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86

菩缇紫mariposa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如何学好成本会计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妞妞love美丽

已采纳

想要做一名成本会计不难,学会怎么做账,成本怎么结算等等,依葫芦画瓢,时间加自己的细心就可以了。从我的角度来说,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成本会计,需要如下条件;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成本会计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不同部门的人,相对于其他会计的岗位,和其他部门对接的情况会比较多一些,因此一定的沟通能力是需要的,不敢开口的成本会计是没法顺利开展工作的。但是沟通多了总会有各类纷争,此时保持一个较好的情绪的临场反应是比较必要的。比如你举例的出入库审核的日常工作中,总会有人单子不齐就想来入库或者出库,如此反复几次还是不知道每次自己需要先做好什么工作,时间长了会不会生气?什么时候需要克制什么时候需要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一味发火或者一味忍让都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有的放矢才能让对方分清楚轻重缓急。2. 好奇心&钻研精神这个很好理解了,想要真正搞清楚成本的核算是否正确,就要深入钻研产品或者工艺。虽不是工科出身,但照样可以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产品和工艺,并将对应的数据映射到成本中去。3. 耐心&细心我曾经也觉得成本挺简单的呀,但真正钻研之后才发现其实细节非常多,如果不借助公司现有的系统和一些工具模型,想要自己打造一个新的模型,会发现有很多方面自己没有考虑到,很多问题需要克服。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耗时很久也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又或者东西做出来之后进行才发现自己的公式错了。。。情况很多,想要有成效,坚持下去是必不可少的。4. 时间管理能力在目前汽车行业严峻的行情下,每家公司的成本压力都是很大的。日常工作和领导层突如其来的任务如何安排? 业务部门揪着成本问题不放要我解释怎么办?为什么实际毛利不如预期?等等等等,学习及钻研需要时间,日常工作需要时间,额外任务也需要时间?如何平衡呢,加班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总结经验,提升效率才是王道。

如何学好成本会计

269 评论(10)

我的飞飞

学会计要先了解以下几点:

1、首先要知道会计工作与单位性质密切相关。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都不一样的,各个行业之间也有很大差别,所以你首先要定下来准备从事哪个行业的会计工作;

2、会计核算就是如实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内容,这样,那就可以从了解该行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入手,了解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3、把你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单位的经济活动实际情况,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紧密结合起来;

4、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老会计学习,不懂就问。当然问那些你发现工作实际与理论不尽相同的地方、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提问题要一个一个地提,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5、会计业务方面,将会计原理联系工作实际,明白会计账户、会计科目和借贷关系等基础知识;学习《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一般核算方法;根据你单位的实际情况,学习好相关会计制度和财务准则;

学会计先从哪里入手?必然是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会计电算化。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更加注重实操,这对于以后在从事会计工作的时候特别重要,没有人会让你在工作中背诵理论知识,但是操作技能无时无刻不在考验你。

1、熟悉会计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本课程要求在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开出后进行。学生进入本课程学习前已经了解了会计原理及实务、计算机软件操作及硬件使用等相关知识并具备了文字录入的基本技能。如果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还有欠缺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本课程的学习。

2、细心比较电算化和传统手工处理业务的异同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析和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流程、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3、一个人学习、复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与别人沟通交流就不同了,当你遇到问题时你可以去问一下别人,也可以听听别人对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的理解,加快你的学习进度。而且每天在腾讯课堂都有会计知识点讲解,不是真心想学习的就不要来了。

4、充分利用上机练习提高操作技能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强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的一门课程所以科学合理的安排理论学习和上机实验是十分必要的。要充分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完成每一个功能模块的操作练习而且尽量做到反复进行练习以便达到不但会用而且熟练地效果。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225 评论(8)

李吉吉jjj

首先要清楚会计准则中的成本核算要求,再者要深入车间了解企业生产流程,知道发生的业务规那一块,计入哪里.

114 评论(12)

生活算个球

一、不应该消极地面对成本管理工作在成本管理中常有二个认识误区:(一)盈利就是不赔钱;从会计等式 利润=收入-支出 (费用) 可以清晰地看出只要(收入-支出)的结果大于零那么就意味着盈利,反之就是亏损。因此人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公式左边这个结果值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零上。而忽略了公式右边那“两位”。因此走进了“盈利就是不赔钱”的误区。不赔钱就是盈利没有错,但如果原本属于自己的收入没收进,原本不该支出的你支出了,这部分就导致了盈利数额减小,缩水了,因此我认为应该树立少收、多支、少盈利也是亏损的观念。(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本身我支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观点。但问题是如何面对已经存在的事物,存在的确有其存在的理由,是主观、客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存在的可以消亡,不存在的可以产生。人最主要的任务是去改造世界。如果凡事放弃了主观努力那么一切都是被动的接受,这个世界还会如此多彩吗?说完以上二个认识误区,话题也就回到了主题——不应该消极地面对成本管理工作。其实少计算结算收入,不严格控制成本支出,不积极弥补经济漏洞等现象都是消极进行成本管理的具体表现。进而转入下面的话题。二、 成本管理的核心工作是成本控制而非成本预测及核算大家公认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这些内容涵盖了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都应做到做好。但凡事都有重点,我认为成本管理的核心工作应该是成本控制环节。试想一下,即便你成本预测如何准确、计划下达的如何周密,如果控制不利,那么你核算的结果再精确,以只能作为分析的素材,最终得出不合格的考核结果。成本预测固然重要,它直接为计划提供基本数据,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但不管成本测算得如何准,它都不代表实际成本。我们的重点是去控制成本。最终目的是把实际成本控制在预定的计划范围内。那么我们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施工的全过程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消耗和支出,及时纠正浪费和不合理支出。回到上次提到的人工费亏损话题,“有没有能够合理的利用人工,合理的安排进度,工种间能不能合理的搭配,以及项目有没有返工、窝工”是不是就是减少消耗,纠正浪费的问题呢?而“黑钱”、“回扣”是不是就是减少支出、纠正不合理支出的问题呢?黎海明 “以包代管的模式我不认为是是管理利益的流失,我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这符合当前建筑市场需求。” 的观点,恰恰说明存在“盈利就是不赔钱”的认识。事实将证明以包代管的管理模式是错误的,它严重阻碍了建筑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早晚有走到尽头的一天。总包单位以这种又省心又赚钱的承包方式换来的是自身管理水平的停顿甚至倒退。如果仅把目光停留在现有国内建筑市场的承包管理模式上,而不去思考,不去反思,不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那么我们对成本管理的探讨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因为现在已经挺好了,建筑界大小老板都还在赚钱)黎海明“在价的确定过程中,确实是有很多可以避免的地方,但是在实际上,‘回扣’、‘窝工’等风险以单价抬高为代价,其实是很难避免,过分扣刻追求这个的结果可能会更差。”的观点,恰恰说明存在“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认识。“回扣”的问题事实存在,但合理吗?应该让它继续存在下去吗?海明对行业内的潜规则似乎甚以为然。但成本管理的终极目标会允许它存在吗?可能有人会说我过于天真,一些东西永远无法改变。对此我无话可说,但我坚信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只是时间的问题。再说一些题外话。海明说“闭着眼睛可以想象到各个分部各个分项各种工艺的施工景象,再辅之于造价的双眼——你就能看到成本了”,我相信,但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单纯凭借个人的经验。你可以一眼看到成本,而很多人不能。

96 评论(13)

实创13720050898

《成本会计学》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A021)成本会计学 第8版第八版 于富生 黎来芳 张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学会计教材|最新CSF播放器.exe|第32讲.csf|第31讲.csf|第30讲.csf|第29讲.csf|第28讲.csf|第27讲.csf|第26讲.csf|第25讲.csf|第24讲.csf|第23讲.csf|第22讲.csf|第21讲.csf|第20讲.csf

168 评论(15)

壬生京三郎

要想做好成本会计,自己的专业得过关,不然很多数据很难处理的,还有就是要找到一个好师傅,有人愿意教愿意带,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188 评论(15)

安吉拉pig

成本管理是由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四项内容组成。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包括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四项内容。成本规划是对成本管理战略的制定,也是对成本管理做出的规划,是成本管理工作在总体上的把握,为具体的成本管理提供战略思路和总体要求。成本计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成本控制是保证成本在预算估计范围内的工作。根据估算对实际成本进行检测,标记实际或潜在偏差,进行预测准备并给出保持成本与目标相符的措施。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判。成本管理的意义(一)通过成本管理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二)通过成本管理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通过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334 评论(8)

相关问答