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杭州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问题的原因,归结起来,大体上可以划分内部和外部两大类:一、内部原因1、 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2、 是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法制观念不强;3、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存在严重缺陷;4、 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5、 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下。二、外部原因1、 法律制度不完善,对会计造假以及财务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2、 因政出多门,国家对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管存在多头管理,并且彼此未能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监管体系,使得企业能够根据不同部门的监管要求提供不同口径的财务报表;3、 社会监督机构因行业自律制度不完善,易受市场“埋单”原则的驱动,从而为企业的会计造假行为提供了不应有的帮助;4、 税制设计不合理,企业税负相对过重,迫使企业铤而走险
0921缘分
(一)利益驱动这是会计舞弊最原始、最直接的原因,如同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为了赢利一样,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有的为了目标责任,有的为了虚夸政绩,有的为了偷逃税款等等,便动用权力,指使会计人员按领导意图,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有的企业为了符合上市条件,不惜动用全公司的财会人员,把几年来的会计账目重新“做”一遍,并打通评估公司、审计部门等几个关口,进行所谓的“包装”,制造虚假繁荣,以套取社会资金。(二)个人素质不高在会计实务中,许多地方经常需要凭籍会计人员的经验、素质来对会计事项进行判断计量记录等处理,如对支出属性划分,递延资产的确认和摊销,收入的确认等,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往往会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加之我国目前会计法规、制度尚不完善,约束机制乏力使得会计人员在保证会计质量方向的权数加大。另外,有些经营管理者、行政负责人为了隐藏、转移部分收入作为个人或小集体所有,或为粉饰自己本来较差的经营业绩、政绩,甚至掩盖经营管理中的严重失误或失职,通过自己的“权威”、“权力”,授意、甚至强迫会计人员或与会计人员合谋会计作假。会计人员也由于各种原因,执行领导指示,听从领导的意图,不坚持原则,主动或被动地会计造假。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其独立性可以说是影响会计舞弊的决定性因素。(三)社会监督不健全会计信息形成的过程中有约束机制两种:一种是内部监督,二是社会监督。内部监督一般指内部控制,这里主要谈外部约束机制,国际上通行的社会监督是通过处于中介地位的注册会计师队伍来完成,因此,注册会计师被称为“不拿国家工资的经济警察”,其职能能否充分发挥,能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且公允”,关键在该机制是否健全,社会赋予的权力范围是否合理,成员是否具有应有的素质等等,而这些问题在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刚起步中有待进一步解决,加大相关法规和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