝了一半,他就不行了。

在场的人见状都给谢晋拍手叫好,茅台大王的桂冠也就当之无愧地落到了谢晋导演头上

谢晋的妻子徐大雯就曾经说过: “我家老谢不能动手术,我怕麻醉剂对他没用 。谢晋的神经,三斤黄酒都麻痹不了,医院的麻药,恐怕更拿他没辙。”

有同事回忆,谢导出外景拍戏随身行李中总要带酒,一次在拍京剧现代戏《磐石湾》时,坐火车去桂林看山洞外景,他把酒放在行李箱里,不小心震碎了。

谢导与作家们讨论剧本也少不了酒。

4个孩子相继出生

结婚后,本来徐大雯还打算读上学,但是公公婆婆不允许她继续读书。她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徐大雯婚后先是在交通大学罗汉祥烈士夜校工作,给工人扫盲,教他们识字、算术等初级课程,后来调到上影厂宣传发行科工作。

1947年女儿出生,女儿也有点智力障碍,但比较轻微,生活能够自理。

1949年,长子谢衍出生。他是四个孩子中唯一正常的孩子,后来也从事电影事业。

老三和老四都是儿子,分别生于1953年、1956年。

老三出生时,母亲徐大雯身体不好,每天还要上班,特地为他从老家上虞请了一位奶妈给他喂奶。

不料半年后,才发现 这位奶妈患有哮喘,老三也因此染上哮喘。老三长期体质瘦弱,智力发育也不健全。

老四生来肚皮比普通孩子大,由于父母都忙, 只能把他送到托儿所入全托 。

由于托儿所孩子多,照顾难免不周,有一次老四发高烧导致抽风,还染上急性肝炎,后来还被烫伤过。7岁又患上了羊癫痫,智力有障碍。

老三两岁的时候就得了哮喘,每天晚上他都睡不安稳,喉咙里发出的声音,让谢晋听到都觉得难受。经常往医院跑。

虽然随着声名鹊起,谢晋变得很忙。但是只要没有工作的时候,他就会在家里陪两个孩子,

帮他们洗脸、刮胡子,教他们拿筷子。成年后,老三老四的智力才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在谢晋的坚持不懈下,老四还学会了给客人酌酒。

老四还几十年如一日帮爸爸做一件事: 每天早晨,爸爸出门时,他把包递给爸爸,同时把爸爸换下的拖鞋放好。晚上爸爸回来前,他把鞋放在门口,等爸爸回来,他就帮爸爸拿包。

老三最恋爸爸,爸爸一出门了,他就躲在门后的孔往外张望。巴巴地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等着爸爸回家。

谢晋还经常带着这两个“傻儿子”出外游玩,因为平时一直关在家里,他怕闷着孩子了。

每逢过节,他还会带孩子们回老家上虞。每次回老家,老三老四特别兴奋。他们其实也有着正常人的 情感 ,只是智力发育比正常人低一些。

谢晋出差,每次都会花心思挑礼物带给老三老四。

1991年,就在谢晋拍摄电影《启明星》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了家里的消息,老三病危。

谢晋求医生,说:“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治好他”。但老三最终没能经受病魔的折磨,在38岁那一年,还是走了。这一年谢晋68岁。

老三一直等到父亲来到身边,才断气。父亲对他的爱,他心里都明白。

他38岁病逝前,肺活量还不如90岁老人。

老三去世后,谢晋整日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见任何人。

老四的身体情况比较 健康 。谢晋就想方设法让他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谢晋的耐心教导下,老四学会了叠被子,还学会在饭前摆碗筷。

每次吃饭时,他会等到谢晋落座后,然后细心的为爸爸倒上酒,他每次不会倒很多,不让爸爸喝多了。

虽然这是很简单的事,但在谢晋眼里,是难得的亲情,更是老四非常大的进步。

谢晋有每天看报纸的习惯,老四就学着为爸爸整理报纸。这边是早报,这边是晚报,他都一一整理的清清楚楚。

老四学会了这些,让谢晋和妻子心里感到很欣慰。

可是,父母总有离去的一天,谢晋心里又担心着,自己和妻子有一天驾鹤西去了,老四怎么办?

为了彻底锻炼老四,谢晋在社区街道办事处下设的工厂里给老四找了一份简单的工作。在工友们的帮助下,老四学会了用锉刀锉钢管。

谢晋还请保姆阿姨每日领老四上下班,并教老四认路。

过了一段时间,谢晋又想进一步锻炼老四,他让老四自己去上班。

那一天他老四也正常到了工厂上班,但是直到晚上很晚都没有回家。这下家里人可慌神了。直到老四应该是走丢了。

当时谢晋正在上海电影制片厂里加班,当他听到老四走丢的消息时,二话不说扔下手中的工作就急忙赶回家里。

街坊邻居都说没见到老四,去公安局报案,也一时没有回音。万般无奈之下,谢晋只能求助于上海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希望在上面刊登一则寻人启事。

谢晋当时已经是知名的导演,而且一看就是火烧眉毛,于是,晚报的编辑就帮他在显眼的版面写了一则寻人启示。就这样,一条“儿子走失急煞父母,谢晋渴望读者帮助寻找爱子”的 社会 新闻被刊登在了1989年6月14日的《新民晚报》上。

这则新闻见报不到一个小时,谢晋家的电话就响个不停,最后有人提供线索,终于找到了老四。

谢晋总算松了口气。

他一直觉得, 是自己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的, 自己对孩子就有责任。

这些年,谢晋对自己非常节俭,经常穿的衣服就那几套。他是想多存点钱,将来老四生活有个保障。

2002年,谢晋被媒体问及自己的儿子,他说:“智障并不是傻子,他们也有自己感情的表达方式, 每次我回家,老四都会给我提前放好拖鞋” 。

生出“傻儿子”的原因

谢晋与妻子都身心 健康 ,也不是近亲结婚,那为何四个孩子会出现两个智障呢?

谢晋是个直率的人,有时候对待个人的隐私也不回避,说到两个傻儿子,谢晋曾内疚地说:问题很可能在我的身上。

他说:“ 老三、老四出生的时候,恰好是我纵酒最过的时候,喝起来豪气冲天 ,家乡的黄酒,各地五色杂酒,尤其是茅台、汾酒、五粮液、衡水老白干、桂林三花酒、兰陵美酒,甚至内蒙羊羔酒、新疆马奶子酒,逢酒必喝,尽兴而醉,痛快啊! 但 痛快是痛快,也留下了这笔孽债……”

拍戏现场,别人带的是浓茶饮料,他却带酒壶,边执导边喝酒。

谢晋曾说:

“照中国传统说法,他们是‘讨债鬼’, 我前世欠了他们的‘债’,今世要来还,可是,我今生今世还不清。”

虽然这样说,他还是在竭尽全力地还清这笔欠的债。

1988年,谢晋曾在老家上虞建造了一套面积150平左右的房子,上海还有一套别墅,这一切都是希望自己和妻子走后,老四能有个生活保障。

长子有成就,但一生未婚,59岁早逝

由于两个弟弟生活一直需要人照料,谢衍从小就很懂事,自己能做的事情绝不麻烦爸爸妈妈。

谢衍年轻时曾在安徽农村插队落户,后被调至县文工团,再后来到杭州市话剧团、浙江电影制片厂。

1983年,赴美国学习电影,就读于纽约大学电影系。他与著名导演李安是校友。

学成归来后,先后拍摄了根据白先勇短篇小说改编的影片《花桥荣记》,周迅初登银幕之作《女儿红》以及励志电影《牵手人生》等。

《花桥荣记》拍摄的时候,不幸遇到亚洲金融风暴,谢衍的投资中断,一下子陷入绝境。

这时候的谢晋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帮助他从香港回到上海电影制片厂重新剪辑,更把多年的伙伴指派给儿子,料理日常事务,还帮助挡债主上门。终于,作品最后成功诞生,还获得了大奖。

尽管事业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但是谢衍却一生未婚,有没有孩子。

他曾对知心朋友说:我应该为女方着想, 万一婚后生育的孩子像两个弟弟(智障)也不 健康 怎么办?!

谢晋在晚年,曾经交代谢衍,说:“以后我不在了,一定要照顾好他(老四)!无论如何,以后你都不能抛下苦命的弟弟。”

可惜的是谢衍后来得了肺癌,于2008年8月过世,享年59岁。

确诊肺癌后,本来定居在美国的谢衍, 悄悄变卖了在美国的房产,回到上海,并留下遗嘱,所有财产75%留给弟弟阿四,25%留给父母。

回到上海时,谢衍隐瞒了自己的病情,他是怕年老的父母为自己担心。他还提前买了一块墓地,计划将来作为家族的墓地。

他把一切事情都料理得一清二楚,然后穿上一套干净的衣服,去了医院,再也没有出来。 他恳求周围的人,千万不要让爸爸、妈妈到医院来。他念叨着:“不要来,千万不要来,不要让他们来……” 他不忍看到父母担心的样子。

这些年,父母为了老三老四操了无数心,他都看在眼里。爸爸妈妈实在是太累了。

直到谢衍去世前一个星期,父母才得知儿子病重,赶到医院的时候,谢衍已经无法起身,形容枯槁。

走时安详

2008年10月,谢晋应春晖中学之邀,参加母校的百年校庆。

那天晚上,谢晋胃口很好,吃了一份海鲜、两片饼干、一块蛋糕,还小酌了几杯家乡的女儿红。

次日一早,发现谢晋侧卧在床上,身体已经冰冷。后经医院判定,死亡时间为凌晨1点左右,病因是心源性猝死。享年85岁。

和儿子谢衍的离世只隔了56天。

谢导的猝然离世,让无数国人无不感到悲伤。

遗体在龙华殡仪馆火化那一天,成千上万的民众,手捧鲜花、挽联,为谢导送行。

曾受谢晋培植的几代影视明星祝希娟、朱时茂、潘虹、刘晓庆、濮存昕、赵薇、范冰冰等人悉数到场,由于前来参加悼念的人太多,导致人群发生混乱,殡仪馆玻璃门被挤碎……

八年后,谢晋夫人徐大雯在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去世, 享年90岁 。 她在临终前,将老四托付了女儿和女婿。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结语】

谢晋作为一名导演,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更可贵的是,他对于两个智障儿子的爱,是那样的深厚和温柔。

他乐观而坚强地接受了自己孩子是智障这个现实,并拼尽全力让他们在这个世界能够过得好一点,快乐一点。

他将孩子智障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狂饮酒,并说:“ 我前世欠了他们的‘债’,今世要来还,可是,我今生今世还不清。” 他这份清醒、这份对孩子的责任心,世间有几人能做到?

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了智力问题,他不离不弃,还爱之愈深。

他用自己一生的行动诠释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父子之情,“ 我将你带到这个世界,我不求回报,只希望你能过得好一点。”

参考资料:

《徐大雯: 我与谢晋一生情》

8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